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水口镇:学党史办实事,凝聚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是惠及最广大群众的民生实事。近段时间以来,信宜市水口镇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凝聚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图片
“政企合作+支部引领”,释放产业富镇潜力。水口镇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构建“党支部+党员+产业+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组织开展学原著、考党史、寻基因、讲心路、唱红歌等多种形式学习活动,在学党史中提升党员干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认识,在践行知行合一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在崇德力行中支持农村党员发展特色产业,镇班子和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帮助群众解决融资、用地、劳工等问题,建成旺妃砂糖橘种植示范基地、香印葡萄园种植示范基地、红肉蜜柚种植基地和香水柠檬种植基地等党员先锋基地4个,农产品手工作坊约60多间、农商产品展示厅2间、亲子园48家,支持群众发展手工作坊业27家,扶持养殖户创业51家,其中申报省级龙头企业的1家,申报市龙头企业2家,群众创业致富、就业奔康热情高涨,致富渠道更加丰富。
图片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增添生态美镇魅力。该镇坚持“一线培养党员”工作法,组织开展“党员干在前、共建美家园”“学党史、办实事、搞卫生”“学党史、争先锋”等党支部主题活动,全面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三边整治”项目,深入整治农村破旧广告、门前杂物、积存垃圾等问题,健全了村道建设、垃圾处理、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村道硬底化和扩建村道40多公里,安装路灯2200多盏,清理修复水利95.8公里,拆除2800多间危险泥砖房和露天厕所,拆除2400多间已废弃的猪牛栏,不断改善提升农村基建水平,美化净化人居环境,群众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美丽村庄不断涌现。
图片
“政策支持+搭建平台”,激发人才兴镇活力。坚持推行“党建+人才”模式,该镇把农村致富带头人、本土文化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培养好、引导好、使用好。投资60多万健全了镇级党校和镇人才驿站建设,深入实施“育苗行动”“素质提升”“头雁培养”工程,组织“头雁”培训班12人次,组织青年创业人才参加培训和成果展示16人次,组织种养殖大户和青年群众参加电商培训200多人次,开展种养殖技术学习2000多人次,吸引了40多名外出能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家政、物流、电商等新兴产业逐步融入群众生活,有效盘活了土地、技术、人力和社会资金,为推进乡村振兴储备了更多人才。
“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强化组织强镇动力。水口镇坚持“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检验标准来抓,探索建立“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将群众、党员的各类需求与政府服务有效对接起来,全镇罗列民生实事120多件,现办结40多件,正在办理80多件。并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总体思路,累计投入50多万元规范建设了综治中心、社会风险防控中心、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功能室,制定了“统一受理,归口分流,依法办理、限期办结”的处置工作机制。2020年来,该镇综治中心现场接待群众反映问题约100个,解决问题90多个,化解率98.5%。组织群众大力支持工业园、云茂高速、环西大道、锦江画廊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图片
“培育新风+公共服务”,汇聚文明稳镇合力。坚持党员带头树新风作为考验党员学习党员成效来抓,该镇持续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制作宣传文化墙120多块,建成文体广场76个,升级改造了镇级文化站和丰富了村级文化站藏书,建成了高岭村、骑马村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赤坎康园中心等党员服务群众征地,组织开展了赤坎村慈孝园“每年一度端午孝亲敬老”、垌心村“每年一度奖教奖学”、社工站“重大节日献安心”等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党爱家、尊老爱幼、崇德尚俭、明理向善”民风,融洽了邻里关系,刷亮了慈善文化名片。
【记者】杨建雄
【通讯员】谢钦
【作者】 杨建雄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