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揭秘系列之台湾空军军官学校:岛内家喻户晓的“雷虎小组”驻地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4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 实习生 侯晓辰/文 网络图)4月10日,台湾军方为罹难飞官罗尚桦举办告别式。而与罗尚桦同在3月22日驾驶F-5E战机失事的上尉飞官潘颖谆,至今尚未寻获。

罗尚桦与潘颖谆,都毕业于台湾空军军官学校。这所位于高雄市冈山区的学校,被称为台湾飞行员及空军管理人才的“摇篮”,也是岛内家喻户晓的“雷虎小组”驻地。今天,“台军揭秘系列”栏目就来详细介绍这所学校。

台湾空军人才“摇篮”

多位校长升任“防长”

追溯台湾空军军官学校的历史,最早源自于国民党当局1928年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创立的航空队。

几经改组与扩编,该航空队于1932年9月1日正式变身为“中央航空学校”,设址杭州笕桥,蒋介石兼任校长,每年9月1日也就成为台湾空军军官学校校庆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航空学校”迁至云南昆明,1938年7月改为“空军军官学校”,抗战胜利后迁回笕桥。1949年迁往台湾后,在高雄冈山复校。

“空军军官学校”最初只是蒋介石部队空军训练学校,直到1960年9月,这所学校才改制为四年制大学教育,之后开始招收高中毕业,设有专门的飞行专业军官班。

学员在冈山校园完成T-34、AT-3等型教练机的训练之后,必须再到台东志航基地接受空军第7飞行训练联队(7联队)F-5型机的飞行训练,合格之后才被允许驾驶F-16、幻影2000和IDF(经国号)等三大主力战机。

正因为如此,台湾空军军官学校一直在岛内被称为台军飞行员及空军管理人才的“摇篮”。唐飞、陈肇敏、严明等3位台当局前“国防部长”,以及台军前“参谋副总长”夏瀛洲、前空军司令彭胜竹、前空军副司令李天翼,都曾担任过该校校长。

装备近百架教练机

服役时间均超35年

在装备方面,台湾空军军官学校共有T-34C初级/中级教练机和AT-3高级教练机近百架。

根据规定,学生通过85个T-34C基础训练飞行课目后,才能升到高级组;高级组中的战斗组以AT-3高级教练机继续施训,运输组则借调松指部专机队的B- 1900C行政专机施训。

T-34C和AT-3这两款机型服役时间均超过35年,因此也被戏称为“高龄机”或“老爷机”。

T-34C教练机1985年5月起正式服役,当时总共有44架,以取代T-CH-1“中兴号”教练机。根据台湾空军司令部今年3月初最新评估,在空军官校供学员学习飞行的T-34C初级/中级教练机,目前还有34架,每一架飞行时数都超过一万小时,但仍未到达可使用飞行时数上限1万6千小时,因此估算T-34C可继续服役10年到15年,要到2029年才会开始规划汰换案。据台媒报道,台湾军方拟初步投入30亿元预算,对未来初教机进行规划与设计,并由汉翔公司担任主合约商,比照最新款的“勇鹰号”高级教练机进行研发。

AT-3高级教练机属于一款轻攻击机,1984年开始拨付给台湾空军官校使用。该款机型设计使用寿命仅有15年,2002年实施延寿计划后超期服役。由于台湾防务预算捉襟见肘,因此新型“勇鹰”高级教练机研制速度缓慢,如今这60多架AT-3飞机都已超过最大使用年限。机型老旧,也成为台军教练机近年来频繁出事的重要原因。

不过,台军前不久传出最新消息,由台湾汉翔公司自行研制的“勇鹰”高级教练机明年3月起量产,2026年66架新型高教机将全数拨交给台湾空军,以取代AT-3高教机和F-5训练机。

1991年开始招收女学生

首批三代机女飞行员受关注

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空军军官学校只招收男飞行员,直到1991年5月8日才打破这个男性专属的行业“惯例”,开始招收女学员。

当时该校“女性专科军官班”首批招收了30位女学员,对象是19岁至24岁专科以上毕业未婚女性,新生训练1年9个月,以少尉军阶服役4年。

经过各种训练与淘汰,最终,孙慧君不仅成为全台湾第一位女飞行员,更以第一名毕业的成绩,成了台湾空军官校第一位女区队长。

▲首批三代机女飞行员

不过,台湾空军官校毕业的女性飞行员,可驾机种往往局限在教练机、预警机、运输机等勤务机种上。在2017年之前,台空军历史上只有4名完成战斗机训练课程的女飞行员。其中,第一位陈君宜和第三位谢芸梃都在校任职,驾驶AT-3型教练机;第二位黄欣欣早就退伍;只有第四位高慈妤在台东志航基地737联队46中队驾驶F-5E/F战机,但这只是二代机,对飞行员要求较低。

2017年3月29日,台湾空军公开首批第三代战斗机女飞行员时,立刻引起舆论关注。这些女飞行员被允许驾驶IDF(经国号)、F-16和幻影2000等三大主力战机,执行战备任务。

至于女性学员人数在该校的比例,从最初8%已升至目前13%-15%左右。以2018年度为例,台湾空军官校当年总共招收飞行生为190人,女性学员达到29人。

“雷虎”特技小组

曾号称“远东第一”

台湾空军军官学校也是台军著名的“雷虎小组”驻地。

在台湾,“雷虎小组”可谓家喻户晓,几乎所有的重要庆典与军方开放活动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雷虎小组”1953年4月在台南空军基地成立,最早是由一批战斗机飞行员自发组成,效仿的是美国空军“雷鸟”飞行特技小组。1956年正式命名为“空军雷虎特技小组”。“雷虎小组”当时是远东地区第一支特技飞行小组,因此台军吹嘘其飞行技术属“远东第一”。

从1988年采用台湾自制的AT-3教练机作为表演机种以来,“雷虎小组”总计发展出20多项空中特技飞行项目,包括“四机跟踪换菱形斤斗”、“六机炸弹开花+单机垂直钻升”、“七机菱形小转弯”、“三机尾随滚转”等等。这些特技表演,具有很高观赏性,但也极具高危性。以“三机尾随滚转”项目为例,这个动作目前国际上一般仅由两机配合,“雷虎小组”在2010年首创三机表演,飞行方式是由3架飞机分别编为4、5、6号机飞行,其中5号机维持直线飞行,4号、6号机则以5号飞机为圆心,必须在9秒内完成720度的滚转飞行,任何一架飞行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发生意外。

“雷虎小组”属于临时任务编组形式,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参与飞行员来自空军官校四个不同单位的教官。“雷虎小组”有一个特殊选拔机制,非常注重组员间的协调性与默契感——在自己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必须绝对信赖同伴可以维持同样的距离、速度与高度。

凭实而论,“雷虎小组”的成员都是台湾空军的精英飞行员,确实具有高超飞行技术和丰富飞行经验。成立60多年来共完成160多场表演任务,换了5种机型,共造成7人罹难。在换飞AT-3教练机33年来,“雷虎小组”仅在1997年和2014年发生过飞行员遇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