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国家文物局建议: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

地处南昌的巍峨“长城”、不在陕西的“兵马俑”军阵……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规模庞大的山寨文物。其中不乏粗制滥造、讹传历史者,借“假”生财,打着真文物的名号大搞旅游开发吸引游客。

据国家文物局9日消息,为维护文物真实性和历史文化遗产尊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坚决刹住滥建山寨文物之风。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侯卫东对人民日报人民文旅表示,最新通知措辞严厉,体现了“重要导向”,替公众把关,避免混淆视听。

涉嫌丑化异化文物

误导公众历史文化认知

近年来,山寨文物成为一些地方吸引眼球、招揽游客的方式,部分项目涉嫌丑化、异化文物,误导公众历史文化认知,造成不良文化影响,引发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

两部门最新通知旨在“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维护文物真实性和历史文化遗产尊严,推进‘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之前,“长城”、“兵马俑”、“狮身人面像”等山寨文物已经引起国家文物局关注。

江西山寨“长城”

崇山峻岭之中,青砖砌就的“长城”蜿蜒伸展,其上还有垛口、烽火台,这座与八达岭长城外观极为相似的景点不在北京,而是位于江西南昌,是当地溪霞怪石岭生态公园景区的观光长廊景点(现名为“休闲农业观光长廊”),隶属于南昌市溪霞风景旅游管理实业公司管理。

(图片来源:南昌市溪霞风景旅游管理实业有限公司官网)

据《瞭望》此前报道,在推介短片及景区官网介绍中,该景点都在主打长城的“擦边球”,称“北有八达岭、南有怪石岭”。此外,该景点造价高昂浪费巨大,破坏了当地原有的自然与文化风貌,“长城”全长超4公里,建设耗时五六年,投资超1亿元。

安徽山寨“兵马俑” 在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景区内,出现了号称中国最大山寨“兵马俑”,上千个水泥“兵马俑”场面震撼。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兵马俑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参观。文博园官网在介绍中也承认该景点系复制,希望通过一个兵马俑坑的复制品让游客感受到秦王朝的文化。该景区门票120元,与远在西安临潼区的正版兵马俑门票不相上下。资料显示,五千年文博园规划占地达5000亩,以“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为建设定位,以创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

河北山寨“狮身人面像”

有的山寨文物甚至引发来自海外的法律诉讼,影响国家形象。

据央视新闻,2014年,河北省一处创意园曾建山寨版“狮身人面像”,因埃及文物部门的强烈反对而被拆除。

(图片来源:梨视频)

石家庄市长城影视城的相关负责人当时回应称:“狮身人面像”是拍摄影视剧时搭建的临时场景,拍摄完毕马上拆除。企业对世界文化遗产十分尊重,也从未收过费用,对此前造成误解表示歉意。

(视频来源:梨视频)

在侯卫东看来,山寨文物是一种打着保护文物旗号的经济行为。“我是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自己从来不看山寨文物,但也很纳闷,一些企业修的‘假地宫’的确有人看。”他表示,大众并非都有专业鉴赏能力,难免被误导,两部门通知是一个重要导向,“也是替公众把关,避免混淆视听。

国家文物局建议: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

通知要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管理,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未经批准不得在原址重建;对馆藏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中单体文物的复制,必须严格依法履行审批手续。

通知最后说,请各省级文物、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以适当形式开展检查排查,发现粗制滥造山寨文物、讹传历史、虚假宣传、误导公众认知的,及时督促整改并报告相关情况,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将视情通报。

侯卫东表示,要达到“坚决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的目的,还需要看有关部门的下一步具体措施。

去年12月底,国家文物局官微就曾刊文称“文物的真实性岂容被山寨”,强调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要有效遏制住这些不良倾向,关键还是得从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措施,提升管理能力等几个重点方面下功夫。

鉴于此,国家文物局建议—— 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制定更有针对性、制约性和可操性的管理办法,定期抽查各地方执行情况,对典型问题联合督办,并在全国通报。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设立全国统一的举报电话和App,通过大数据平台全方位加大监督力度,健全执法机制。

凡是涉及文物的建设项目,属地政府要充分听取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将此纳入地方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和离任审计制度。

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来源 人民日报人民文旅

责编 李舒琪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