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殷墟学考古”

在安阳殷墟的一处考古工地上,考古志愿者们听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申文喜讲述操作要点(4月8日摄)。

2020年11月,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开启“公众考古模式”,面向全国发布考古志愿者招募“英雄帖”。各地考古爱好者纷纷“揭榜”,按批次来到殷墟遗址学习体验。

考古志愿者李盼盼(左)和陈超(右)走在安阳殷墟的一处考古工地上(4月8日摄)。

从田野考古常识培训,到现场观察地层堆积,通过土质、土色的差异来判断遗迹的关系,辨认陶器器型,收集出土文物小件……志愿者们对于真正的考古有了新的认识。来自上海的自由职业者陈超说:“来之前没想到,考古不是探险、挖宝,没有想象中的惊险刺激,需要极强的专业和耐心。”

考古志愿者马靖宇(下)和同伴一起测量并绘制探方壁剖面图(4月9日摄)。

负责志愿者培训的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申文喜介绍:“大众平时很难接触到真正的考古,就会觉得很神秘,志愿者活动让考古走出了‘象牙塔’。”除了带队培训,申文喜还负责工地18个探方的日常考古工作,近来少有休息时间,但这并不影响他给大家上课的热情。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申文喜教考古志愿者测量灰坑(4月8日摄)。

据了解,安阳考古志愿者活动后续将常态化开展,内容也会逐步丰富,比如参与陶器拼接修复,让志愿者们在殷墟这本“大地书”上,研读殷商历史,让公众爱上考古、爱护文物。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申文喜教考古志愿者们分辨陶器器型(4月8日摄)。

考古志愿者们在观察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清理墓葬(4月8日摄)。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申文喜(右二)在为考古志愿者们讲解所在工地发现的一座唐墓(4月8日摄)。

考古志愿者陈超按照考古工作人员的讲解为一座龙山文化灰坑出土的陶器残片分类(4月8日摄)。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申文喜(上)在一座唐墓旁教考古志愿者们刮平面(4月8日摄)。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给考古志愿者们展示并讲解所在工地出土的一件商代残陶豆(4月8日摄)。

记者:张浩然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