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同守一家店,岁月荏苒尽付流年

许大同制笔技艺丨制作过程大致分为过水盆、择笔、做杆、刻字四大步骤。除了刻字已为激光替代,至今所有全为手工。每个步骤又分为若干工序,如掰毛、梳毛、齐锋、挖杆孔、粘头等等。一支毛笔至少需要历经三四十道工序的打磨,而这些工序又被细化成大大小小的流程节点,以更好地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十三岁的学徒工

1900年,亦即清光绪二十六年, 刚满13岁的许进芳从平阳农村走出,经族人引荐来到永嘉城区新同文毛笔店学艺。学成出师,他在市区百里路大简巷口开办了许大同毛笔店。

这个颇有意蕴的店名,或许是顺应当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新潮舆论。因为手艺精湛,创制优良,很快在温州站稳脚跟。

借助史料,抑或老用户们或许都还记得,之前的温州,有不止几十家的老字号笔行,像有口皆碑的“钱中选”“江一山”等等,都是饱受赞誉的世家名牌。

但是,江山轮转,风流云散,谁能想到当年创建最晚的许大同,居然能够代代相传坚持下来,还成了现今整个温州唯一留存的“老字号”呢?

一家三代的传承

许锦华也是在13岁跟着父亲许进芳学习制笔手艺。从小耳濡目染天赋聪明,他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成家后就正式接手主持打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代传人。

1956年,温州所有笔行笔店并入合作社,父子二人成为制笔厂工人,每月三十几元工资。相较赚得要少,加之一些老客户的特殊需求,许锦华也曾做些私工,贴补家用。

改革开放后,许大同重新开业。当时的20多家“老字号”同行,都没有重整旗鼓的实力,也就只有小老弟许大同,成了温州市区硕果仅存的传统手工毛笔店。

许文龙跟随父亲学制笔,也是13岁。二弟许文义、三弟许文平,包括五位同胞姐妹也相继跟随学艺。许文平回忆,放学后大家都在玩耍,他们却就要跟父亲坐在一起,安稳耐心地从事一道道烦冗流程。

长大后,三兄弟虽然各有工作,但下班后也总要帮着父亲做些活计。后来也都陆续回到店铺。2003年,因老店拆迁迁址解放街252号,已经79岁高龄的许锦华,才把许大同交给儿子。

祖辈传下来的,舍不得

跟每一位普通人一样,三兄弟也都完全可以走另外一条人生之路。但一句“这份活是祖辈传下来的,我们三兄弟舍不得”,也就由衷肺腑。随着制笔不再是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生命中那份不可或缺的坚守,也就愈发深刻。

至今仍然不能借助机器机械的毛笔制作,无疑是因为流程工艺近乎苛刻的缘故。从选料开始就极为讲究,所谓千万毛发选一毫,也是一直流传下来的刻板原则。昂贵、顶级的毛笔制作和销售一般较少,主要也就是真正的好原料可遇而不可求。

原料选好之后,要用石灰脱脂,然后就是筛毛。许文平说,筛毛是最考验功力的,一支毛笔的好坏关键全在于此。仅仅这一道工序就需要好长时间。甚至一周下来,也就只筛出了一小撮笔头,没有恒心和耐心,是绝对做不了的。

做笔讲究慢工出细活,即使有订单他们也会按部就班做好每一道工序。故此一支毛笔至少也得20多天才能做好,而一般量产的毛笔,一个月也就才出一两千支。

所谓匠人易得,匠心难练,许大同之所以能以百年老店屹立不倒,靠得就是这份无可挑剔的精心,和严格坚守老一辈的谆谆告诫:制笔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一支毛笔的好坏,全在手艺人自己把握。

一份谨严的自律,便是手艺人最根本的底线。

文化自信,需要最根本的传承

百年老店,或许已经不仅仅是技艺传承,更多的还是一份经年累月积攒的口碑与信任,这就如同逐日成长的信赖、信仰一样。

每天来店里买笔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或许也都是持守这样的一份情怀,相陪着一起经历了这一百二十多年的风雨沧桑。

有许多书画名家不断上门求购,譬如马公愚先生当年就曾经用许大同毛笔为他人书写过价值2两黄金的"万象"店招,而马亦剑先生题写的"神妙独到秋毫巅",无疑是最高的赞誉。

老一代精湛的技术在第三代传人手中得以创新,他们根据客户的不同书写要求加以改进,并按照不同比例混搭毛料,制作具有不同书写特点的毛笔,研发了“逍遥锋”“由中之发”“落纸如云”等新的创制。

随着毛笔市场的日益萎缩,许大同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极其冷酷的严峻现实,最重要的当然是人才培养和技艺传承。对此,许文平也毫不讳言:“如果我们这家店不做的话,我们这儿的毛笔就没有了!”

创业难,守业更难。这也是所有传统技艺的困惑和无奈。好在现实之中,也总有生机不断。2008年,许大同被列为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们因此便常被邀请参加各类展会,现场演示毛笔制作。

他们认为,毛笔做成工艺品或许也是条出路。而依靠精良的制作技术,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开创出的胎毛笔,不仅具备多方面的实用性,也更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这自然也得到时下欢迎。

但是,许大同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技艺传承人。深知这门制艺太过辛苦,三兄弟或许也没有一人愿意让自家的子女来继承这份祖业。所以,也就只能无限真诚地巴望着,自己还能够再干二十年,三十年……

书法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真正核心,毛笔作为不可或缺的创作工具,短时间内或许不会消失。但是,一旦失去制作传承,也就会在地方上黯然绝迹。而失去了这份文化的鲜活,唇亡齿寒之虞,也就在所难免。

文化自信,需要心地情怀,也更需要最根本的传承,最实际的延续!

为匠心营造的传统手艺人

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