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探路乡村振兴之三夯基础、稳帮扶,多元产业谋幸福

半月谈记者郭杰文

地处赣东的江西省南丰县白舍镇三坑村,曾因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等限制,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当地科学规划建设项目,精准落实落细扶贫政策,探索多元特色产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完善基础设施,克服“靠天吃饭”

三坑村因周边有三个大坑而得名,交通不畅和水源匮乏曾是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两大难题。

2002年从湖北远嫁到三坑村的外地媳妇林少华告诉半月谈记者:“之前路不好走,家里的橘子得用三轮农用车拖到主干道上转大车才能运出去。”

为破解村民面临的难题,三坑村挂点帮扶单位南丰县税务局向上级争取资金,将三坑村几个村小组之间的主干道进行水泥硬化,并将村里两座50多年的老桥翻建。路修好之后,县城的公交车直通村里,中大型农用车能开到田间地头。

2016年,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将村里的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水库库容量和调蓄能力,缓解了村民灌溉用水紧缺问题。同时,南丰县税务局驻三坑村扶贫工作队申请到专项扶贫资金4万余元,在三坑村打了一口70多米深的水井,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

这是三坑村经过除险加固的水库。半月谈记者 郭杰文 摄

“近几年村里还修缮了文化礼堂、活动室等设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坑村党支部书记官明和说,基础设施完善之后,村民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窘境,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

精准帮扶,扶贫路上不落一人

三坑村村民王应亮因患有心脏病,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高昂的医疗费让他本来困窘的生活雪上加霜。南丰县税务局驻三坑村第一书记游小华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其办理大病医疗救助,并帮其办理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缓解了他的家庭经济压力。

如今,通过种植20亩蜜橘等,2019年王应亮家顺利实现脱贫。“扶贫政策的帮扶让我找回了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王应亮说。

三坑村村民王应亮(右)正在种植槟榔芋。半月谈记者 郭杰文 摄

村民聂志才也有同样的感慨。2016年下半年,他因妻子被检查出癌症需长时间在医院陪诊,家里的25亩蜜橘无法采摘,便紧急向扶贫工作队求助。扶贫工作队与南丰县税务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帮聂志才采摘了2万多斤蜜橘,并帮他联系收购商及时销售出去。

“三坑村有22名贫困人口,大部分是因病因残致贫,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共同努力,贫困人口在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游小华说,今后将探索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多元经营,推动产业发展兴旺

蜜橘是三坑村的特色种植产业,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蜜橘。前几年由于扩大种植规模导致蜜橘价格下跌,村民收入受到影响。

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共同商议,聘请南丰县农机局农技人员实地调研,参考周边同气候条件县区农业种植结构,适当减少蜜橘种植面积,引进槟榔芋等农作物种植。

南丰县税务局驻三坑村第一书记游小华正在查看橘树长势。半月谈记者 郭杰文 摄

除了丰富农业种植结构外,三坑村将部分农民闲置的土地进行流转,成立南丰县超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民用土地和资金入股,年底享受分红。另外,当地还将水库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开展水产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

游小华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经营性收入,村民还可以获得光伏分红、一次性产业直补等收入,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

“今后将继续加大对挂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探索向高附加值农产品倾斜,通过多元经营和产业链延伸,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南丰县税务局局长戴勇平说。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