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中的唐代烽燧遗址 活化一千多年前戍边生活场景

4月13日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入围终评20个项目的

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

虽然未能最终当选

但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已获得广泛认可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从2019年至今

这座唐代烽燧遗址先后

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央视“2020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0中国考古新发现”等

一座古丝绸之路上

唐代烽燧遗址的考古发掘

缘何备受瞩目?

记者采访了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

考古项目负责人胡兴军

珍贵遗物惊天下

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位于尉犁县境内的荒漠地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烽燧。

胡兴军介绍:“出土的文书和木简中可见‘天宝’‘开元’等唐代年号,根据地层堆积、出土遗物、结合碳十四数据和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已明确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始筑年代为唐代。”

2019年9月开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座烽燧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被列入2019年度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成果。202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继续对这座烽燧进行了发掘。

烽燧出图的唐代军事文书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累计清理发掘出土各类遗物1368件(组),其中包括文书(纸文书、木简、帛书、刻辞等)861件。遗址中出土的这批纸文书、木简是近年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

这些穿越千年的文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军事文书数量最多,许多内容尚为国内首次发现,蕴含极高的史料价值。

带墨书的绢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其中,木简为我们研究唐代军事‘计会交牌’‘平安火’制度提供了实物标本。‘楼兰路’‘麻泽贼路’等军事防御线路的出现,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焉耆镇下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又为我们研究唐代交通提供了新的参考。”胡兴军说。

实证唐代对西域的管辖

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修筑于一个9米多高的大型红柳沙堆上,是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一处军事设施遗址。

出土文书显示,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下属的军事设施,在唐代被称为“沙堆烽”,同时也是一处游弈所治所。“‘烽’和‘铺’都是唐代最基层的军事设施,游弈所是烽和铺的上级管理机构。”胡兴军解释。

烽燧出土的铠甲残片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唐代在龟兹、焉耆(后以碎叶镇取代)、于阗、疏勒设置军镇,史称“安西四镇”。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属于焉耆镇东境军事防线——“楼兰路”上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唐代在楼兰路沿途设置了许多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军事机构。在孔雀河北岸,密布着由11座烽燧组成的唐代烽燧群,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只是其中一座。这些烽燧相距不远,烽烽相望,足见唐代西域边防体系的严密。

出土的纸文书、木简详细记录了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有关的军镇、守捉、烽铺馆驿等各级军事设施名称,显示了唐代边塞传递军情和政令的方式。胡兴军说:“考古发掘对了解大唐西域军镇镇防体系、唐代军事制度、边塞军事生活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唐王朝对西域实施有效管辖治理的有力实证。”

活化了唐代边塞生活

从田野考古现场回到实验室,面对着大量唐代纸文书和木简,胡兴军既兴奋又感慨:“把这些文书残片拼凑起来,一点点释读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和1200多年的戍边将士对话。”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考古发掘,让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一千多年前唐代边塞生活的场景。遥远的历史变得生动而丰满起来。

沙洲、河州、雍州、岐州、豳(bīn)州……这些信札中反复出现的地名说明:戍边将士大都来自中原地区。一封家书往往要经数月才可到亲人面前,真正是“家书抵万金”。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这是出土的一位戍卒写给家人信件的开头。无论春夏秋冬,这些家书的开头,一定是问候家人的身体可安好?看似寒暄,却是殷殷牵挂。

考古工作者对出土的植物浮选后,发现了34种不同的植物。其中粮食作物有水稻、青稞、大麦、小麦、粟、黍,园艺作物有桃、杏、枣、核桃、沙枣、西梅、亚麻、葱、葫芦等。

烽燧出土的植物种子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唐朝在西域实行大规模囤田,每座烽燧周围都开垦有几亩耕地,将士们需要一边戍守,一边种地,出土遗物中就有镰刀把子。

胡兴军介绍,烽燧中的戍卒很辛苦,一烽6人,除了按时放烽,还要种地、备薪草(点烽火用的草)、巡逻放哨。

烽燧遗址中还出土了不少动物骨头,有马鹿、野猪、黄羊、马、牛、羊、驴、骆驼、天鹅、白鹭、鱼等,多属野生动物。有趣的是,还出土了一个红柳枝编成的圆形兽夹,出土时上面还夹着一根羊腿骨。胡兴军分析,当时的粮食产量较低,转运困难,没法完全满足需求,将士们不得不经常捕鱼、打猎,抓些野味,改善生活。

戍边战士穿的麻鞋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在出土的文书中还可看到,一些戍卒还把“酱菜”“干菜叶”作为礼品送给上级,可见唐代边塞物质生活的艰苦。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对于为国戍边的将士来说,万里之外的爹娘妻儿永远是心中挥之不去的思念。烽燧遗址还出土了《韩朋赋》《游仙窟》《孝经》等手抄本,都是从中原带来的,这些唐代风行一时的通俗文学作品,也是将士们的想家时的“心灵鸡汤”。

《韩朋赋》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一座唐代烽燧遗址揭开了沉埋1200多年的边塞生活秘密,增强了历史信度,活化了历史场景,自然引起了从学者到大众的热切关注。

胡兴军说:“目前烽燧的田野考古仍在进行,烽燧遗址的考古成果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这里将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

记者 张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