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推行“天眼”行动 让破坏基本农田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4月13日,衡阳市耕地保护现场会在衡东县大浦镇召开。

大浦镇堰桥村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牌。

《大浦镇堰桥村耕地保护村规民约》公示。

红网时刻衡阳4月13日讯(记者 蒋楠 通讯员 刘蔚 朱弘)4月13日,衡阳市耕地保护现场会在衡东县大浦镇召开,自然资源“天眼”实时动态监测系统首次公开演示,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天眼”行动,加强村民自治,落实网格化监管,均是衡阳耕地保护监管方式的创新。

据悉,为严格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督察领导小组于3月30日印发《关于切实保护耕地,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天眼”行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与铁塔公司合作,开发自然资源智慧监管系统,在4G和5G通信基站铁塔上,安装高清视频探头。

同时,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电子围栏,标注监管责任人,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自动启动报警机制,同步推送到监管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目前,“天眼”系统正以衡东县为示范点,向全市推广。

当天,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大浦镇堰桥村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安全生产示范区农田耕种情况,永久基本农田标志牌、界桩,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牌。

记者发现,由堰桥村村民大会共同讨论制定的《大浦镇堰桥村耕地保护村规民约》中写到,耕地市全村人的“饭碗”,是全村村民的“命根子”,体现了该地党委政府及百姓对耕地保护的重视。

据悉,衡东县232个行政村分别向乡镇人民政府,各村民小组向村委会递交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户,全县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到2020年末,全县耕地面积达68.1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8.51万亩。

“耕地保护的责任一定要层层压实到县市区、乡镇、村组一级,要常态化、制度化。”衡阳市副市长何恩广在现场会上提出,根据全市资源禀赋,各县市区要实行“三集中三结合两平衡”落实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三集中”即集中领导、集中办公、集中财力;“三结合”即结合冬修水利、结合“三难地”造林、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平衡”即耕地占补平衡、林地占补平衡。)确保全市现有耕地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违法耕地一亩不让。

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处长李元卓认为,衡阳在耕地保护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群众路线,注重创新探索,未来,要继续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视,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学习耕地保护方面的最新政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