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五抓五强聚五力” 搬迁群众越过越甜蜜

云岭街道城东社区组织群众就业。唐扬和摄

搬到新地方,如何适应新工种、新生活?怎样抓收入、稳下来?这是很多人共同的疑虑。

“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感觉真的很方便,在社区大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和猪肉这些生活用品。”松山街道城南社区安置点搬迁群众张小梅说,这里不仅生活环境好,干部们还根据大家的情况推荐工作,去年进了社区引进的鑫宇航制衣厂后,一做就是十个月,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在家门口创收。

“我们持续引进超市、鞋厂、刺绣、制衣厂等实体产业,及时为搬迁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就业机会,现在又与优纤贝食用菌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落实搬迁户就业岗位80个,有效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城南社区支部书记刘军红说。

这是全县4862户搬迁群众实现蝶变过上好日子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贵州紫云自治县坚持党建引领一条线,因地制宜深化省委“五个体系”建设,奋力写好“后半篇”文章,真正让搬迁群众有就业、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顺利实现社会融入、越过越幸福。

抓组织保障强落实力

组织有保障,责任有人扛。县委、县政府制发《关于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明确县委组织部等27个县直部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职责,在全县1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成立由包保县级领导为组长、安置点涉及的乡镇(街道)党委(工委)书记和人民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包保领导小组,负责履行安置点后续扶持和社会风险防控等包保职责。

具体帮扶责任如何落实?健全组织机构,在全县10个安置点设立1个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其他4个搬迁人数较少的安置点,就近纳入所在地村委会统一管理。配强领导班子,在全县10个安置点设立3个副科级事业单位服务中心和1个股级服务站,落实事业编制管理人员16名,选派11名科级干部、69名国家工作人员到街道、社区开展工作。建强基层组织,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认真摸排党员情况,设立6个党支部,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和“两委”班子,结合实际划分13个党小组,并有序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建带团建,在全县10个安置点全覆盖建立工、青、妇群团组织27个,确保安置点有堡垒、有桥梁、有纽带,做到有人理事、有人管事、有人办事。

抓就业增收强自信力

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那么群众就业本领从何而来?紫云县聚焦组织化能力提升,由各安置点“两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摸排搬迁群众实际情况,县人社局党组统筹调度,安置点“两委”密切配合,采取“集中培训 区域性培训 个别辅导”相结合方式开展缝纫、制鞋、刺绣、厨师、家政护工、电工焊工、电商、驾驶员等培训,切实增加搬迁群众就业本领和市场竞争力,并对取得驾驶证的搬迁群众给予3000元补助。2020年以来共培训搬迁劳动力2400余人次。

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为目标,保障群众收入稳定。

有组织输出一批。推动“县 乡镇 安置点”三级党组织上下协同联动,依托县级劳务公司、乡镇分公司、搬迁安置点劳务合作社及劳务经纪人,采取点对点集中免费输出、带头人组织输出、发放交通补贴自行外出等政策扶持,组织易地搬迁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搬迁劳动力稳岗就业。

本地企业、农业产业消化一批。打造“田园工薪族 劳务经纪人”模式,采取劳务合作社包接包送方式,由县人社局党组统筹协调、安置点“两委”发动党员进楼入户积极宣传、动员,组织搬迁劳动力到县内500亩坝区、“林下经济”项目点、扶贫车间、重大项目建设工地、各用工企业务工,促进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一批。对家庭或个人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搬迁劳动力,各安置点“两委”因地制宜,统筹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共托底安置2000余人。

目前,全县10个安置点有劳动力家庭4666户10755人,就业4666户9894人,户均就业人数2人以上,确保“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今年以来,紫云县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各安置点搬迁群众巩固脱贫成果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县人社局党组牵头加强跟踪服务,常态化对搬迁户的再就业、失业人员进行调查监测,时刻提供就业服务。以此同时,县委、县政府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将安置点产业就业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统筹县域内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适合搬迁群众的安置点产业,推动后续扶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保障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抓公共服务强向心力

各安置点包保领导小组常态化统筹调度相关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各安置点“两委”开展摸排、研判,通过打造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立体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保障教育服务。及时建优建强安置点学校,完成配建学校10所,完全满足幼儿园和初中就读需求,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搬迁群众子女无失学、辍学学生。同时提高公立幼儿园比例,不断配齐配强安置点学校师资力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在具备条件的安置点开设“四点半学校”,组织志愿者到安置点辅导孩子功课。

加强医疗服务。按照安置点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数量与常住服务对象规模相匹配原则,新建(改扩建)医院(卫生室)8所,共享2所。对搬迁的建档立卡人口落实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免交住院押金、“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出院结账单“一单清”等政策。强化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病专项救治等工作规范有序。

抓好综合服务。提升住房保障服务水平的同时,持续完善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做好相关社会保障转移接续工作,对搬迁群众中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人员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完成易地搬迁群众城镇低保2118户7640人、农村低保146户467人;推进安置区“15 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提升公共区域电瓶车充电桩、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水电、门窗、家用电器及公共设施维修等物业服务水平。

抓文化扶持强内生力

物质有保障,精神不能空。紫云县持续推动各安置点“两委”以文化服务强化感恩教育,助推搬迁群众素质提升,实现“志智双扶”。

多渠道扎实提升群众思想素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移民夜校等平台,推动县关工委和县老年大学等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各安置点“两委”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到各安置点举办讲习班,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党史国史等学习宣讲,培育搬迁群众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和精神风貌;开展“三下乡”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家国故事会”系列主题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组建群众山歌队、舞蹈队、芦笙队、广场舞娱乐队等社区文化队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增强搬迁群众主人翁意识。促成每个安置点每年至少开展2次感恩教育主题活动、1 次感恩主题文艺演出、1次文明创建评比活动。

要让搬迁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内生动力不可少。各安置点“两委”根据搬迁群众实际,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广播、网站、微信、宣传手册、橱窗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搬迁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典型,引导搬迁群众树立自立自强、不等不靠的思想,激发他们主动参加学习培训、就业增收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融入力,确保可持续发展。

抓精细管理强自治力

提升安置点自治能力,方能筑牢长治久安堡垒。以“党组织 社区 网格 楼栋长”方式,抓社会事务、治安管理,风险防范、排查化解纠纷、人员动态精细管理。

完善管理体系。各相关乡镇(街道)党委(工委)统筹安排各安置点“两委”,通过精准摸排和研判,科学合理配置社区管理人员,实现管理人员数量与管理人群规模相匹配,按时足额缴纳社区管理人员“五险一金”,落实社区干部参加事业单位招考同等享受贫困村干部相关倾斜政策。在10个安置点建设警务室并按照搬迁规模配备警务人员,将安置点列为民警重点巡查范围,并在安置点内不留死角地安装监控摄像,保障搬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自治能力。各相关乡镇(街道)党委(工委)统筹协调,各安置点“两委”具体牵头健全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协商议事会议等制度,推动安置点党员干部广泛动员搬迁群众关注和参与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或公共公益事项等社区协商实践。同时,各相关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定期走访安置点支部制度,推动安置点“两委”常态化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开展“家访”送温暖,实现党员亮身份常态化。以楼栋为单位设立党小组,在10个安置点划分网格50个,明确楼栋长(联络员)238名,搭建“社区‘两委’—网格—楼栋”纵向网格化管理格局,并依托党员中心户,结对联系服务安置点困难户和行动不便老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加强纠纷化解。各安置点“两委”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楼栋长、联户长、网格员、志愿者作用,全面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织密织牢安置点社会治理网络,全面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并加强分析研判,坚持舆论引导、依法办理、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矛盾不出社区。(王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