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58岁了,这棵焦裕禄亲手植下的树见证了兰考的巨变!

安樾 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在河南省兰考县,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泡桐树。58岁的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焦桐”。

这是焦裕禄亲手植下的泡桐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是满目苍翠,春风拂过,桐花满城飘香。

焦桐。图片来源:冯大鹏 摄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焦桐蓬勃生长在兰考大地上,正如焦裕禄始终扎根于百姓心中。

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焦桐。

焦裕禄。图片来源:新华社发

当时的兰考,风沙肆虐,沙子一起就打死一片庄稼,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据兰考县志记载,自1644年至新中国成立的305年间,兰考发生涝灾90多次;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兰考被风沙掩埋的村庄就有63个。1949年,全县粮食亩产仅38.5公斤。

1963年初春,刚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几个月的焦裕禄,便向在兰考插队的几个上海知青请教,确定了种植泡桐抗风沙的科学思路。因为泡桐耐盐碱,沙窝子里能扎根,根深叶茂,能够有效挡风压沙。满地的泡桐,成为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水沙碱“三害”的金钥匙。

当年风沙肆虐的兰考,如今已是泡桐的林海。冯大鹏摄

“他很高兴地说,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了,十年后会变成一片林海。”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干事的刘俊生说。

在风沙最大的胡集大队,50亩生态林迅速栽起来了。路边还扔了一棵树苗,大家都没在意。通常泡桐苗的长度约3米,这棵苗只有2米,短了一大截。焦裕禄把树苗捡起来,刨个坑种上了。“他说这棵苗个子低,但是根好,如果长起来了,比其他树长得还快,扔了可惜。”焦桐的守护者魏善民说,就是这棵小苗,如今长成了26.4米高的焦桐。

风沙无言,泡桐有声。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泡桐;半个世纪后,兰考泡桐成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长在黄河故道沙土中的泡桐,纹路清晰,声学品质和共振性能好,板材音质奇佳,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代胜民说,他的父亲代士永被称为兰考民族乐器“第一人”,而他又把兰考的泡桐做成的乐器推向全世界。

泡桐加工成的各种乐器畅销全球。冯大鹏摄

代胜民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兰考出现了一批木匠,他们把泡桐做成烧火做饭用的风箱、电线闸刀的闸盒,带到城市去销售。一次在上海,代士永卖的风箱偶然间被上海民族乐器厂专家发现,风箱拉动的声音清脆悦耳。他们将风箱拆下做成音板,乐曲悠扬轻柔,从此泡桐在民乐加工行业一炮走红。

“当时一块长1.7米、宽0.3米的板材才卖三四元,可做成乐器能卖到四五百元。”代士永说。

泡桐加工成的各种乐器畅销全球。冯大鹏摄

昔日固沙苗,今朝致富经。20世纪90年代起,兰考徐场村村民纷纷学做乐器、开乐坊。“徐场村有80多户从事古琴、琵琶等民族乐器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徐场村村干部徐顺海介绍说。

泡桐加工成的各种乐器畅销全球。冯大鹏摄

目前,徐场村共有乐器厂50多家,从业人员600余人,可生产20多种民族乐器,产值超过1.2亿元,全村人均增收5000元,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乐器村”。2020年,兰考全县依托泡桐产业,年产乐器75万台(把),音板、配件500万套,乐器年产值达22亿元。

焦桐更在精神上带来了绵延不绝的财富。50多年过去,焦桐早已成为兰考的地标。它宛若一座丰碑,无声地激励和鞭策着兰考人,更将焦裕禄鞠躬尽瘁、服务人民的精神播广传远。

春风拂面,又是一年桐花开。一座以焦裕禄命名的干部培训学院拔地而起,焦桐树下变成了小小的广场,每年,大批参观者、学习者在焦桐树下聆听焦裕禄的故事。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成为焦裕禄精神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最深厚的印记。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宇

审核:岳靓

终审:何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