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幸福面孔 西安市民薛勇20年收藏近5000张全家福

这张“全家福”拍摄于1950年

薛勇介绍自己收藏的“全家福”

5000张全家福,5000个幸福家庭!一张“全家福”,方寸间记录着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承载着对未来的期望和寄托。西安市民薛勇利用近20年时间,收藏了近5000张各种各样的“全家福”。留住时光,也留住了时代的变迁痕迹。

5000张全家福时间跨度超百年

作为一名收藏家,薛勇的爱好其实是古代灯具和制作点心的模具。“全家福”照片成为其心头爱,纯属意外。要知道,老照片并不是收藏界的主流。“有一次我在古玩市场转,发现老照片非常有意思,而且价格比较便宜。我这些照片里,有的一张几块钱,有的一张二三千块钱。”聊起自己的寻宝之路,他表示,从一开始到市场寻觅,到后来圈子里的人知道他收藏,便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线索。

“前后20年左右的时间,日积月累,现在也有快5000张照片了。”薛勇说。这些“全家福”大多为黑白照,时间跨度从清末到现代,其背后有的标注着拍摄时间,有的按顺序写着照片中人的名字,还有的写着寄语。

一张百年前的黑白老照片,是一位老太太过60大寿时全家21人的合影。寿星坐在最中间的位置,其他晚辈按照男左女右的顺序围绕在老人家身边,6个小孩坐在最前排。

老照片会讲述老故事

别小看这一张张照片,其最能直观反映出时代特征。

“以前家里富裕的才有条件去拍‘全家福’。”为了佐证自己的说法,薛勇给记者看了他收藏的一张照相馆收据。1979年,加印一张6寸的照片,需要花费2块钱。“那时候普通人一个月工资30块左右,得养活一大家子人生活。”

记者看到一张照片,一家三口站在公园的一角,孩子被父亲抱在怀里,笑得灿烂,照片显示时间为1980年。薛勇解释:“从前人们拍照,一定要去照相馆。有灯光、布景、专业设备,改革开放之后,人们拍照的环境逐渐转移到了室外,姿势也不再拘谨。”

阖家团圆的日子,大人带上孩子,拍一张“全家福”,这大概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人特有的年俗。不过,在薛勇收藏的“全家福”中,有的照片的拍摄时间令人意外。

记者看到一张拍摄时间为1976年9月9日的全家福。一家老小齐戴黑纱,气氛庄重,表情严肃。这张特殊的“全家福”,表达着一个普通家庭对伟人的哀思。

在薛勇的工作室中,一张张历史老照片组合在一起,仿佛搭建起了时光隧道,把每一个观看的人带回到从前。用薛勇的话说:“从这些照片中,能够感知到咱老百姓的一种生活状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家也有照‘全家福’传统”

“你看,这是我们家的第一张‘全家福’。那会我还没出生,我二哥刚半岁。”薛勇指着电脑中的照片介绍,“以前家里面给小孩拍照,就是孩子百天、半岁、一岁的时候。”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薛勇从小生活在五味什字附近,距离当时著名的大芳照相馆很近。

在薛勇半岁时,有了他和家人合拍的第一张“全家福”。以后每逢重要节日,他们都会拍合影,这也成了家庭的传统。“以前照相不像现在手机随便就能拍,那时候拍‘全家福’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必须提前预约,工作人员要设计画面,座次和站位也有讲究。”

1972年,薛勇的大哥高中毕业后,要去黑龙江绥芬河当兵。临走前,父亲专门叫来了在农村的亲戚,一起在大芳照相馆拍了合影。取照片时,家人发现照片右下方有些灰暗,照相馆表示愿意免费为薛勇兄妹再合拍一张作为补偿。

就这样,薛勇的“全家福”一直拍摄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来由于父亲过世,这个传统便没再继续。

如今,借助着一张张的“全家福”,薛勇仍旧能够重温以前生活的各种样子,温情的、有趣的、平凡的、难忘的……纵然那段时光和那些人早已远去,照片能帮我们定格时光。

背后故事:71年前照相馆找到

众多“全家福”当中,令薛勇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山西古玩市场淘到的一张老照片。这是1950年12月20日一家人在济南泺口镇团聚时拍摄的,显示的地点为济南泺口镇河务局。“这家人分别的时间是1938年夏天,后来他们中有人到抗战前线,有人到乡里教书,有人到服务单位,新中国成立后,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于是拍了这张珍贵的‘全家福’。”薛勇介绍。

这张照片的背面,还附有红色钢笔书写的题为《团聚》的自由诗。追忆了这一家10口人1938年夏天分别后的生活情况,并写下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薛勇告诉记者,根据这张照片的线索,有心人几经辗转找到了拍摄这张照片的照相馆。据照相馆的朱经理表示,照片背景就是这个照相馆里的,那时候做一个背景能用很多年。现在周围很多居民拿着老照片来洗印的时候,还见到过这个背景。

更让薛勇意外的是,原济南军区总医院幼儿园退休的老园长陈义光老人认出了照片中的小孩。原来两家曾是邻居,拍摄时照片中的小男孩大概10岁左右。不过长大后,照片中一家人又来到了西安。“如果能够找到他们,我很想见见他们,听他们讲讲自己的故事。”薛勇说。

“全家福”中的历史

清末:男子留辫子女子裹小脚

薛勇介绍,照相技术是清末从国外传进中国的,先进入宫廷,后传到民间。在他收藏的这一时期的照片中,女子上袄下裳(裙),普遍裹着小脚,男子留着辫子,穿着长袍马褂,小孩子们的穿着和父母类似。

民国:出现了彩色照片

随着西方文化影响的加深,人们的着装有些改变。到了民国时期,不同年龄的人开始穿不同的服饰。长辈们穿着长袍马褂、旗袍等,年长的女子仍然裹着小脚。而年青一代有的穿中山装,有的穿着西服,显示出不同的精神面貌。

此外,民国时期出现了彩色照片。薛勇指着几张照片分析:“这种彩色照片并不是直接冲洗后呈现彩色,而是拍好照片后上色。由于色彩并不均匀,因此照片看起来不自然。尽管如此,这也是富裕人家才能够拥有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打补丁旧衣服很常见

这一时期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过去常见的旗袍、马褂退出了历史舞台,简单朴素的服饰开始盛行。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十分常见,在勤俭持家的观念下,一件衣服往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而且,那时的衣服不仅款式较为单一,颜色也很单调,“军装绿”和“工装蓝”是当时的主色调,而这正是“朴素最美丽、劳动最光荣”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从照片所注明的信息看,拍照片的时间和原因有多种情况,比如,春节、红白喜事、过寿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服装样式更加多样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们审美的多样性,蓝、灰、绿不再一统服装界,人们的服装样式更加多样。男子的中山装胸部口袋里往往别着一支钢笔,女子发型多为麻花辫,有的女子是短发,时髦一些的女子还烫了卷发。

不仅如此,拍摄的背景也丰富了起来。除了在照相馆里拍的照片,室外照、景点照也多了起来。“比如这张,这家人是在上海外滩拍摄的,现在的外滩比起当时,高楼更多了,景色也更加流光溢彩。”

本报记者石喻涵实习生王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