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修炼扮靓潮州 打造舒适宜居城市

4月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行走在潮州的街头,却处处涌动着暖意——荒废地变身休闲地,群众踩着欢快的节奏跳广场舞;交警、司机、行人共同守住路上的文明;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活跃在大街小巷,一个个卫生死角持续改善……

润物无声的文明情怀,正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每个细节。

城市营商环境,是根据一座城市的软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商务成本环境等六项大指标以及61个细分指标等组成。其中,文明是推动城市营商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前,各城市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简单地指经济实力、自然资源,更是指发展环境、城市功能等软实力。社会是否文明,管理是否有序,服务是否高效,环境是否宜人,在城市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南方日报记者 郑淼鑫

党建引领

党员干部带头啃“硬骨头”

党建引领营商环境建设。各级各单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满足企业所需,营商环境可逐步优化。党建工作做得好,队伍执行力也更强。

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还需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潮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指出,将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今年以来,潮州先后高规格召开“创卫”和“交通安全整治年”全市动员会,提出要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举全市之力,打赢治理“脏乱差”、提升城市面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期盼的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决心不小,困难也不少:基础建设欠账多、市容环境需整治、治理体系不完善、文明素质待提升。潮州创文创卫、交通安全整治,碰的都是“硬骨头”。

啃“硬骨头”须下硬功夫,更要用好党建这个强劲引擎。为此,潮州把创文创卫及交通安全整治等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在全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动广大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到基层一线开展卫生清理、交通引导、政策宣传等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无论是创文创卫,还是交通安全整治,考验的都是潮州各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向心力。

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近段时间以来,潮州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纷纷活跃在一线,深入基层听民意越来越成为一种自觉。沉到基层后,很多领导干部奔着问题做工作,穿上马甲、抄起扫帚,主动带领干部群众参与到创文创卫和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中来。

交通安全是营商环境的底线,在整治交通乱象方面,潮州打破行政管理条块分割,形成由公安、交通、城管、纪委监委等部门协同负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各级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督导检查、查纠违法。

交通乱象整治效果如何?数据显示,3月8日至14日,潮州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6924宗;15日至21日,查处4239宗;22日至28日,查处3530宗。通过这一组数字不难看到,随着整治行动的不断深入,各类交通违法数量正在递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广大市民参与文明交通的意识逐步提高,交通违法行为逐渐减少。

接下来,潮州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重大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任务推进落实、考核评价等工作。着眼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主要短板,及时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配套政策。同时,定期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市委巡察和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内容,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严格结果运用,对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严肃查处。

修炼“内功”

激发内生动力

清扫落叶、捡烟蒂、清理花圃卫生死角……近日,潮州市人民广场随处可见“蓝马甲”忙碌的身影。潮州市创卫办联合市城综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改善营商环境,潮州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需要全民参与。令人欣喜的是,潮州有不少市民已经参与其中,活跃在各个角落。

4月7日是第72个世界卫生日。潮州市众乐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志愿者到潮安区人民公园及南干二渠周边道路、河湖段开展河湖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戴上口罩、手套,拿起垃圾夹、垃圾袋,分成多组开展活动,清理沿河边垃圾杂物,对公园内外公共垃圾桶、公厕、草丛内、室内开放区域进行药物喷杀灭蚊消毒。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清明节期间,志愿者助力墓区交通忙而有序;周末,志愿者在滨江长廊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在韩江北堤,志愿者又化身环保使者,清理城市死角的垃圾……

走在潮州市湘桥区社光村的主干道上,宽敞平坦的道路沿途随处可见垃圾收纳箱。转身进入乡村小巷,眼前是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不少门庭还有鲜花点缀,清新雅致。

为了更好地发动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社光村委为每户家庭门前屋后的卫生打扫定下了三个具体要求:扫干净、摆整齐、种漂亮,并将这些要求写在承诺书中。为此,社光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参会的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签署承诺书。与此同时,党员干部还组成环境卫生整治小组、志愿队,在全村进行“地毯式”的卫生检查。

“志愿者用了大概6天的时间走遍全村每家每户,看到门前卫生做得不好的家庭不仅进行劝说教导,还帮忙清理干净。同时他们还把承诺书送到每户家庭,号召大家一起每天打扫门前屋后。”社光村党总支书记陈金中说,经过志愿者们连日来的走访检查,社光村的环境卫生已大有改观。社光村的变化只是潮州的一个缩影。

评选十大最差道路、评选十条最臭水沟、曝光“最脏门店”……近段时间以来,潮州市掀起“创卫”热潮,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对创卫顽疾穷追猛打,严抓其冒头之势。“督查通报不是目的,通报过后各区能标本兼治,落实整改措施才是心之所向。”潮州市创卫办相关负责人说,公布一批最差系列榜单,为的是以考核、督查等方式,持续发力倒逼城市创卫工作。

暗访通报过后,也收获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例如,潮安彩塘镇宏四村牛角港水体表面原本大量繁衍的水植、岸坡积压的垃圾杂草得到全面清理;饶平县黄冈镇西门市场原本存在占道经营情况,排水设施落后,现在已对排水系统升级改造,总体卫生秩序有提升;湘桥区凤新街道榕华园,从公共区域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废旧摩托车堆积,垃圾桶破损的状况转变为整洁与规范;枫溪区如意市场也由此前的乱停车规划为有序停车,给来往车辆的安全通畅带来保障。

接下来,潮州将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市民素质,在各行业选树一批“最美系列”人物品牌。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形象。

改头换面

城乡“颜值”不断刷新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形象,与城市营商环境息息相关,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助推器”。

近段时间来,潮州全市持续加大力度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从细微处入手深入开展创文创卫工作,城乡“颜值”不断刷新,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也随之攀升。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饶平县新力路口小景观处都会响起悠扬的歌声,来自周边地区的群众开始汇聚,踩着欢快的节奏跳起广场舞。“这里原先是垃圾收集点,改造成小公园不仅环境变好了,居民休闲运动也有地方去了。”何女士说,以前根本不敢靠近,如今每晚她都会约上姐妹来这里跳舞。

自吹响创卫“集结号”以来,饶平县集中力量打好城市管理攻坚战,立足当地风貌和特色,用“绣花”功夫加强县城精细化管理。以“见空建园”“见空造景”“见缝插绿”等方式对卫生死角、环境短板精雕细琢,不断提升县城“颜值”,让人民群众在微观、点滴变化中感受到创卫带来的环境品位、城市形象提升。

农贸市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4月10日,已经26岁的枫春市场遇上了它的重要转折,当日,潮州市湘桥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到枫春市场及周边区域开展创文创卫综合整治及宣传发动志愿行动。

“枫春市场成了痛点。一直以来,枫春市场及周边的乱象,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庄财盛如是说。

抓住重点难点来突破。湘桥区近期以创卫为抓手,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重点突破”的理念,集中力量逐个攻克难题。

“处理好市场内人、车、摊三者之间的关系,枫春市场和周边就能管理得更好。”湘桥区委书记庄湃澍介绍,重点包括规划好停车位,实现人车分流,清理占道经营,实施“门前三包”,指导市场管理方建立长效机制等。

事实上,近段时间,当地通过“加减法”整治枫春市场乱象,如加装监控、加装护栏,加装智慧停车位等,减去一些杂物、障碍,努力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文明的农贸市场。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枫春市场内,主通道相较以往变得宽敞,各摊位经营范围不超出黄线,环境变得相对干净整洁,停车乱象减少。市场后路的占道经营不见踪影,全面还路于民。在市场周边,100余处违章建筑及70余处步道私设斜坡被清除。

对比“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殷切期盼,对表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高标准严要求,对照潮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向往更高期待,潮州城市人居环境和文明水平还有不少短板。

潮州提出,接下来将进一步营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强化城市功能配套。持续在基础设施完善、环境质量改善、镇域环境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丰富城市功能设施,满足市民和外来投资者消费需求。加快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打通资源要素高效流通渠道。加大交通安全整治,优化道路交通秩序。梳理城市空间的山水、文化、形态、肌理,打造城市整体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