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练好党建真功夫 绘就善治新画卷

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功能?如何盘活基层全域治理的资源存量?如何激发社区多元共治的最大增量?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坚持在破解一个个基层治理的共性问题中磨炼绣花般的真功夫,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抓实三种责任

打磨谋篇布局“引线针”

提高站位抓谋划。栖霞区委立足全局抓谋划,把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整体部署,定期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区委书记带头,全区各党(工)委、党组书记跟进,扛牢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每年领办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建立区委常委基层党支部联系点“五个一”制度,制定机关部门、街道、社区(村)、“两新”组织等9个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分领域定责明责。

对表挂图抓推进。栖霞区各街道党工委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每季度召开党建专题会议,每年2次向党员群众代表报告工作,党工委书记每年领办1—2个基层党建项目,层层压实党建责任;着眼提升统筹协调能力,推进城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道,同步接转党组织关系;推进街道、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助力“放管服”改革、“一站式”服务办理、“不见面”审批等改革举措在基层落实落地。

建强堡垒抓落实。栖霞区委以社区(村)党组织为基本单元推进基层党建网格化建设,注重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做好群众工作本领;街道党工委牵头,推动社区(村)党组织与辖区各类单位、社会组织广泛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进一步提升社区(村)快速反应、精准落实、服务群众的能力。

把握三个环节

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盘活全域“组织链”。栖霞区在全区推广仙林街道网格化治理经验,区委常委每人定点联系一个街道,逐项推动网格化党建“十项举措”落地;深化党组织主导,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群众化、法治化、精细化“六化融合”的城市治理模式,把“网格+网络”嵌入小区治理,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依托网格创新组织设置,完善街道党工委抓龙头、社区党组织重统筹、驻地单位党组织全融入、党支部齐发力的网格化组织架构;全区全覆盖划分网格1063个、织密“1+3+N”网格状党组织体系,推进组织覆盖向下延伸,网格党小组下沉党员超过3.2万人,实现“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

南京市栖霞区委每季度举办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头雁讲坛”,强化示范引领,推动比学赶超,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

培育过硬“领头雁”。栖霞区委选优配强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结合社区(村)“两委”换届,实施社区(村)干部“头雁强翼”工程;在办好江苏省党支部书记学院城市分院(南京)的同时,每季度举办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头雁讲坛”,每半年举办“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课堂”,线上线下互动,强化示范引领,推动比学赶超,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把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纳入年度干部培训计划,根据基层党组织不同类型、支部书记个体不同情况,分类分批开展针对性专题培训;依托栖霞校地党建联盟,用好驻区高校资源,在校地干部综合培训体系中开辟“社区(村)书记班”;抓好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向下”选派的同时,遴选优秀社区(村)书记“向上”到机关部门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全方位提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

搭建阵地“红枢纽”。栖霞区委坚持“专管共用、开放共享”理念,实施“网格磐石·党群基石”覆盖工程,线下线上齐发力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在高标准建成投用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十月初心馆等阵地基础上,结合“党建汇·商圈惠”特色街区建设,打造金鹰“红馆”、万谷慧“红谷”、万达茂“鑫茂”、招商“红馆”等一批商圈党群阵地,连片成面拓展全区“红栖霞”阵地群,实行为民服务、政务服务和党员服务“三合一”,把“不见面审批”等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真正推动党群工作进网格、聚群众。

用好三联机制

构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党群联心聚合力。栖霞区委出台全省首个高质量党建带群建实施意见,定期听取工会等群团工作汇报,将党建带工建、党建带群建工作纳入单位综合考核及区管班子考核,并纳入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推动党群重点任务同部署、同落实;组建群团共建联盟,实行部门轮值,每年排定轮值表、每月制定计划召开1次联席会,组织1次主题活动,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等群团活动项目联定、活动联办、成果联享,党群部门轮流搭台、集体唱戏,更好拓展工作路径,畅通融合渠道;聚焦难点、堵点、痛点,组织部、工青妇联合建立群团工作“破难攻坚”项目清单,发布项目清单25项,凝聚党群合力项目化推进,破解群团工作难题。

行业联力促发展。栖霞区委组织开展“两新”组织拉网式排查摸底,着力扩大“两新”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推动成立区互联网行业党委,将17家互联网企业纳入统一管理;组建区级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党委,制定实施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党委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强化物业企业党建;联合开展重点人才企业、人才项目“党建+”工程,基本实现物业、卫健、教育、互联网、律师等重点人才领域党建一对一领导全覆盖;制定印发《栖霞区“党建汇·商圈惠”特色街区建设实施意见》,探索“商圈建党、区域统筹”模式,搭建“1+N”区域化党建模式,融合打造商圈区域党建共建联席会;推行“金色阳光”党建联盟,组建欧葆庭等3个“金色阳光”康养党建矩阵,打造“党心栖站·银发家园”特色品牌,实现产业链上党群资源聚合、服务发展融合。

区域联动谋共赢。栖霞区委深度挖掘区域高校资源,与18所高校党委共同构建栖霞(仙林)校地党建联盟,形成党建联盟章程、签署《共建协议》,对接需求、资源双“清单”,按年度发布“343重点合作项目”,即3项党建重点研究课题、4场人才重点服务活动、3个互助重点服务项目,同时每年度就区域发展战略、民生重大事项等进行通报交流,共同开展惠民活动近千场;聚焦村企结对“五个振兴”重点任务,通过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电商”“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等方式带动多元发展;举办万企联万村“金融联村、党建联盟”专场活动,借助“金融联村”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共同打造八卦洲苗木花卉和特色蔬菜、龙潭芳草渡大米和水生蔬菜、西岗“绿色银行”等一批规模集中连片、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明显的乡村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携手抓党建、党建促发展”的党建生态圈。

探索三条路径

做细民生服务最末端

拓展党建“云”社区。栖霞区将网格化党建在网络上拓展延伸,聚合多个微信群,与线下三级网格一一对应,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居民、物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在线联系起来,植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小栖”,提供便民服务、投诉受理、舆情收集等项目,并同步嫁接不见面审批、党建引领、协商议事、数据分析等系统,优化了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实现了多元主体的互联互通,汇聚了更多的资源力量,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触手可及。目前,栖霞区党建“云”社区微信群数量为1041个,9个街道127个社区(村)实现全覆盖;每天上线发声人数超8万人,每月产生有效信息35万余条,每年解决实际问题3万多件,真正实现服务“24小时不打烊”。

提振治理共同体。栖霞区委深入探索“红色物业”等创新项目,按照“六有三无两好”标准,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深化“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党建,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小区二级支部、业委会支部、物业企业支部、居民自治队伍支部等组织链条,打造“一街一品”特色品牌;建立“红旗手、红管家、红袖章”三支队伍,让党组织深入楼栋,让党员走进单元,实现“定点结对、定户到人、定时上门”,全力破解物业服务难题;推广党组织引领物业、业委会、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五方共治”模式,由党组织牵头,组织居民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通过开展圆桌漫谈会、民情沟通日等活动,健全党组织主导、群众参与的议事协调机制。

释放党员正能量。栖霞区系统推进“党员分类+星级管理”,在机关、街道、村、社区、“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员评星定级工作,持续激发党员内生动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出台实施《鼓励激励全区党员干部战“疫”攻坚九条举措》,被广大干部称为“温暖九条”,区街社区党员干部组成335个先锋小组,落实战“疫”网格包保制,开展全区“战‘疫’一线·党旗飘扬”行动;定期编发“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典型案例,连续3年选树和表彰全区改革创新之星、攻坚担当之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员先锋形象为原型,拍摄《坚守平凡》《不忘初心、与你同行》等6部微视频,先后荣获“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一等奖、“十佳策划作品奖”等荣誉,在全区形成赶学比超、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深度挖掘和发挥老党员优势和潜能,挂牌成立13个“老党员工作室”,吸纳210名政治素质过硬的老党员担任驻室成员;选派“青年兼职助理”加入工作室,形成“年轻人向老党员学经验、老党员向年轻人学技术”的互动氛围,持续做到红色基因在薪火相传中熠熠生辉。

■策划:杜英姿 郭文治 孟 航 郑新钰 马 源 冯雅君

■来源:中国城市报“城市党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