一声到,一生到!在湖南有这样的220万人

在湖南,有一个220万人的群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争着说“我能”“我熟”“我上”;在脱贫攻坚战场,他们走最远的路、啃最硬的“骨头”;在各行各业里,他们奋勇争先、熠熠生辉……

他们中有人是英勇的“逆行者”,有人身患绝症仍坚持驻村扶贫,有人数十年如一日做公益,有人攻克难关填补技术空白……

他们是退役军人。

一朝入伍,便军魂入骨。他们脱下的是军装,脱不下的是“向前冲锋”的肌肉记忆,脱不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今年58岁退役军人张自成,曾在部队服役27年,是陆航部队特级飞行员,疫情期间,张自成驾直升机在湖北城市上空与疫情赛跑,运送医疗物资。

危难险重时刻,他们总是能“到”

一声到,一生到!危难险重时刻,退役军人总是能“到”。

“我是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我必须上!”忍着爱人去世的悲痛,浏阳市达浒镇长丰村中心党支部书记饶弟华连续多天奋战在防疫一线。

“我当兵出身,现在身体好得很!”郴州苏仙区栖凤渡镇枫树下村金盆窝4组,8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主动承担繁重的防疫宣传劝导任务。

“我在部队时就从事医务工作,关键时刻我不顶上谁顶上呢?”杨雄是张家界慈利县二坊坪镇双坪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他和妻子代必芳一起,春节不休假齐上阵,坚守在农村防疫第一线。

……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和广大退役军人闻令而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与全省人民一道,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1月23日,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下发《关于做好优抚事业单位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随即接连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承担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在岗带班、靠前指挥,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很快,全省组织起1200多支退役军人突击队,24万余名退役军人主动参战,他们活跃在基层、战斗在一线,开展医疗救治、走访排查、运送物资、体温检测、防控宣讲、清洁消毒等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筑起了一道道阻挡病毒肆虐的铜墙铁壁。

岳阳市云溪区化工企业多,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奋战在安全生产关键岗位的云溪区应急管理局危化股股长、退役军人陈伟勇敢“逆行”,克服女儿才出院正在家里康复、父母年老体弱需要照顾的困难,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值班一直到复工复产进入正常化,加强巡护,确保安全生产。

王海皇,94岁,岳阳临湘人,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2020年正月初二,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当时病情危重的王海皇担心自己过世后家人大操大办,影响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特叫来子女,叮嘱道,“我死后,丧事简办,要听村支两委的意见,响应党的号召。”2月1日,这位从硝烟炮火中走来的老人溘然长逝。子女谨遵王老遗嘱,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同时,谢绝众多亲朋好意,只许同村居住的数位直系亲属前来吊唁。

▲94岁参战老兵王海皇的临终遗嘱。

受疫情影响,当时不少老百姓感叹买菜难。莲城最美退役军人、在湘潭县乌石镇天龙村韶茶干线边经营蔬菜基地的张坪得知此情况后,发动身边亲朋好友,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发布消息:“自家蔬菜基地向有需要的群众免费开放,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到基地自行按需采摘。”此消息一出,每天都有近百人进入蔬菜基地采摘。

疫情防控勇敢“逆行”,波涛汹涌挺身向前。2020年7月,湖南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广大退役军人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视险情为命令,奋不顾身投入抗洪抢险战斗,转移群众5800余人,加固堤坝25公里。7月9日,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宝瑶村河水迅速上涨,道路淹没,载有4人的一辆小轿车遇险求救,正在巡河的该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舒炉宝听到呼救声,不顾危险蹚水过去,先抱起两个小孩送到安全地带,随后再次跳入水中,与赶来的其他村干部一起,将车辆从洪水中推出,遇险人员转危为安。

脱贫攻坚战场,他们身体力行

女儿:爸爸为什么在这里睡觉?

妈妈:爸爸累了。

女儿:为什么爸爸一直叫不醒?

妈妈:爸爸在做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女儿:妈妈,以后遇到难题了我打电话给谁呢?可以打给爸爸吗?

妈妈:可以,爸爸的手机在妈妈这。

……

这是2019年1月,永州市财政局派驻蓝山县大桥瑶族乡大桥村帮扶干部、退役军人张拥军躺在殡仪馆时,他的妻子与6岁女儿的一段对话。

张拥军身患癌症、做了胃切除手术,却始终坚守在扶贫一线,信誓旦旦要让大桥村成为蓝山县最美丽乡村的追梦者。这个振臂高呼,“人要有点精神”的热血军人,一身军服,一双套鞋,踏遍了大桥村。他身体越来越弱,曾经连续三个月靠喝粥度日,也曾一次次捂着胃、忍着痛,或是颤巍巍地穿梭在田间村路,或是在电脑前熬夜工作。

在驻村队员考勤表上可以看到,从2018年3月10日开始驻村到12月17日离开,这283天里张拥军驻村208天,平均每月驻村超过23天。即使在病床上,他依然心系脱贫大业,指挥着村里的扶贫工作。

2019年1月23日凌晨2时经抢救无效,张拥军与世长辞。几十位村民自发赶到永州,与张拥军同志作最后告别。他们送出“少年投军,戎马半生,光辉岁月载誉归;壮年扶贫,辛勤十月,大桥乡亲痛失君”的横幅。

▲蓝山县最美扶贫人张拥军(右二)在走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向贫困开战的脱贫攻坚战场,退役军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砥柱中流打硬仗,发挥出生力军作用。他们踊跃参战、身体力行,久久为功、再立新功,以军人的作风与奋斗不息的气魄战斗在路上。

“扶贫楷模”王新法,中共党员,退役军人,河北省灵寿县人。2013年退休后,他来到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义务扶贫,成立“与民共富军人团队”,被村民推举为“名誉村长”。2017年2月23日,王新法在村里商议扶贫工作时,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享年64岁。

退役军人陈黎明回到溆浦老家后,成立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先后开发穿岩山森林公园、阳雀坡抗战古村、山背花瑶梯田等旅游景区,带动8个村200余户贫困群众参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5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他本人荣获“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称号。

“走,到扶贫战场上去!”2015年,37岁的退役军人姚卫平,得知单位要选派干部到联点贫困村驻村,第一个请缨自荐的就是他。他来到了泸溪县洗溪镇宋家寨村,这个地处山巅,当时贫困发生率高达48.9%的村子。新建了服务阵地,规范了组织生活,发展了特色产业……驻村4年后,他带领宋家寨村成为脱贫攻坚示范村。

无论身在何处,他们总能发光

在岳阳,有一位91岁的退役军人,坚持做公益40年,坚持宣传环保35年。他叫朱再保,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71年离职休养。先后获首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国环境保护特别贡献奖等各类奖励逾200多项,被誉为“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受到习近平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91岁的退役军人朱再保。

真正的士兵,不需要穿军装,你也能认出他。

退役军人们,就是未穿军装的士兵,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他们身上忠诚果敢的担当精神、执着苦干的奋斗精神、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既熔铸在惊天动地的事业上,又融入平凡的工作生活中。

2020年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炎陵县个私企业协会会长、德发家电液化气公司经理谭德发,退伍40多年来,军人秉性依旧,满满的家国情怀,就像一枚崭新的五星徽章,无论在哪里都熠熠生辉。他逐梦前行,创立了多元化发展的集团企业,上缴税收近3000万元,累计安排退役军人和贫困户就业2000余人次。他热心公益、捐资助学、援助退役战友,累计捐款捐物近300万元。他服务大局助发展,帮助个私企业融资5亿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当下,湖南正在积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朝着现代化新湖南目标高歌奋进。湖南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挖掘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引导退役军人赓续军人精神血脉,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生力军作用,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贡献力量。

53岁的李剑川,是国防科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高科技创业创新的典范,现任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警用创新联盟委员、深圳无人机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协会嵌入式专委会委员、湖南中部创新科技集团董事长。

2014年,李剑川自主择业后,以其横跨三个专业(控制、计算机、微电子)的技术优势创办了无人机企业、微电子研究所、机器人公司、组建了中部创新科技集团。他带领团队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在5个无人机领域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填补了空白,获得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奖多次、世界无人机大会金狮奖、中国无人机产业个人突出贡献奖一次。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湖南广大退役军人经过军队大熔炉淬火历练,葆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通过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专业暖心的服务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进一步加强,他们在基层治理、脱贫攻坚、应急救灾、经济建设等领域中彰显了军人本色、体现了军人担当。

▲4月2日上午,红网退役军人频道在PC端和时刻新闻客户端同步上线。

近日,由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携手打造的退役军人频道,在红网和时刻新闻两端上线,成为湖南退役军人的网上家园。该频道旨在大力宣传退役军人新形象、尊崇退役军人、集聚正能量,打造湖南省退役军人互联网宣传舆论主阵地。

广大退役军人用他们闪光的品质、出色的作为获得了点赞,赢得了全社会的尊崇。汲取退役军人身上的珍贵品质,与他们一道筑梦新征程,定能凝聚起万众一心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