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流浪40年,六旬老人回故乡哈尔滨,人生晚年兄弟团圆

2021年4月8日,在一阵阵的感谢声和告别声中,济南市救助管理站一行又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护送。这次被护送的主人公有点特殊,既是一个曾在部队服役五年的退伍军人,又是一个在外流浪了近 40 年的“倔老头”,对他的救助安置,救助站真是下了一番大功夫。
图片
66 岁被救助站救助的他叫刘余俭,1955 年生人,初中毕业,原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三宝公社,家中兄弟姐妹五人,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是家中最小,也是最受宠爱和寄予厚望的一个孩子。1976 年,21 岁的他应征入伍,各项考察合格,带着全家的荣光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
据自述,刘余俭1976 年入团,随后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981 年退伍复员,仅5年的时间,受过3次嘉奖,当过副班长。时隔 40 多年,当济南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让他回忆部队里的故事和战友的名字时他已说不出,但是入伍时间、部队名称和自己受到的表彰他却不假思索地准确说出。
一个曾经保家卫国扛过枪的铁血男儿,一个满腔热血有傲骨的战士,后来又经历了什么来到了济南市救助站呢?
图片
刘余俭复员回家后,原本一切平淡幸福,守着父母兄弟。到了谈婚年纪,他也十分期盼着成家立业,但是因为兄弟多,家里穷,结婚三大件,最后差个缝纫机,实在买不起,并且家中三哥一直还没有结婚,对于传统习俗,结婚长幼有序,他把好不容易攒下的部分彩礼先给了三哥。正值年少气盛的年纪,一气之下,他没带任何物品,只身一人离开家,来到山东济南,想着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到济南后,刘余俭进了一个木材厂打工,加入了建筑队,一直吃苦耐劳,工作很努力认真,难活危险的活都主动去做。老板十分欣赏他,也敬佩他是一名当过兵的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99 年,在一次施工时,他从距离地面五六米的屋顶上突然摔下,直接摔断了腰,老板给了他 30 万的医疗费,送他住进了医院。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后,钱花光了,也没法继续工作,他就开始捡垃圾卖废品,租着一个月几十块钱、没水没电的废弃房屋,每天靠卖废品的钱买个馒头。一个馒头他还舍不得一次吃完,慢慢地胃饿小了就不觉得饿了,有时候特别馋了就买份小菜,一天只能吃上一两顿饭,艰难度日。他说,再难也不偷不抢,不做违背良心道德的事。
济南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问他那个时候有没有想过要回家,他说起初不想,因为没脸回家,唯一就是担心自己的父母身体怎么样。但是时间越久,就算想回家,连车票都买不起,身体也不好,根本没有能力再回家了。不善言辞的他,救助站工作人员问一句他答一句,眼神中露出诚恳和忧伤。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他旧伤复发,感觉实在无力生活,2020 年11月,他主动求助警察,就被送到济南市救助站了。
进入救助站后,他给济南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留下的印象很深。他一直服从管理,分饭的时候让别人先打,从来不多言语,每次工作人员和他交流时他总是带着微笑和真诚,他的种种表现更让工作人员想好好帮助他,让他尽早有个归宿。尽管他能清楚说出自己名字和家庭地址,但是帮他回家却成了一个大难题。
工作人员根据他提供的地址,查询到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但是因当时离家时并没有办理退伍落户的相关手续,并且走失多年,当地根本查询不到他的任何信息。后来联系上他所说村庄的现任村支书,并不知晓有此人。而后工作人员转变思路,试着根据刘余俭说出的家人名字进行寻找,名字可以查询到,但父母早已去世多年,兄弟姐妹有的去世了,有的已迁去外地,查询不到任何联系方式。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这时正值济南寒潮来袭,救助站进入了最忙碌的时节,尽管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杂忙碌,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对他家人的找寻。一边对他悉心照顾,一边继续帮他寻找家人。
在交流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刘余俭有当兵经历,并且复原回来一直还没落户,问他有没有相关的证明材料,他却说之前复员时部队给的落户介绍信、组织介绍信、复员证早就不知在哪儿了,现在家都没了更无从找寻了。工作人员心中刚有的一丝丝兴奋立马被浇灭。
图片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随后想到联系他的入伍地——宾县武装部查查有没有原始档案,但武装部的电话经常不是占线就是无人接听,是电话号码有误,还是的确时机不凑巧?
工作人员向从部队转业的、市救助站副站长刘华求助。根据工作经验,刘华提供了多个联系武装部的方式,都显示联系方式无误。工作人员心里更着急了,刘华说现在应该在筹备春季征兵工作,是武装部最忙的时候,再耐下性子,多打几通。
果不其然,在拨打了无数次电话后,终于联系上了负责查询档案的李参谋,在了解意图后,李参谋立即帮助救助站查询档案,但他说因时间距离太久,查询会比较困难,需要耐心等待几天。几天等待后,工作人员又一次给李参谋拨通了电话,可喜的事发生了,竟然查到了刘余俭 40 年前仅存的应征入伍和退伍时的档案。这足以证明他的家就在宾县!
市救助站联系了当地救助站,试图让当地帮忙安置,但是因他没有户籍,也没有能联系上的家人,当地救助站并不接收。一切又陷入了僵局。他的家人还有谁?家人到底在哪儿?这依旧是一个难题。尽管没有头绪,但是工作人员仍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查,一定要想办法帮他恢复户籍。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 年 3 月,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当市救助站再次拨通村支书电话时,碰巧村支书正和刘余俭的大哥之前的邻居在一起,这个老邻居提供了一个他大侄子的电话,让联系一下试试。电话竟然拨通了,当和他大侄子提到刘余俭时,他侄子起初都不敢相信,激动地一遍遍地跟工作人员确认说的名字是不是和他四叔是同一个人。他大侄子说,家人前些年一直在苦苦找寻,他的父亲二叔三叔都曾多次到各地寻找,寻人启事贴过,报纸登过,派出所跑过,但是在茫茫人海中想找到一个没有身份信息的人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跟他介绍说人现在济南救助站时,他说济南去寻找过好几次,但并没有联系上刘余俭。他的父母还因在临终前没和刘余俭相聚,带着遗憾去世,后来因多年杳无音信,全家人都以为刘余俭老人已经不在人世了。说到这些,他的大侄子在电话那头哽咽起来,而后,不停地感激党,感谢政府能帮他们联系上四叔,给在天上的爷爷奶奶圆了这个当年未了的心愿。
挂了电话,工作人员最想做的就是要尽早送他回家,和家人相聚。可是因为黑龙江时处疫情高风险时期,便决定疫情过后再护送他回哈尔滨。这一停留又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工作人员对他的帮助并没有停止。一方面告诉他已联系上家人的好消息,另一方面继续联系当地派出所,协调给他恢复户籍的相关事宜。
刘华时常到管理区进行探望,并对刘余俭说:“老人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啊,你的家人联系上了,他们都很想你啊!疫情过后就送你回家啊!”刘余俭第一反应先是惊愕,而后低下头沉默不语。当刘华问他是否想家时,他说:“想家,但是不想回家,我现在这个样子,没脸啊!”刘站长又继续劝导:“你要放下心理包袱,家才是你最好的归宿,亲情比什么都重要,不管你混成什么样子,永远都是家的重要一份子,家人不会抛弃你,你在,家族就是完整的,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啊!”刘余俭又一次低下了头,小声地回答了一个字:“嗯。”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回顾这离开家 40 年的酸甜苦辣……
图片
“可以买票了!”2021 年 4 月 6 日晚,工作人员带好了刚刚给他出具的核酸检测报告结果,刘华带队,一行四人带着刘余俭奔赴 1500 余公里,踏上了回家的路。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刘余俭在火车上一直静静地坐着,望着车窗外回家的路,想着在列车的那头是他阔别了40 年的家乡。他一宿一宿地没有合眼。救助站工作人员问他,有没有想过会有机会和家人相聚。他说,从来都没敢想,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都没想到身无分文能活下来,更何况能在年迈时还能回到故乡,真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此时的心情。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感谢!感谢政府感谢救助站,在救助站的这小半年,感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为了刘余俭的后续保障,工作人员提前告知家人他后续保障生活的政策,嘱咐他家人见面后需要去武装部提取当时的档案再去派出所进行落户,有了户口才能享受作为公民的各项权益,并和他的家人约在宾县武装部交接。
图片
经过了 30 多个小时的车程,4 月 8 日上午终于抵达了哈尔滨市宾县,工作人员搀扶着老人走在宾县的大街小巷,刘余俭使劲瞪大双眼看着沿途的建筑,仿佛一切往事还在昨天 。
济南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问他,还对这些路有印象吗?他竟笑着说,有,我熟悉。这也许是一个人对故乡的本能记忆吧。当走到宾县武装部时,眼前的一幕让一行人震撼,二哥、三哥、侄子、侄女、外甥、侄孙十多口人早已在门口焦急等待,他们有的在沈阳定居,有的在哈尔滨定居,但是为了迎接失散多年的亲人都早早地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因为离家太久,年纪也大了,他对有的家人记忆已经模糊,看着似乎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挨个地仔细打量。当看到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人时,刘余俭仰起头朝年轻人说:“你是小胖吗?”这位年轻人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喜极而泣,大声说:“哎,是啊,我是!我丢了的舅终于找回来了!”这时,在人群中有位八旬老人被搀扶着站到刘余俭面前,沙哑地问道,还知道我是谁吗?刘余俭尝试着小声张开嘴巴,你是我二哥?话音未落,二哥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嘴里边说着:“你怎么才回来!我这身体差一点就等不到你了!你姐到合眼都没等到你啊!”刘余俭开始失声痛哭,不停地叫着:“哥!哥!我回来了!”这一声哥,他们整整等了 40 年!已经七八十岁的二哥三哥抱着他哭得像个孩子。
图片
看着这终于团聚的一家人,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终于数月的努力没有白费。刘余俭三哥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感谢党,感谢救助站!”刘华开心地说:“把他们都送回家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尽管完成了交接,但是刘华仍是牵挂着他的安置问题,随后救助站一行先陪同去武装部提档,又前往三宝乡派出所协调配合提供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帮助刘余俭老人办理落户。赵警官回复道:“你们出具的材料完整有效,可以办理落户,但是审批会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不会太久,请放心!你们真是不容易啊,大老远亲自从山东赶来为他办理这些手续,你们的行为,我都被感动了!”
图片
临行前刘余俭的家人给了市救助站一个大大的惊喜。对工作人员而言最值钱的莫过于此——金灿灿的锦旗。这是群众对他们工作的认可,也是砥砺奋进的巨大动力。
对于刘余俭老人的救助,仅仅是济南救助工作中一个小小缩影。在今后的工作中,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将持续推进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出一条全面高效救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民生的清晰路径而不懈奋斗,办实事,开新局,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