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万余支疫苗抵达大庆 储存运输分发皆冷链

黑龙江日报4月10日讯4月6日18时整,一辆京A牌照的长厢货车驶入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院内。这辆车可不一般,它来自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不管途经城市的温度怎么变化,车厢内始终保持在2℃-8℃之间,为的是应对新冠病毒疫苗对温度的“敏感”。它的到来,为大庆市民送来了91434支新冠病毒疫苗。
当前,大庆市正在有序开展疫苗接种,看似简单的注射过程,背后却是冷链储存、冷链运输、冷链分发之间的环环相扣。那么,一支支疫苗究竟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入库:每支疫苗都有“电子身份证”
6日16时许,大庆市疾控中心疫苗专用库保管员周俊荣再次确认两个疫苗库的温度是否达标,因为再有一个多小时,一批新的疫苗即将抵达这里。
“这批疫苗是由生产厂家直接冷链配送到疫苗库的,疫苗抵达后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入库,现场核对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数量、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并查看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是否达标。”周俊荣说,确认无误后,将通过不落地的方式把疫苗快速运进疫苗库,并进行扫码记录上传至免疫规划信息平台。
据了解,每一支疫苗都有一个“电子身份证”,即监管码,疫苗入库时需要扫码入库,出库时扫码校验才能出库,直到疫苗接种前也要进行扫码校验后才能注射,这样可以确保每一支疫苗去向可溯源。
18时,疫苗运输车安全抵达。查验相关手续后,153箱疫苗开始入库。
为尽可能缩短疫苗在室外的停留时间,工作人员通过相互传递的方式,把一箱箱疫苗快速搬进疫苗库,每箱疫苗从运输车到入库,平均用时20秒。
运输:每5分钟监测一次“冷链环境”
“为确保疫苗的使用效率,五区四县疾控部门的疫苗冷链运输车,早在17时30分就赶到大庆市疾控中心待命,每辆运输车都由公安机关负责护送。”大庆市疾控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春玉说。
从市疾控中心疫苗库到各区县疾控中心疫苗库,这段距离虽然不算远,但为了确保疫苗安全,工作人员做了充分准备,特别是在运输车温度监控上,一刻不敢放松。
“我们的疫苗冷链运输车,可以实时调节冷藏车厢里的温度,以适应疫苗的储存,而且还安装了多个测温探头,实时对温度进行监测并每间隔5分钟上传一次数据,从起运开始到运输结束,温度的变化都在监控中。”大庆市红岗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剑说。
据悉,各区县疾控部门将疫苗取走后,还要将运输的具体时间、运输记录、温度记录等反馈给市疾控中心,双方签字盖章后,才能进入分发环节。
分发:接种前要三入“专属冰箱”
最后一步——分发环节,也容不得半点马虎。7日10时许,记者来到大庆市政府二楼的临时接种点,这里从早8时开始接种疫苗,截至10时15分,300余人完成了接种。
那么,疫苗到了接种点,又是如何保存的呢?
“今天一早,疫苗冷链运输车便把疫苗送到了接种点,接收后的疫苗直接被送进事先搭建好的冷链区并放置在恒温冰箱里储存,之后向5个接种区发放疫苗。”工作人员介绍。
现场看到,一名工作人员提着一个蓝色的大箱子在每个接种点间来回穿梭。“我手里拿的是一个恒温箱,最底部是冰层区,箱子外侧有一个温度显示屏,它与箱体里的测温探头相连,可以实时监测箱内温度,疫苗从恒温冰箱取出后,被直接放到恒温箱里,再送到接种护士面前的小恒温箱里,通过扫码确认后才能接种。”大庆市中医医院护师杨莉莉说。
一大早,大庆市萨尔图区兰德街路两侧排满了汽车,下车后大家排队进入奥体中心体育馆。记者看到,市民经过测温区完成扫码测温等流程后,进行身份证读卡、健康咨询、签订告知书,在接种区完成“三查七对一验证”后接种疫苗,再按照指引进入留观区观察30分钟后有序离开。
同一时间,油田公司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点以及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等接种点也都有序开启接种工作。
另悉,大庆市近日将原有的11个疫苗接种指引清单增至15个,各县区也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大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向五区四县派驻9个专业包保督导组。同时层层分解落实接种人数,确保全市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