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资本市场昆山板块,全国最强县市要破除“县级市思维”

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的昆山,日前喊出要破除“县级市思维”。

4月9日举行的2021昆山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昆山推出了金融伙伴计划,在这项涵盖了上级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交易所、中介机构等在内的计划中,昆山希望加快补齐金融“短板”,用金融杠杆撬动高质量发展。

总规模达292亿元的6支重量级基金、26个金融合作项目和基金投资项目等,在当天落地。

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说,昆山正处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与广大金融机构深化合作、导入战略投资。

打造资本市场昆山板块

4月6日,苏州昀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昀冢科技,688260.SH)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这是昆山今年第二家上市企业。2021年至今,昆山新增上市公司2家,目前2家过会,3家在会。至此,资本市场“昆山板块”扩容至126家企业。

4月9日,与昀冢科技同样位于昆山产业重镇周市镇的昆山东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上市后备企业与东吴证券签约。该公司副总经理殷超凡对记者表示,该公司专注于纺织服装面料的研发和生产,即使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销售收入也同比增长超过30%。计划2024年完成上市。

随着昆山市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端产业不断发展。目前,昆山拥有2个千亿级产业、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020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总产值达到6866亿元,光电、半导体、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先导产业实现销售2381亿元。

2020年,昆山工业总产值历史性地突破万亿,成为首个跻身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的县级市。

为加大对产业的直接融资扶持,昆山提出打造资本市场“昆山板块”。力争2021年完成企业上市6家(科创板3家),到2025年新增上市企业25家。

昆山市金融办提出,要抢抓注册制改革机遇,修订上市奖励政策,制定上市企业伙伴计划,深入挖掘优质企业资源,形成有重点、分层次、成梯队的上市后备企业库。

同时,加强对企业上市后的服务,对股权质押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及时做好风险监测和纾困工作,全力助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规范经营、高效融资、做大做强。

做大做强金融业

昆山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6.76亿元,是“最强地级市”苏州(20170.5亿元)的五分之一,而苏州的经济总量,又占到江苏省(10.27万亿元)的五分之一。

强大的经济和产业基础,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需求和空间。去年,昆山金融业增加值达315.29亿元,同比增长5.5%,拉动GDP增长0.3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37%和15.04%。

截至目前,昆山已集聚了40家商业银行、47家保险公司、25家证券公司,以及500余家私募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规模近10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存贷款总额突破1万亿元的县市。

4月9日,昆山首次发布了“昆山金融投资热力图”,包含投资考察线路、平台载体、产业用地、支持政策,为金融机构提供投资指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昆山要用好产业雄厚、资本集聚优势,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业发展格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昆山推出了总规模292亿元6只基金,分别是100亿元的混改苏州基金、50亿元的台商发展基金、100亿元的农银国发基金、30亿元的古玉供应链产业基金、1亿美元的交银华侨数字经济双币种股权投资基金、6亿元的国创至辉长三角动能基金等。

其中,100亿元的诚通混改苏州基金作为总规模2000亿元的国企混改母基金的首只子基金,将发挥混改“国字头”母基金引领作用,重点投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50亿元的台商发展基金将通过支持台资台企转型升级和台青来昆山创新创业,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昆山是全国台资经济发展高地,截至2020年底,昆山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394个,投资总额645.90亿美元,注册资本330.38亿美元;台商在昆山的投资占在整个大陆投资的近九分之一。2020年8月5日,昆山金改区成功获批,昆山成为全国第一家以两岸为主题的金改区,也是全国第二家县域金改区。

吴新明表示,昆山将跳出“县级市思维”,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国家战略、产业转型等重大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把壮大金融规模作为聚力打造标杆城市的重要举措,把激发金融活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把优化金融生态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主体多元、功能完备、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昆山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