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夯实生态家底 做足绿色文章

在“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普洱市各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是第一政绩,要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污染、低效益的GDP,在发展路径上,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宝山”一起建、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一起收,绿色发展步伐加快,成效显著。

资料图

普洱肉牛产业稳步发展

近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拉嘎村南岭村民小组举行肉牛养殖分红大会。分红现场,村民们一起分享着肉牛养殖分红的喜悦。南岭村民小组于2016年成立了孟连鑫牛养牛专业合作社,该项目使南岭村民小组全部农户受益,确保群众增收有支撑、可持续。孟连鑫牛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蛟说:“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让我有机会在南岭小组成立了合作社,发展肉牛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合作社克服重重困难,如期实现了分红。”

日益发展壮大的肉牛养殖产业,正在成为普洱市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稳步提高群众收入的重要产业。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肉牛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镇沅高山牧归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以繁育饲养本地黄牛及土鸡养殖生产为主。养殖场现存栏能繁母牛300头、大小肉牛600多头。目前,公司已累计实现出栏肉牛1600头、销售收入1100余万元,土鸡、鸡蛋等农特产品销售收入15余万元,年均综合产值220万元以上。”目前,公司与周边5个村签订了销售和技术服务合同,与振太镇和古城镇签订了养殖合同,发展和带动散户圈养肉牛300余户,规模达到2000头肉牛;与南康、平和2个村共84户农户签订了产业合作开发三方利益联结协议,从黄牛养殖、饲草种植、土鸡养殖、禽蛋等农特产品收购等多渠道与群众进行合作开发。

普洱市把肉牛产业作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来培植。今年,普洱市出台了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有关实施方案,通过推行“政府+保险公司+银行+龙头企业+养殖户”的带动模式,强化金融服务肉牛产业发展,包括实施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实行“政银保”联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等内容。在“政银保”联动方面,驻普洱银行机构为肉牛养殖主体以优惠贷款利率提供信用贷款、肉牛抵押贷款、“保单+公司增信”贷款等多种专属金融产品支持。对符合云南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条件的养殖主体可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据了解,2017年以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普洱市中心支公司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基础母牛保险业务。3年来,累计参保养殖场(户)36851户、数量75983头、保费1329万元;累计受理保险案件2219起、累计赔付1109万元,有效提升了肉牛养殖场(户)的风险保障能力。(云南日报记者 李汉勇 沈浩 )

资料图

宁洱县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措并举,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筑牢“绿”屏障。健全源头预防、生态优先、自然修复、绿色发展的治理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833平方公里,立案查处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案件219起,新增湿地面积71.8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37%。无量山(南)森林康养基地成功申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通过现场复核,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9个、森林乡村10个,市级生态村77个。

培育“绿”产业。按照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定位,大力推进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茶叶、咖啡、烤烟等主导产业稳步发展,澳洲坚果、核桃、中草药、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促民增收效果明显;畜禽养殖发展壮大,集饲料加工、仔猪繁育、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为一体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宁洱锦态源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产运营;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与田野牧歌现代农业产业园签订规模化肉牛养殖协议,大户养殖蓬勃发展。全力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完成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入库7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入库3个,新增耕地5214亩。

夯实“绿”城镇。在省级“美丽县城”创建中,在中心城区构建以水湾公园、东岭公园、锦袍山公园、茶源广场等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为主体,形成“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以路为廊,以园为核”的绿地空间系统。不断加大“两违”治理力度,依法拆除“两违”面积4.9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南部燃气加气站建设,城区天然气管道覆盖率达70%,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享受“绿”生活。扎实推进“美丽宁洱”建设,县城公厕、洗手池等便民设施智能升级,城区绿地覆盖率达4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25082户,覆盖率达75.41%,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6.53%。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六个新风尚”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发展“绿”旅游。主动服务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获批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债券1.28亿元,普洱山和困鹿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那柯里茶马古道乡愁小镇完成提升改造,并通过省级特色小镇复核验收,普洱那勐勐德商丽世度假半山酒店完成主体建设,正在完善配套设施;普洱府茶文化小镇累计完成投资2.72亿元;普洱民族团结小镇、普洱·春风茶源里温泉康养小镇、磨黑镇星光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稳步推进;竹山至会连环线建成通车,扎罗山至困鹿山环线全线贯通,“一轴三环一廊一带”全域旅游路线进一步完善;那柯里茶马驿站正在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普洱民族团结园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村庄1个、市级美丽乡村185个,全域旅游多点突破,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被评为普洱市第一个省级特色小镇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建成民宿客栈60余家。(通讯员 王正松)

思茅港镇加快发展有机茶产业

正是一年春好时,在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绿色、生态、有机的茶产业正不断壮大。

据了解,目前,茨竹林村共种植茶叶8400亩,并成立了5家茶叶种植加工合作社,引入普洱市梅兰茶厂和普真茶厂,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茶产业发展。目前,多亩茶树已进入采收旺季,每天可采摘青茶近2.4吨,年产晒青和烘干茶叶约300吨以上,可带动当地群众务工收入户均达2万元以上,产品远销昆明、江苏、浙江等地。

近年来,思茅港镇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绿色发展思路,积极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同时,加大对茶产业的引导扶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替代农药杀虫,最大限度减少农残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普真茶厂3600亩有机茶申报转换认证和梅兰茶厂1076亩欧盟国际双标认证的鉴定,积极探索茶叶的产业品牌优势,全力把茶产业打造成生态、有机、绿色产业,培育出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为百姓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新活力。(通讯员 卢贵宏 肖品洁)

(编辑:张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