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外交部推介的马口陶是有代表性的湖北礼物

长江日报4月12日讯 4月12日下午,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有着悠久历史的湖北马口陶在茶展品区亮相。现场循环播放的宣传片,吸引不少外宾驻足观看,画面中陶艺人通过选泥、淘洗、练泥、拉坯、利坯、剔花、素烧、上釉、满窑、烧窑等数道流程,再现马口陶的传统工艺流程。
图片
现场讲解员介绍,看似不起眼的黄龙湖马口陶,其实大有来头。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图片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武汉博物馆馆长王瑞华12日晚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明代以来,产自湖北汉川的马口窑在湖北民间传播甚广,既有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和文化传承,深受老百姓喜爱,其纹饰飘逸,山水、戏曲人物、诗词图案均有,画面生动活泼。马口窑后来销到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图片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据介绍,马口陶器采用湖北汉川当地特有的红黏土,土质细腻密实,红黏土的土层很薄,地底下一米处便可挖取,资源十分丰富。马口窑烧出的陶器敲击铿锵有声,耐腐蚀,防渗漏。马口陶器一般是坛、壶、钵、罐、缸、盆、烘炉等民间器皿,属民间陶瓷。马口老陶艺人擅长信手挥刀,在坛面上飞快刮刻出花卉人物,刀法老练、简洁大气、虚实相生,意到刀不到,代表作有《八仙坛》《十八学士坛》《空雕双层龙坛》《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天仙配》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历史文学题材。
图片
图片
以手工拉坯成型,着以鳝鱼黄釉色,在器物表面剔花形成楚地传统代表凤纹装饰图案。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武汉长庭陶瓷博物馆馆长余长庭告诉记者,马口陶具有浓郁的湖北地域特色,它取材自江汉平原红黏土,颜色为黄色,他称之为“谷”黄,有丰收之意。马口陶纹饰时代特征鲜明,如清代马口陶图案有唐诗宋词,有赞颂农耕,追求科考主题的,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有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主题的,因而马口陶有研究乡土民俗的重要历史研究价值。汉川县志记载马口窑自明代隆庆年间产生,至今历经400多年窑火不熄,其工艺仍在传承。
如今的汉川马口老街仍有清末时期的陶器坊旧址。马口陶如今的生产工艺与当初已有着天壤之别,先进的工艺和技术给马口窑带来了新的辉煌。马口“八仙坛”曾被选为高校陶艺系教材;烧制的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情节的泡菜坛子,在国际博览会上拿过金奖;2009年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孝感》节目马口窑坛精品被专家评选为地方国宝。2008年马口窑古窑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
【编辑: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