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晓得啵?有个湘西古渡不在湘西而在长沙

图片
(湘西古渡早已在现实中踪影难觅,但我相信它指引的路,依然可以渡人去理想的彼岸。)
湘江把长沙城一分为二,对立两岸不同风味,又一统为山水洲城。湘江在鼓舞着人们奔赴现实的征途时,还布下一些渡口,连达理想的彼岸。湘西古渡,就是湘江魔法渡口的杰出代表。
湘西古渡位置应该在牌楼路口到阜埠河路口之间
从湘江东岸的灵官渡坐船过湘江,就是在湘西古渡登岸。它的位置,应该在潇湘中路的牌楼路口到阜埠河路口之间。若问起上了年纪的老长沙,湘西古渡在哪里,他们肯定连连摇头。可我在唐人杜甫的七言排律《清明》里,分明看到了大历四年(769)清明节湘西古渡的人头攒动: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黄河流域的古渡可能是秋天的枯藤老树昏鸦最有意境,而江南的古渡最适合春游踏青。若在湘西古渡下得船来,穿过萋萋芳草,徜徉在中晚唐的春天,去茶亭饮水或酒肆品酒,就可能会看到唐人在长沙窑青釉瓷壶上留下的宁静与清新:
寒食元无火,青松自有烟。鸟啼新上柳,人拜古坟前。
湘西古渡,是欣赏长沙段湘江特色地貌“丘陵缓坡山溪河流”的观景台。在地质构造和地貌上,湘江流域是个长条形盆地,南高北低,地势起伏不平。站在湘西古渡欣赏长沙城,就如西晋罗含所著《湘中记》说的,“白沙如霜雪,赤崖似朝霞”。
湘西古渡,还连着岳麓山的秀美风光。南宋人祝穆在《方舆胜览》引《荆州记》写道:“自湘西古渡登岸,夹径乔松,泉涧盘绕,诸峰叠秀,下瞰湘江,岳麓寺、道林寺、岳麓书院皆在焉。”
如果说湘江东岸的渡口多是商贸集散地,而湘江西岸的渡口还是文化传播之所。湘西古渡更是接送了诸多的名士与学子,去岳麓山道林精舍观摩“四绝堂”,切磋诗文与学问,他们中仅唐代就有骆宾王、杜甫、宋之问、韩愈、刘长卿、刘禹锡、张谓、沈传师、韦蟾、杜荀鹤、唐扶、李建勋、裴休、齐己的身影,甚是活跃。还有那些南来北往的禅师、道士,也有不少是经湘西古渡走上岳麓山修行悟道,又下山去更远的天地传播思想。
图片
(这两个曾在湘西古渡旁边系舟夜话的人。)
湘西古渡因湘江西岸岳麓山东南的湘西县得名
湘西古渡因何得名呢?这得从湘西县的由来说起。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吴国为防止蜀汉入侵长沙,于临湘县(今长沙)湘江西岸之岳麓山东南增设湘西县。今靳江河(昔名“瓦官水”)下游北岸黄鹤村的土城头,为湘西县初期的县治。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引《影宋本寰宇记》云:“废湘西县城在州西。”引《湘潭县志》云:“水经注曰,湘水左迳麓山东,上有故城,故城无名,盖吴湘西城也。唐代杜甫的诗作也曾把麓山、道林等寺,合称”湘西寺“,而登”湘西寺“从东岸到西岸过的就是“湘西古渡”。渡口设置必是地势较平,水面宽阔、水深流缓,道路必经之处。一旦形成或设置,渡口大都比较稳定,一般能维持数百年的运营不止。两岸大者为城,小者为镇,形成独特的渡口文化。而渡口是交通要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附近往往建城设防。湘西古渡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渡口。
唐人杜甫的《清明》诗,纪实地描写了军中大将能非常快捷地来到湘西古渡,和百姓一起同游麓山道林二寺,说明橘洲子戍离渡口非常之近。而根据《方舆纪要》《一统志》和光绪《湖南全省分图·省城图》分析,古代长沙郡(府)城的范围,不出今长沙市区湘春路以南、建湘路以西、城南路以北、湘江以东的老城区之内,而“西对橘洲”的南津城,以橘子洲头定位,当在今南湖路西头、湘江东岸的老铁路火车南站附近。其时,属于从长沙郡南城西渡湘水的渡口。
随着外地移民的增加,技术的流入,和土地的开垦,湘江沿岸的沙洲有的开始住人,而附近的草市、商埠,往往成为方圆百里的物资集散地,不乏水陆码头,借助洞庭和长江,前往海外。例如湘西古渡附近的渔湾市、柏家洲,例如湘江东岸的南湖港、潮宗门码头、石渚草市。
湘西古渡,不但渡人过江,戍城利商,还通达人的智与勇,抱负与实践。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以“虎门销烟”闻名、积极看世界的林则徐,自云贵总督任告病还乡,道经长沙,与湖南举人左宗棠在湘西古渡附近的舟中夜话,纵论天下,彻夜倾谈,凡国家吏治、民生疾善、西北边防无所不及。林则徐还于舟中手书一联赠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在渡改桥或隧道的现在,湘西古渡早已踪影难觅,但我想,它的名字和故事,依然可以渡人去理想的彼岸。
文、图/溪客(专栏作者,插画师,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