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电影的Papi酱,翻车了吗?

《明天会好的》由网红Papi酱姜逸磊主演,贾樟柯担纲监制,是导演袁媛的电影长片处女作。这是三个极富观众缘的名字。在此之前,看电影的人可能会更熟悉编剧袁媛,她写过《滚蛋吧肿瘤君》和《后来的我们》的电影剧本,是最早站在国内小妞电影浪潮前的创作者之一。

最初,影片海报上的宣传语就像标题党一样冒犯了不少观众。

电影讲述了Papi酱饰演的女主角为了编剧梦想在北京打拼和生活的故事。海报中巨大的27岁仿佛在提醒所以徘徊在这个年龄周围的观众,逼迫他们审视自己。

有车有房,出过国环过球,用着更贵的唇膏就足够了吗。27岁的人究竟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从“失恋小妞”到“北漂女性”

在以往的小妞电影中,女主角总是像塑料娃娃一样美美地受难,再美美地成功。现在回望过去,《滚蛋吧肿瘤君》可能是小妞电影的一个转折点。

时间进入2021年,电影行业不再用“小妞电影”的提法,而都将其归为更有力量的“女性电影”,或女性题材电影的大范畴。“北漂”也成了一个颇有年代感的词汇,现在人们称之为底层、新中产或小镇做题家。

语言修辞的改变体现了一些创作上的转向,从“失恋小妞”到“北漂女性”,女主角自我实现路上的真实困境逐渐浮出了水面。

在电影中,Papi饰演了北漂女编剧萧渝,和所有人一样,她毕业了,工作了,养了一只猫,住在西晒的出租屋里,跟了剧组,写了剧本,但一直没有赚到钱。后来她开始曲线救国去写网络小说,并遇见了同为北漂的音乐人季野,两人开始了一段感情。

季野被内心的不羁灵魂驱使着离开北京去了包头,而事业无甚起色的萧渝则带着“明天会好的”的新年打算在北京继续生活下去。

要将北漂青年的焦虑用电影化、可视化的手段表现出来确实不太容易。已经2021年了,文艺女青年怎么还在跟搞音乐的浪子谈恋爱啊!这是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甚至有些陈旧,所以电影的亮点几乎不在情节,而在于丰富的人物和细节中。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屎尿屁开始介入爱情,女主角会为上完厕所之后的气味感到尴尬,让男友过会儿再去洗手间。

故事里,女主角萧渝有漂亮的闺蜜,她半推半就地和不甚满意但有车有房的老公结了婚;有一个不靠谱但迷人的艺术家恋人,他能理解其他人都不理解的女主角的奇怪颜艺——两只眼睛交替眨眼;有为自己的口味做了二十多年青团的父母;还有一群能坐在一切谈天说地的朋友,让她可以在聚会中喊出“我这辈子的每一次高潮都是靠自己”。

监制贾樟柯认为本片的剧本丝丝入扣,细节也非常准确。富有真实感的细节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也成了其最显著的缺点的源头。

散文诗还是流水账?

小津安二郎的御用编剧野田高梧在《剧本结构论》中把这些细节喻为味噌,他认为味噌使得故事鲜活,但过多的味噌反而会使主题变得模糊。这也导致了观众在观影时有一种堆砌感。

《明天会好的》就像这样一种味噌的拼贴。

如果抽出主干,就会发现没有什么故事发生。

女主角没有经历大的成功失败,事业上没有爽文般的进步;爱情上,她和季野的交往只是北京无数种男女关系形态中的一种,甚至算不上爱情;她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成长,只是继续在北京生活着。

作为一部半自传化的电影,导演一直在借助人物的内心独白为自己直接说话,似乎有一股暂时无法用情节和画面来呈现的情感非得表达出来不可: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有时候甚至显得过多了;电影结构中也穿叉了小鹿、周奇墨等脱口秀演员的表演。

电影主动放弃了严谨的结构和类型化的叙事方法,而把制造真实感和自我表达座位了第一目的。对于已经有过多年的编剧工作经验的导演袁媛来说,这种语焉不详的私人化的处理,是一种很勇敢也颇具挑战性的做法。

都市青年,相互遥望

抛开导演的身份,袁媛也是一个不吝惜直白地表达热爱的影迷。她很喜欢伍迪·艾伦,就像伍迪艾伦在新片《里夫金的电影节》里大力致敬经典电影一样,电影借主演papi酱之口说出了这种仰慕。

“我最喜欢的导演是伍迪·艾伦。伍迪·艾伦说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棒球。”Papi在酒会上和一个不太听说过伍迪·艾伦的三流导演寒暄时说。

“人生有三条道,上坡道,下坡道,和没想到。” 这是日本编剧坂元裕二写在《四重奏》里的台词,Papi酱在上台阶时摔倒时引用了这句话,在内心独白中暗暗吐槽。

在映后的问答中,导演又提到了《伦敦生活》和《弗兰西斯哈》,表达除了对这种讲述都市女孩日常生活的影视作品的喜爱和仰慕。

这些也是我很喜欢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2019年冬天,电影资料馆又放映了一次《弗兰西斯哈》。当时小西天1号厅坐满了观众,字幕滚完,场灯亮起的时候,我觉得那里坐了一屋子弗兰西斯哈。

纽约、伦敦、东京、北京,这些故事中的人都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超级大都市,在城市化使得生活不断趋同的今天,生活中确实不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了,每一件事都只是骆驼背上的一根新稻草。我们不需要去到这些地方就能从故事中看到同样的疲惫,又得到鼓舞和希望。

《明天会好的》和它所仰望的优秀作品之间诚然存在着差距。这些故事虽然也日常又琐碎,但都有比较紧凑的情节,人物也有非常鲜明的色彩和信念。

菲比总是毒舌又假装不在乎,弗兰西斯哈有一种卡比利亚式的傻傻的乐观,四重奏乐团里的每个人执着地做着“三流乐团”,伍迪·艾伦的角色则总有一种厌世、紧张又局促的可爱。

可这种色彩在Papi酱饰演的女主角身上却不太鲜明。

女主角在不断重复一句话,“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以后能够成为一个编剧”。即使不在北京工作的人应该也有过那种为了实现理想,而不得不曲线救国的经验。但仅仅展现生活的片段是不够的,她迷茫得没有性格,也因此没有那种迷人的魅力,力量也不足够。

《明天会好的》虽然没写出一个完美的故事,但呈现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在松散的叙事中,《明天会好的》的优秀之处也在于女主角有事业、友情和亲人和恋人,有不同的情感支撑陪着她走下去,并且这些线索在片中几乎是均匀分布的——而不只是一门心思地恋爱,并且期待在恋爱的过程中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

25+的人生当然没有标准答案。

拍电影的人最明白,叙事方式对于事物的原貌可以有怎样的润色、美化或扭曲,强加上怎样的因果。

也正因如此,在黑暗的影院或房间里看过了数以百计、以千计的电影之后,观众会在这些故事中自然地发觉,人不应该被任何一种叙事影响他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