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爨城杯】千年穷州梦今圆|杨增外

“马以龙名”成就了马龙的美名。这匹远古奔来的“骏马”,可追溯到大河边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居洞穴。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马龙已归入汉朝盘子,置铜赖县。那时云南称益州郡,设24县,马龙为其一。后又更名同起县、马龙州、马龙县、马龙区。“马应绝尘奔,龙当拏云乡”。然:千秋岁月,朝代更替,悠悠美梦,今朝才圆。
1
历史长河,马龙彝族最先栖居于此,用他们善状物的语言把世代相依为命的这块土地叫“麻笼”,译成汉语即“驻兵之城”。
雍正《马龙州志》说:“州境四乡一所,乡皆村民,彝汉杂处,西北汉多彝少,东南彝多汉少,所中皆军屯也。”直到今天,彝族多居东南、西南及中部的边远山区。其他地方人口分布极少,甚至多村为零。
历史上大海子、上寨、老角寨曾是100至300户的彝族大村。1950年解放时,大海子30余户,上寨10余户,老角寨1户都没有。再以“汉来彝走,回来彝让,官土争战”看,莫不与古时长期戎兵相向、兵匪之患所关联!“36计走为上”,也许是古代彝族老本家的生存智慧吧!
史上苗族大迁徙,一部分于元、明、清、民国时先后来到马龙。“桃子开花,苗族搬家”,是旧中国漫长岁月马龙苗族居无定所、食无定时的写照。他们携一口小锅,一盘小磨,一床麻被,几支弓弩,避于深山老林、坡陡林密、草深路滑、高寒冷凉、缺水干旱、土薄地廋之处。窝石岩山洞,居四面透风的杈杈房、茅草房。架木为铺,垫草作席,石板为桌。赤脚游猎,跑山钻箐,采山菌野果,刀耕火种、撒荞播麦、点豆种麻,一大偏坡,收一半箩箩。他们东奔西逃,来回搬迁,某山某箐某角常成为不定期栖身处。
回族也是马龙三大少数民族之一,“滥泥坪”成村几百年,村居滥泥包,都是搬家逃难在此落脚。民国时期,一位村贤说:“滥泥坪’听着污迷糟眼,难道这窝囊地我们就长久延续下去吗?我等难变貌,子孙也不改弦易徹吗?我提议改名‘永发’,‘永发’是我的念想,也给后辈一束光吧!”
然而,民国37年过去了,“滥泥坪”没丁点“发”的迹象,茅草房、滥泥滩,村丑民穷老模样。
清代中期,时任曲靖知府的宋湘,考察马龙得知城里富裕人家及官贵都因战乱避祸乡间。于是慨然发问:“惜乎男务耕耘而女缺织纺,市通商贾而家鲜贸易。兵燹而后,士大夫家移居乡曲,有积月累年不至城市者,故为善之士多孤立。而览山川之秀,追文人之遗,岂必谓天道无循环也,地运无转旋也,人事无震巽也哉?”用现在话说:可惜的是,马龙这地方山河秀美丈夫却只会耕种田地,妇女不会纺纱织布;市面虽有摊点、店铺,但基本是外地人打点。马龙当地人多与镰刀锄头、粪箕扁担、牛拉马驮度年过日。加上兵荒马乱,居州城的富户和名流,都隐匿到偏僻山村去了,甚至成年累月不回城。因此,深谙为士之道的人感到孤立无助。饱览这大好山河、追思文明卓著先辈事迹时,难道没想到天的运动变化不循环往复?三元九运也不旋转轮回?百姓贫穷劳苦的日月及遭遇永不改变吗?
马龙清代贡生张文友,倾其一生投身于莘莘学子的培养。在其所撰《马龙长联》里祈愿后代像游动的蛟龙,具刚柔兼济的品性。勇于投身国家发展潮流,“马首是瞻,马尾是附,马到成功,”建功立业、大展宏图,成为辅弼良臣。现身于“金碧交辉”,庆际会于“风虎云龙”,显姓名于“碧鸡金马”。可这期盼,漫漫长夜,仍竹篮打水。
明代大海子村阮氏父子曾被皇封“父子铨枢”,其父举人阮近贤,其子进士阮元声。可阮近贤致仕还家遭流寇灭门,阮元声在朝被佞臣所害。清代杨官田父子双进士,然其父李盛唐被同僚排挤陷害放逐东北边境病亡,其子李敬跻哀父忧郁而逝。真是“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两家名父子,零落总堪伤。”
民国六年(1917年),马龙县知事王懋昭主修《马龙县续志》,开言即说:“县境地势高峻,四野皆山,河流概山溪小涧,既乏航运之利,又少灌溉之功,故商务廖廖,民人多以山耕为生,昔人称为四大穷州之一。”
1932—1935年间任马龙县长的邹熙,为改变县城辟冷现状,多方奔走,公路得以修经县城。寄望“通路为东南冲要,熙来攘往车如流水马如龙。”可建国前,县城仍穷街陋巷,路上冷落车马稀。面积0.7平方公里,人口千余。
旧时马龙,祸乱交兴、民不聊生。“麻笼”是正名,“蛮荒”“瘴疠”是代号。“国泰民安、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这是百姓和无数贤良望眼欲穿的长梦,到头还是一枕黄粱。“四大穷州”之一的帽子,仍紧箍头上。但悲身难有安处,长夜漫漫何时旦?
2
图片
1950年马龙解放,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家家照明靠松树明子,父母告诉我祖祖辈辈晚上就这样熬。那时,煤油、火柴、蜡烛、肥皂、瓷具、铁钉……我不知为何前面都要称“洋”?
互助组、高级社、生产队,农村识字人凤毛麟角。记分员、会计,不少村只好从他村调配略识字的充任。
那时,河上来往,多是木头桥、板板桥、石步子。
那时,镰刀、锄头、牛犁马驮是主要生产工具。
那时,土坯房、茅草房随处可见。
那时,赤脚或套草鞋、冬穿单衣、秋套千层补丁裤。
那时,锅里少油,上顿糊过愁下顿。
……
那时,人们念叨何时才饱吃足穿,住不漏的房,点亮堂的灯,用通远地的电话。
3
图片
梦想足够久,有党才实现。
听党话、跟党走,马龙人民高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怀着对党和毛主席的深情,充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955年12月一个深夜,毛主席主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阅到马龙副业生产有声有色的《副业问题》调研文稿,欣然批示:建议其他县也做出这方面的总结。
1965年7月30日、31日和8月3日,《云南日报》连发3篇“社论”:《谈马龙县发展高产优质绿肥经验》《再谈马龙县发展高产优质绿肥经验》《三谈马龙县发展高产优质绿肥经验》,对马龙大面积推广绿肥种植、改良土壤、保证农作物丰收的经验以高度赞扬并加推广。
十一届三中全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旗指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解放思想、除旧布新,开拓进取,马龙一步一步穷变富。
平均海拔2000米的马龙,高寒冷凉,地形酷似口翻锅,虽属长江、珠江两水系,却只有出水没进水。“十年八旱,靠天吃饭”,是马龙旧社会历史老人的步履。
遵循“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党领导人民筑库开渠。先后修建了松溪坡、黄草坪、新田、前进、沿口、龙海、桂花箐、九龙、老黑箐、北龙潭、龙泉、周家箐、车马碧等20余座水库;修通了龙洞大沟、松阳大沟、格里大沟等百余条大小沟渠。现全区500件水库、坝塘、沟渠纵横相连,形成了滋养村舍、田野、工业园区、城镇的“血液”循环网络。
培育壮大了烤烟、山地蔬菜、食用菌、水果、花卉、食用玫瑰、云岭牛、深沟鸡等特色产业。
发展和引进了一批蔬菜、花卉、蓝莓、苹果、肉牛及生猪养殖等龙头企业,转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车轮,注入了致富活力。
2020年10月,袜度、车章、何家村、鲁石、麻衣、小龙井等最后42个贫困村、4788户17014名深度贫困人口划上了贫困记号。
彝族村村水泥路,饮上自来水,危房全部或重建或加固。种养业逐步成了气候,有产品成了名牌。咨卡、土官寨、小笼胯、红果寨、小挪地等村,建成了市、区民族团结示范村。到咨卡你会被田园风光、小桥流水、民族风情而忘忧;你会被火把节和摔跤节引入激情欢乐的洪流。
赵家庄、黑石头、上三星坝 、大凹子、林场、西冲、木龙等苗族村,家家或新房或别墅,水泥街心连主道,绿树掩映楼依山,溪水潺潺鹅鸭欢。群鸟欢歌述喜事,牛羊伴着晚霞归。花山节里斗牛赛,芦笙歌舞颂党恩。
马龙大小瓦仓、照和铺、梭罗湾、永发五个回族村,真谓芝麻开花节节高,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今天的永发村一组,找不到半点“滥泥坪”的踪迹。居住集中、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生活富裕、民族团结,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建设活动示范村”。
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穷州的成绩单刮目相看了:列为全省早熟苹果基地、优质烤烟基地、野生菌保护基地,肉牛冻精改良综示区、黑山羊综示区,2.5万亩连片中低产田改造成为全省推广的典型。2009年3月马龙获首届中国绿色名县称号。2009年经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调研审定:马龙为“云南黑山羊美食之乡”“云南省特色美食之乡”。2010年马龙荣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1年11月“深沟鸡”荣获云南省农业厅颁发的“云南名牌农产品”,深沟鸡和蛋被认定为绿色A级产品。2014年5月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称号。2021年初马龙河获评云南省“美丽河湖”。被列为全国172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云南省“五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曲靖“兴水强市”的战略性工程车马碧水库,2021年底竣工,成为向党的百年生日献上的礼物!
马龙区连续7年保持“全省先进平安县(区)”,连续8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执法满意率居全市前列,连续14年保持“全省平安县(区)”,连续19年保持“全省无毒成果巩固县(区)”。永发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咨卡村等12个村和马龙一中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深沟村、曲宗村被表彰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工业从无起步,2013年马龙工业园区跻身省级工业园区行列,小寨循环经济园区成为全省首个以发展重化工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旧县左所产业园蓄势待发。炼钢产能为190万吨,位居云南省百强企业35位的呈钢集团,趁国家供给侧的东风,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旅游零起而指日可待,马过河国家3A景区,游客节假打卡倍增。沈家山樱花谷增添为国家3A级景区,大龙井“一派西湖”成为旅游新秀。诸葛南山,成为国家骑赛名地。金发酒楼、徐氏福源堂酒店成为星级酒店,红石庄园民宿成为全市首个五星级民宿。
“游到云南,吃在曲靖,品马龙风味,冬吃药膳夏吃菌,深沟鸡、黑山羊吃四季”,是省内外游客的口碑。2020年11月11日,第八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在马龙城盛大举行。名特小吃、特色美食充分呈现、传承和弘扬了云南餐饮美食文化的精华。
马龙特色的山水景观,成为电影电视拍摄的宝地,《山间铃响马帮来》《高山下的花环》《铁甲008》《突出重围》《士兵突击》《滇西1944》《长征—云南不朽记忆》等10余部影视先后在马龙拍摄,并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播放。
2020年,马龙区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社会工作、农村实用技术等各级各类人才2万人。各行各业彝、苗、回等少数民族的人才也有了最好的舞台。
全国一级战斗英雄、2009年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史光柱,中国田径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连续两届蝉联全运会竞走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