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风靡千年的上巳节为何消失了?

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曾子曾描述了一场特殊的春游沐浴,这一天就是上巳节,又叫“情人节”“女儿节”。
这个节日诞生于先秦,兴盛于汉代,繁盛于唐朝,曾在长达800年的时间里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庆祝。那么古人在这样的日子中庆祝或纪念什么呢?
祓禊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上巳”二字由干支纪年法而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叫做上巳。
“上巳”最初是“禊礼”,据《周礼·春官·女巫》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后汉书·礼仪上》也有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图片
图片
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祀典·禊》中对上巳节的由来、意义作过阐述,大意是:这种习俗活动远在殷周时就已形成,朝廷还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
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摇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见见阳光,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除致病因素的仪式,又祈求福祉降临。
用兰草洗涤身体、去除灾气,也是辞旧迎新的节奏。两汉时祓禊甚至成为国家大典,《西京杂记》:“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两汉皇室祓禊分别在灞水和洛水进行。但到晋代,祓禊被简化为洗手脚了,同时还有了新的风俗曲水流觞。
春游交友
上巳节在古代的第二大核心内容,就是男女交友。
诗经中这首《溱洧》,就描述了春天冰冸消融,男女秉持兰草去河边洗濯,然后相互打闹戏谑,并赠之以芍药作为定情之物的情景。
图片
在汉代,男女于上巳节河边相会游玩,已经成为了广泛的民俗习惯。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要比照西方的情人节,我国古代的上巳节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中国式情人节。
正是在这前两条内容的核心基础上,在唐代上巳节才加上了春游踏青、临水宴饮的内容。
曲水流觞
《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魏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越来越浓,世家大族与文人集社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们而言,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上巳节成了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们集会的日子。
图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在这个时期,上巳节的习俗变成了曲水流觞: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停在谁面前便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作不出来诗的,便罚酒三杯。魏明帝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东晋海西公也在建康钟山立流杯曲水。
图片
当时王羲之与谢安、王彬等42位名士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祓禊集会,并且将聚会的诗词汇为《兰亭集》,王羲之与孙绰分别作序,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此诞生。
临水宴饮
到了唐朝,上巳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在官府的推动下,上巳节从原来局限于文人雅士阶层的狭窄的春游活动,变成了全民性质的狂欢活动。当时的皇帝经常在上巳节这一天组织政府行为的郊游和饮宴,因为地址通常选在长安附近的曲江池皇家园林一带,因此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曲江宴”的源头。
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卷二》中写道:“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说的正是彼时上巳当日,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的景象。
有了皇帝带头游玩,上巳节的娱乐活动内容更加多了:踏青、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射箭、彩舟竞渡等等活动,都被纳入到了上巳节的民俗节庆中来了。原本一个宗教意味很重的节日,在唐朝变成了全民狂欢的娱乐性节日。
图片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
看起来上巳节已经全民普及了,但上巳节消亡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上巳节的重点活动是一祭祀、二交友,唐朝的全民娱乐,让第一个活动消失,而到了宋代,则是让第二个活动的基础彻底动摇。
宋朝后期,由于理学的盛行,男女大防,因此除了上元节(元宵节)等几个少数节日外,男女出游受到了约束,官方不再鼓励举办类似仪式,三月上巳节逐渐衰微,但是一些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只不过不再是大规模的全国性的习俗了。
清朝的统治者们虽然对汉文化很是倾慕,但是除了对少数极大传统节日外,管制极严,反而是边远区域得以保留汉文化习俗。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积极吸取并与自己的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比如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土族在三月三传统节日鸡蛋会,他们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图片
还有一个让上巳节消失的原因,就是过节需要时间、精力、财力。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个节日相隔非常近,可清明节始终保持着祭祀这个功能,而上巳节已经丢掉了祭祀的传统,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就把时间和精力给那个最不能忽略的节日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从这些传承至今的世俗民风节日里,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图片
同时,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深厚的含义。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新年祭祖);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除夕的故事);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屈原),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才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虽然上巳节最重要的宗教意味已经不在,但是这项传统节日活动仍旧散发着魅力:
很多小学会举办上巳活动,学生们穿着古朴典雅的汉服、围绕盛有清水的陶盆翩翩起舞,展示女儿节的传统仪式,让学生们通过这个仪式来学习传统文化;很多大学校园里,很多年轻人会在三月三这天,身着汉服等传统服饰,在临水之地用柳枝沾水拍打身体以行袱除,来辞旧迎新,或是趁着春和景明,相约去迎春游玩;江南地区会有大批书法家汇集于兰亭,参加流觞曲水书法雅集活动,进行切磋交流等等。
图片
《兰亭集序》还有这样一句话: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所在的东晋风雨飘摇,只是那一年的上巳节日子安稳,值得“一乐”。
来源:安丘鸿雅传媒
原标题:三月三上巳节|风靡千年的上巳节为何消失了
你若喜欢,可点在看分享行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