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颁出,全国作家聚桐乡,用写作向江南文学做出回应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通讯员 魏衍方 特约摄影 倪奥阳
京杭大运河畔的桐乡市石门镇,是丰子恺先生的故乡。
古老的运河,联通各地,塑造了这片杭嘉湖平原的鱼米之乡,将其颇为惊艳地托举而出。这种塑造同样适应于文化的融合与沟通。
正因如此,这两天,丰子恺笔下的“好地方”石门湾,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4月10日,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颁发,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文大家以及出版界人士齐聚石门镇,共同见证了这极为重要的一刻。
图片
本届丰子恺散文奖,梁衡的《常州城里觅渡缘》获评“特别奖”,刘亮程《大地上的家乡》、王剑冰《大河之水》、刘醒龙《文学的真相》、彭程《隐去的背影》、冯秋子《寂静之声》获评“散文奖”,还有10篇作品获评“评委奖”。
在石门,京杭大运河的一侧,有丰子恺先生的故居缘缘堂。作家梁衡说,他要感谢缘分。自幼就喜欢丰子恺作品的他,时常在想丰先生笔下的线条来自何处。
当他来到石门,目之所及,“觉得桐乡的每一个人都是丰先生笔下的人物”,这种感受,也让他想通了丰先生的线条到底来自何处,他说,丰子恺先生作品中那些浓厚的生活气息,对于当代作家来说,是一种启示。
所以,这次桐乡之行,也让梁衡开始酝酿与当地相关的散文作品,甚至,他标题都想好了,就叫——《丰子恺的线条》。
梁衡的所感,恰恰是大家对于故乡赠予。正如作家刘亮程所说:“大家留给故乡的,要比留给世界的多一点。”无论是丰子恺散文奖,还是石门镇其他与先生相关的踪迹,在刘亮程看来,虽是我们在纪念先生,实则是先生在关照我们,而所有的获奖者,“都是在先生的注视中领奖”。
作家们来自北京、山东、河南、新疆、内蒙古……他们所居住的城市都有一条大河,正如眼前滔滔而行的京杭大运河。
“我有了一种文学上的贴近感,就好像我们中原的河流,和这边的河流之间的一种交融感。”王剑冰来自河南,他的获奖作品《大河之水》写的是黄河,可来到桐乡,感受浙地的山水,他读出了河与河的共性,而他的写作,带有北方对江南的呼应。
图片
桐乡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脉薪传、代有俊杰。丰子恺先生自然是桐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翻译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漫画与散文创作更是成就卓著、自成一派。
作为东道主,桐乡市委书记齐力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桐乡大力推进人文名城建设,子恺元素已然成为“风雅桐乡”的鲜明标识。希望通过颁奖典礼的举办,能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希望大家在丰先生笔下“石门湾”这个好地方,探寻文化脉络,共同品读先生的情和意。
在作家们的表达中,我们看到,这种美好的愿景,已经在慢慢达成,文学之美正在渲染着城市之魂。
丰子恺散文奖由桐乡市人民政府与国内权威文学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面向全球散文创作者征集优秀作品,旨在彰显华语文学的优秀传承,推动丰子恺文学思想的传播。
自2014年设立以来,丰子恺散文奖已经走过了7年的历程。7年来,累计收到参赛作品17000余件,参赛人员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大赛的参赛作品达到6465件,创历史新高。
本届获奖作品值得一读,有的落笔于一座小桥的变迁,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变化;有的描绘了儿童眼中的风俗,却感悟出乡土文化的魅力;有的叙述了一个平凡人物的日常点滴,却反映出一代人的光辉岁月……
作家们以艺术家的敏锐眼光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又以散文家的敏捷才思灵动地展现时代风采,进而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新时代的颂扬。
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还像一场丰家后人的大聚会,这样的聚会带来一种力量,通过在场的嘉宾传递到四面八方。
图片
丰子恺的嫡孙丰羽在致辞中说:“每位参与散文奖的人都该给自己点一个赞,因为我们都在共同努力,建立一份文化自信。”丰子恺的外孙宋雪君这些年一直在不同的场合,向更多人诠释着丰先生的书画文章,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更多的丰家人,坐在台下,他们默默地将让更多人了解丰子恺,让丰子恺影响更多人,作为一种日常。
图片
“走了五省,经过大小百数十个码头,才知道我的故乡石门湾,真是个好地方。”
丰子恺先生曾这样为故乡点赞,如今,因为丰子恺,因为丰子恺而起的散文奖,石门湾与广阔的世界进行着关于经济,关于文学,关于一切昂扬向上的事物的互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