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泉水院士:“钱班”模式点燃创新之火,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丨闳议

编者按:

崇论闳议,寻策问道。《闳议》访谈节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刊》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出品,通过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专家学者,深度探讨迈入“十四五”的中国社会在各领域的发展前路。以客观、精准的解读,科学、前瞻的思考,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发展破题解惑,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在这一进程中,以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以下简称“钱班”)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关注。什么是合格乃至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针对这些问题,《闳议》访谈节目组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班”创办首席教授郑泉水。

1

“钱班”模式点燃学生创新之火

记者: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您能否介绍一下清华大学“钱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提高其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郑泉水“钱班”的初心使命是,发掘和培养有志于通过技术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创新型人才,探索回答“钱学森之问”。

“钱班”的核心理念不是灌输知识点,而是如何把学生创新的火点燃起来。我们几年前在清华大学做过一个调研发现,70%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茫——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学现在的专业(面),专业的研究前沿是什么(线),以及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是最大的问题。怎么“点燃”学生的内心?要用重大创新问题(点),用适合学生自己、同时他擅长又感兴趣的、跟他志趣难度匹配的问题去“点燃”他。

纵览全球科技创新史,我们看到: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是“重大问题-天赋学生-杰出导师”三要素长周期、高水平聚变的效应。“钱班”构建的方法是找到“内心想做创新、想改变的学生”,研究来自顶尖思考或顶尖企业的“挑战性问题”,同时由“取得过或正在从事‘从0到1’创新、有经验的导师”深度参与“陪长”,由此实现了“三要素聚变”。

以“三要素聚变”为抓手来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可推广的,但其方法论比较复杂,是一个系统工程。例如,对于怎么发现有天赋的学生,我们就做了7年的试验,构建了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钱班”在招生和培养全过程中采用五要素(MOGWL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

1.内生动力(Motivation);

2.开放(Openness),对很多事好奇、好学、好问;

3.坚毅和勇敢(Grit),敢做敢为,做事坚持;

4.有一定的智慧(Wisdom);

5.有领导力(Leadership)。

“钱班”团队联合深圳市人民政府利用政府特区政策正在创办的“零一学院”,就是按照上述概念构建的。零一学院从高中和现有大学进行选才,通过学生很好的体验和出口,借助来自家长很好的反响慢慢传播出去。我相信,一旦深圳试点积累了经验和成果,大家都会踊跃、自发地行动。目前,清华大学有相当多的院系(1/3以上新生)已经开始用这些最核心的要素去改变学生的培养模式。

2

把学生的喜爱发挥到极致

记者:作为一名深耕科学教育的学者,您如何看待“部分青年学子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的现象?

郑泉水我就是从农村来的,如果没有高考这样一个公平的选才制度,我可能也受不到很好的教育,因此我是认可这一点的。但这一制度也牺牲了很多。例如,考试不能有创新的问题,都是已知的问题,否则没有标准答案。

当一个人反复被证明考试拿高分才是成功之路的时候,他已经形成思维定式了。他既不去好奇,也不去提问,更不去挑战。现在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大学毕业以后面临的社会跟高考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如果学习的目标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后面就很快变得很痛苦,思维定式的改变是非常难的。看上去很用功,然而这种“用功”都不是发自内心的,只是为了高考,而不是在做自己真正喜爱的事。喜爱是没有功利的,教育应该是鼓励学生把喜爱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小的时候就是玩,擅长玩的小孩的成长肯定是比上很多课程的孩子的成长要快得多,包括智商等各方面的能力。

做研究本质上就是一种“玩”,它满足你的好奇心,引导你去发现未知,这个成长过程是很开心的过程。我定义人的成长应该是一辈子的成长,从玩到有激情,再到使命感。而现在的大学甚至到博士阶段还都是要考试,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教育模式。

记者:能否描绘一下您心目中合格乃至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郑泉水创新型人才本质上有几个特征——敢想敢为、好奇、做前所未有的事情、创造前所未有的事情。创新人才需要好奇,能提得出问题,能够正确评价、深入挖掘问题。他的思想一定是开放的,是没有权威的。创新人才一定是能回归到问题的本质。创新的人思维是非常严谨的。他们是敢开始、敢作为,一定是有深度思维又敢坚持。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很强的创新型国家,如果没有全民的创新素质,就达不到创新“高原”。要成为世界级创新强国,一定是要在创新“高原”出现创新的“高峰”。

3

从“培养”到“陪长”

记者:“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郑泉水高校,尤其是顶尖高校最大的使命,是培养在未来20年左右能够引领科技发展的人才,而不是仅研究当前的问题。培养科技人才,一定是跟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联的,不仅仅着眼于解决当下的“卡脖子”问题。

我的建议是,应该投入至少10%—20%的国家科研资源来营造这样的环境,并将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要想在未来引领世界科技、创新,希望在年轻人身上。而到了我这个年龄,最重大的职责是去扶植年轻人、培养年轻人。建议我们国家的科研资源投入要多给学生,鼓励他们去冒险、提问,做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研究。

记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您认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优势资源?

郑泉水首先是需求。这个需求要有一些演进性的判断。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要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培养人才;需要解决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的问题;但同时,急需从国家战略层面真正实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想改一个词——不要叫“培养”,应该叫“陪长”。“长”是最重要的,我们陪着他们成长。核心的公平是什么?我认为是机会公平。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大家才会“长”出来。一定要把最具创新性的人培养出来,因为这是国家利益。

当前我国顶尖的高校以教育和研究为双中心。我认为顶尖高校仅有一个中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更多的高校则应该重点培养有工匠精神、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我觉得不同的高校应该把办学的使命进行调整,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郑泉水固体力学与微纳米力学专家,1961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金溪县。1982年毕业于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并获学士学位,1985年于湖南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于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力学基础理论、微纳米界面的力学和物理、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

本期策划:杨柳春、王振红;编审:杨柳春、王振红、王虔;文字:武一男、张蔚蓝;摄像/后期:朱法帅。出品:《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制作: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总监制:杨柳春

责任编辑:张帆

助理编辑、校对:PAN

排版: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