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石灰精细如面粉!如此用心修缮上海红色建筑,她为何还要“挑刺”?

图片
穿过延中绿地,青瓦灰墙的辅德里625号静卧于延安路高架边,几名工人正在打磨沿街的那排清水墙,这里是修缮中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虽然已经参与十多次二大会址修缮,但项目负责人、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吴公保依然不敢大意,几乎天天“泡”在现场把关。“我们希望重现百年前原貌,努力做到‘修旧如故’,使这座红色建筑以最佳面貌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图片
材料用上10年不会有问题
“修旧如故”四个字说易行难。最简单的问题,用什么材料来修补?单用水泥,颗粒太硬;用砖粉,颗粒太粗;用快速方便的复合材料,耐久性又不够。经过反复比较,修缮团队决定采用春光石灰加少量水泥。“经过加工后,它的硬度最接近于百年前辅德里所用的黏土砖。”吴公保说。
只是,如今市面上已经难觅正宗的春光石灰,只能靠修缮团队自己制作。首先,工人要把生石灰泡在水中熟化一段时间。之后,将熟石灰放入密度近千目的筛子内并在水中不停摇动,留在筛中的大颗粒弃之不用;捞起那些穿过细小筛孔沉入水底的石灰粉末,倒入棉布口袋后挂起来沥水。24小时后,再把已成浆状的石灰进行晾晒,晒干后形成细腻的面粉状物。这样的石灰,才能用在“二大”清水墙的修缮上。
图片
“摸起来就像水磨粉,柔、韧。”吴公保瞪大眼睛兴奋地说。但他也有点遗憾,在工业化时代,这项传统工艺几乎失传。一方面是经济成本,一吨石灰,经过一番筛选,最多只能留下半吨的春光石灰。另一方面是时间成本,复合材料拿来就能使用,而“手作石灰”要费大量人力与时间。
慢工才能出细活。“跟捏面粉是一个道理,揉一小时还是半个小时,蒸出来的馒头味道肯定不一样。”在工地现场,这位上海工匠边说边比画,并吟起古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由于这次采用非化学修复手段,吴公保很有信心地说:“这样的建筑材料,用上10年不会有问题,可能更长。”
“如果只考虑经济效益的话,肯定不用这般烦琐。”静安置业建筑装饰公司董事长沈皎冬说,我们是在修缮一座对整个民族意义非凡的红色建筑,“利用好这次机会,沉下心去做,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答卷。”
图片
图片摄影:蒋迪雯
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80后”董雅莎是吴公保唯一的女徒弟,现在是公司保护建筑事业部经理,负责本次修缮的技术指导及日常巡查。
“我们工作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董雅莎笑着说,“墙面平整度不够、嵌缝不到位、砖块修补色差过大,只要有一点达不到标准,就别想过师傅这一关。”
以纪念馆朝延安路方向的那排清水墙为例。限于技术条件,在过去修缮中,工人只是在原始黏土砖外涂上水泥或砖粉。因此,这次修缮的第一步,是为墙面一层层地“卸妆”,“把高压水枪调至低压,冲洗墙面,露出最原始的砖墙。如果冲不干净,就用人工剥离的方式,直至百年前砖块完全裸露出来。”
当然,由于百年自然风化等原因,原始砖块早已斑斑驳驳损伤严重。“合适的修补砖块是要去‘觅’的。”董雅莎说,需要花上时间找到同时期、同材质的砖块,打磨好镶嵌进去,再用调配好的春光石灰进行修补。“要尽可能接近原砖色。”她解释,看似简单的砖红色,是由绿黑黄红四种颜料按一定比例调出来的,“靠的就是师傅的经验与积累。”
图片
修复清水墙的最后一步,是打磨墙面。在现场,工人两人一组,一人打磨一人浇水,熟练配合作业。吴公保说,使用机器速度一定能快不少,但人工打磨更能掌握度与火候,尽量减少对墙面的损伤。至于合格的标准,就是墙面要像镜面,可以映出面前的人影。
“按照传统技艺制作清水墙是会呼吸的,”吴公保用手细细抚摸光滑的墙面,“它能适应上海的雨季与黄梅天,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尽最大能力恢复百年前样貌
从本世纪开始,吴公保参与了公司对二大纪念馆的历次修缮,即便如今早过退休年龄,依然投入其中。
“师傅对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面墙都了如指掌,像长在他心里一样。”董雅莎很感慨,即便到了如今施工收尾阶段,他不仅工作日在现场,周末也常去指导把关,“他不是在做一个项目,而事在做一件工艺品。”
用吴公保的话说,要尽自己最大能力恢复百年前的样貌,把缺损的补上,把遮掩的拂去,将这座伟大的历史建筑留到下一个百年。
“你带着感情去修复,和纯粹去完成一个活儿,效果就是不一样。”年轻的董雅莎若有所思,“应该就是有精气神在里面”。
图片
红色建筑代代相传,红色技艺代代相传。对于徒弟及好学者,吴公保愿意毫无保留地把传统技艺教给对方。他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只担心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只要有人愿意学,不管天南海北,我都愿意教。”
“一个好的项目,对于整个团队的成长也是次好机会。”董雅莎说,大家在专心致志去做一件事时,自己会被感动。她讲了个故事:2008年,那时她第一次跟着吴公保参与“二大”修缮。“师傅在施工现场很专注,他在一楼专心研究图纸,从二楼滴下的水泥浆落到身上,他头也不抬,毫不在意。”即便13年过去了,这个画面依然定格在董雅莎的脑海中,“结束那次修缮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图片
图片摄影:蒋迪雯
题图摄影:蒋迪雯,未标署名照片均有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