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的春天在哪里?三地教育局长亮观点,你最赞同谁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姚雅萍
4月11日,杭州成为全国教育界的焦点——杭州滨江区、深圳南山区和重庆江北区三地教育局长齐聚于此,寻找“未来教育之春”,吸引了近20万人观摩学习。
图片
当天,随着“未来教育之春”三地论坛在闻涛中学启动,滨江区第七届“白马湖之春”教育论坛也拉开了新的序幕。
参加此次论坛的,不仅有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马培高,滨江区教育局局长来江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还有深圳南山区及重庆江北区的校(园)长代表,区内各校(园)长、后备干部及家长代表。
据悉,本次“白马湖之春”以“面向未来的教育使命”为主题,分别设置未来区域教育、未来教学研究、未来学校管理三大论坛,探讨新时代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深入实施“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升区域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对未来教育使命和方向的理解,推广区域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提炼的学科成果,助力建设教育创新生态,打造“美好教育新高地”。活动由滨江区教育智库专家赵群筠牵线指导。
“未来区域教育”论坛,分设1个主论坛和3个分论坛。主论坛设以“教育的新视野和新格局”为主题,分论坛主题分别为“滨江·2038年的教育和学习”、“南山·为每个不可预知的生命赋能”、“江北·未来教育生态与育人模式创新”。四场论坛全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有近20万人线上线下同时观摩、互动。
图片
上午的主论坛由滨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芸佳主持
图片
图片
开幕式上,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致辞
韩平充分肯定了举办三地交流论坛的意义,并与参会人员探讨了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正向合力:
一要弄清楚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全体人民,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于育人。
二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转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一种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时期,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三要强调个性管理,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所在。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教育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教育是否已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好准备?基础教育如何为人才奠基?
图片
东京大学佐藤学博士在线为大家作《第四次产业革命和教育未来》观点分享
东京大学佐藤学博士提出,在未来的教育中,孩子们是可以自由地创造、探究、合作的,学校不仅是学生相互学习的场所,而且是教师要共同钻研、共同学习更高专业性内容的地方,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是非常重要的。佐藤学博士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关注孩子的八个核心素养和能力:国际素养、创新能力、计算机和机械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统筹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图片
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刘根平局长、马培高主任、来江飞局长依次做观点分享。
深圳南山区刘根平局长以《科技驱动教育创新》为题,以技术层面入手,从以教育面临的挑战谈起,指出教育面临着公众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的关注与追问、疫情要求重构教育、新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和科技带来的挑战。
图片
刘根平局长通过南山区的实践案例,与在场人员分享了在科技和人类的关系、科技的伦理价值、以及高科技和高情感的平衡等方面的思考。
重庆江北区马培高主任以《江北区推行未来学校建设的行知路线》为题,通过“在变与不变中找准未来学校建设的方向”,阐述了未来学校建设的四个“变”与“不变”——管理方式会变,但教育本质不变;课程教学会变,但教育价值追求不变;评价标准会变,但育人功能不变;教师角色会变,但职业地位不变。
图片
马培高主任介绍了重庆江北区在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路径选择和以STEAM教育为突破口,深化未来学校建设的做法。
杭州滨江区来江飞局长以《教育的定力与变革》为题,对未来教育从“道”的层面剖析了教育的本质和初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于两个关键词:定力与变革。
图片
他与大家共同探讨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师生校园生活的高质量。他提出,教育需要改变,需要创新,才能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变革是活力、是求真。我们要对 “五育并举,融合发展”要有新的认识与实践,要让数字赋能教学,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反思教学方式,让教育回归本质。
局长沙龙
局长沙龙环节将论坛活动推向高潮,台上台下互动热烈,校长、家长纷纷抛出问题,由局长解答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图片
1.未来教育与学生潜能发展的关系?
刘根平局长: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靠人才、靠创新。对学校来说,尤其是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基础教育是为未来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创新教育、科技教育对学生潜能的开放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护好学生先天具有的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图片
2.教育不断发生改变,从原来传统的思维碰撞模式到现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有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该如何去配合学校的措施?
马培高主任:学校、社会、家长是共同体,教育的创新发展,首先家长也要终身学习;其次要尊重孩子,未来是孩子们的,我们不能包办代替孩子,要他们成为未来真正的主人。第三,家长和孩子是朋友、伙伴,共同来思考面对教育的未来。
刘根平局长:我认为,首先作为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傻爸爸傻妈妈;其次,家长要有自己的判断,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孩子创新成长是需要一个空间和支撑。第三,孩子成长有逆反期,也是家长最难对付的。家长要注重方法,不能硬碰硬的纠正孩子。
来江飞局长:孩子的成长,第一点要遵从他的自然性,不去做一些拔苗助长的事;第二点是家长要敢于放手,在旁边与老师一起做领航人,而不是一直牵着他的手。牵着他的手永远不会长大。
图片
3.三地在城市优质教育区域协同发力上有哪些前瞻性的思考?
马培高主任:今年三地论坛是第一届,未来空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在区域之间各取所长,互通有无,共同面对未来。
刘根平局长:三地联合起来办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用区块链的思维,打破过去学校与学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交流少的状态,通过空中连线、线上线下的形式,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
来江飞局长:三地合作,其实就是一种共同体的概念。教育一定要打破围墙,打开大门,天下教育是一家。今后我们三地合作将会更加深入,在教研、干部培养、名师培养等方面作更多的探讨。
图片
专家观点
面向未来的教育,技术是一个躲不过去的话题。如何让技术真正赋能教育创新?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作《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愿景与路径》报告。他指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愿景是构建新的教育生态,让每一位学习者能够通过技术受益,获得人生的成果、幸福和发展。技术赋能教育的创新的路径包括:赋能教育新基建、赋能业务数字化转型、赋能智能校园建设、赋能教学空间创新、赋能增加学习兴趣、赋能精准教育教学、赋能改变学习方式。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需要教育人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作用。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拥抱技术的发展,认真谋划“十四五”教育信息化蓝图。
图片
图片
深圳南山、重庆江北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高地。南山教育实现了从城市教育到现代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江北教育是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杭州滨江、深圳南山、重庆江北是三个有着相通的教育情怀和教育使命的区域,用三地论坛的方式来共议教育发展话题,形成了联络起珠三角、长三角和西南地区的“教育金三角”,交流视野更宽、视域更广。
面向未来的教育使命,依然在于育人,培育自由、全面、有个性发展的人。坚守教育的初心,呵护生命的本真,解放生命的成长,充盈生命的力量,帮助孩子成就一个更成熟,更优秀的自己将是教育永恒的方向。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