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金融活水 深耕“三农”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掌上济宁讯(记者 梁汝腾)4月10日上午,全市市委农村工作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召开,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在破解三农融资难题、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方面作了典型发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以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为农民增信、为银行分险、为乡村振兴赋能,通过构建乡村场景金融,全力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浇灌“三农”。2020年完成新增担保贷款3820户,22.36亿元,累保达到5349户,29.53亿元,居全省第二位。
坚持政策性定位
创新农政银担合作机制
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推动14个县市区出台《关于全面开展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意见》,成立财政金融协同支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担办事处,与辖区内34家银行业机构开展了实质性业务合作,按照“信任、协同、责任、担当”的原则,明确各自责任,实行错位管理,协同开展业务。通过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四方利益联结、客户资源整合,农政银担建立起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新型合作机制。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累计完成担保贷款7549户、43.86亿元,其中农行放款14.97亿元,占34.13%;邮储行放款13.21亿元,占30.12%;农商行放款12.97亿元,占29.57%;其他银行放款2.66亿元,占6.06%。今年一季度兑现省财政贴息1145.06万元,实现了农民得实惠、银行放心贷、政策能落地。
坚持市场化运作
降低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将农担政策、产品方案、目标客户名单向所有银行和全社会公开,通过签署《银担互信协议》,引导合作银行执行优惠利率,让利于农;按照自主自愿原则,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产生“鲶鱼效应”,形成金融机构竞争支农的良好局面;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贷款项目给予最高3.175%的贴息,市财政对担保费予以全额补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大幅度降低。经测算,农担项目平均贷款成本为2.1%,比如农行发放的贷款,执行4.35%的基准利率,100万元贷款年利息为4.35万元,省财政贴息后,贷款户仅负担1.175万元的利息。
坚持场景化批量化产品化
持续增加金融有效供给
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主动融入农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等农业经营场景,以“看人看事看发展”为信用定性定量,先后开发出梁山县肉牛养殖产业集群、金乡大蒜及蒜制品优势产业集群、辣椒产业集群、鱼台县稻谷加工产业集群、毛木耳种植产业集群、小龙虾养殖产业集群、邹城食用菌产业集群、汶上粮食种植产业集群、任城葡萄种植产业集群、泗水地瓜产业集群、微山县湖产品养殖特色产业集群等39个产业集群服务方案,菱花集团产业链等2个产业链项目服务方案。覆盖全市农业绝大多数行业,形成金融机构竞争支农的良好局面,让农业经营主体在自身价值认定上有了话语权,也让金融机构愿意贷、争着贷。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增担保贷款1951户、12.14亿元。具体业务中,着力支持粮食生产,“农耕贷”新增担保141户、5484万元;着力支持生猪稳产保供,“生猪养殖贷”新增担保83户、5317万元;着力支持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强村贷”新增担保21户、937万元;着力支持妇女就业创业,“巾帼贷”新增担保172户、2.4亿元。
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感恩惠农、心正为农”,进一步加大农担政策宣传力度,强化数字化精准服务,以服务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创新工作模式,优化原有产品、产业链、产业集群方案,年内再开发 5个优势产业集群、 10个产业链担保服务方案,力争全年完成新增担保贷款50亿元,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