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血液一样永远在林州人民心田里涌动红旗渠:那不只是一条引水的渠

当年的修渠人 资料图片

红旗渠雪景 资料图片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高志强通讯员高晓锋

因为工作的关系,记者经常要去红旗渠。掐指算来,这些年加起来至少也有十几次,只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自始至终记者心里明白:每个奔红旗渠去的人,并非真的只想去看看这条渠,至少不全是。因为,自从红旗渠诞生的那天起,她就被伟大的建设者们赋予了高尚的品格、坚强的力量和不屈的灵魂……

并非只为一睹“人工天河”的芳容

红旗渠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不是没有理由的。

其形如龙、状如带,于悬崖绝壁间蜿蜒数十公里,与太行的山石树木化为一体,配以晨昏四时、花落花开、阴晴云雨,遂成难见的佳景,深受“驴友”宠爱不足为奇。

仲春时节,细雨如丝,林州红旗渠和青年洞两大景区里仍游人如织便是明证。

然而,绝大多数游客来此的目的,并非只为一睹“人工天河”的芳容。很显然,唯有在这里,探寻红旗渠是怎么修成的,比单纯的猎奇览胜更有意义……

数据显示,为了修好这条干渠渠长70.6公里的引水工程,当年共削了1250座山头,架了151座渡槽,凿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类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1818万立方米。

如果把这些土石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即便放到现在也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回望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林县刚刚遭遇一场大旱。

别说修渠,连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

只是,林县苦水太久了。1960年2月,杨贵领导下的林县县委决定从漳河引水,彻底改变当地靠天吃饭的状况,举世瞩目的“引漳入林”工程拉开序幕。

这就是后来的“红旗渠”……

修渠人的肖像照片贴满了一面墙

李俊生一直很忙。

作为林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自2014年以来他坚持上山下乡、走街串巷,义务为健在的修渠人拍肖像照,这个春节都没顾得上休息一天。

这些年来,他一共走访了500多名修过渠的老人、拍摄了上万张修渠人的照片。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为他提供的资料室里,修渠人的黑白肖像照片贴满了整整一面墙!

为了修建红旗渠,林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数据显示,修渠的10年时间里,共有30万人参与其中,总投工3740.2万个,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只有17岁。

就连27岁的总设计师吴祖太,也被巨石砸死在正在开凿的隧道中。

更多默默无闻的修渠人,吃的是粗粮的饼子,住的是简陋的窝棚,拿着最原始的工具,日复一日在死神的眼皮底下工作,“以现在的标准,他们都是劳模、都是英雄!”

李俊生说,当年修渠真的太苦了,苦到什么程度,现在人根本想象不到,尤其那些受伤致残的,影响的却是一生,“好多次,老人一边说一边哭,我一

边哭一边听……”

会不会像长城一样失去原有的功用?

作为红色旅游胜地,如今的红旗渠很出名。

但也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50多年后的今天,抑或更远的将来,她会不会像长城一样失去原有的功用,退化成寓以象征意义的特殊存在?

在李俊生眼里,答案是否定的,“将来我们会更依赖红旗渠”!

是,因为大环境的原因,上游的漳河近年来水量大减,以及深层钻井技术的提升,不仅部分支渠、毛渠年久失修、废弃不用,前些年红旗渠干渠也曾几度断流。

但是,得益于数十个护渠队数百护渠人的精心维护,如今的红旗渠仍源源不断将漳河水引到林州,只是大部分不再被人直接取水饮用,而是通过灌溉、存塘等方式补充到地下。

“举个简单的例子,没有红旗渠,珍珠泉就不会有水!”

在李俊生看来,政府花大力气维持红旗渠的运转绝不是在搞形象工程,更多是出于环保的目的,尤其维持地下水资源的平衡,“她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越来越强了!”

李俊生说,如今的红旗渠,已深深融入林州人民的血液里了。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大群人,为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不惜用汗水、鲜血和生命,在巍巍太行山上谱写了一曲伟大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