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山村里的领路人

图片
进入4月中旬,西顺堡村今年的农事正式开始了。与邻村不同,西顺堡村的作物主要是黄烟。“先要在大棚里育苗,成苗才能移栽到地里。”徐树春说。
“现在地不好租了。”徐树春夫妇今年有心多种几亩,目前却只有40亩地。但他们仍是满脸的喜悦。2020年挣了近10万元,买了一辆四驱农用车。“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村民中流传的佳话是:这两口子已经连续两年杀猪请客了。
而喜悦的背后,徐树春夫妇也曾有过苦涩。2018年时,他们的生活跌到谷底。“两个孩子上学,花销太大,积蓄花完了,又拉下饥荒。”
“郑有霞经常来我家的小卖店,动员我俩发展经济作物。我们俩胆子小,总是担心种多了卖不出去。直到2019年春才下定决心。她是党员,而且她家种黄烟早就致富了,我们不信她信谁呢!”
2019年,徐树春夫妇跟随郑有霞种黄烟,当年打了个翻身仗,还清了所有债务。2020年胆子更大了,种植面积达到37亩。
西顺堡是辉南县庆阳镇的一个偏远山村。黄烟是传统经济作物,但受销路不畅影响,一直都是小打小闹。2005年,村书记张来明新官上任,他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领党员干部研究致富项目。他们认为,西顺堡的黄烟品质好,只是地理位置偏远,销路闭塞。他们一方面动员村民扩大生产规模,一方面到河北省调研,并与经销商成功对接。
销路打开了,但村民们仍止步不前。党员干部们最后达成一致,“我们带头”。
郑有霞是村妇女主任,也是名符其实的致富带头人,黄烟种植面积达到60亩。“当年我种了15亩,挣了1万多。看到我们挣钱了,慢慢大家都跟上来了,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2020年,西顺堡村家家都种黄烟,全村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当年人均收入1.8万元。
70岁的郝庆仁和65岁的老伴也种了10亩黄烟。“还能干动,不用雇人!”老人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村民们说,“这老两口并不差钱,儿子在城里工作也不用他们操心,但看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闲不住了。”
事实上,西顺堡村的致富项目并非只有黄烟。村里的林地还有3000亩林下参,1000多亩果树及刺嫩芽等,都有党员干部走在前面的身影,村民认可这些领路人。而在村民的言语中,记者感受到他们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已融入生活中点点滴滴。
2019年夏季的一天傍晚,普通党员高守财在家门口乘凉,突然传来一个坏消息,村民岳守民在山林里走丢了4头牛,价值近10万元。高守财心里也十分着急,马上动员在家的村民帮助找。有党员带头,屯子里在家的20多人一同走进山里,终于在第二天上午找到了4头午。“我们村里民风好,一家有难,大家伙都会去帮。” 高守财说。
臧立春是下河套屯一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德高望重。虽然81岁高龄,仍然能骑着电动车东奔西跑。2020年,屯里铺设自来水管线,他跟着跑前跑后。工程后期,换了一个施工队查找漏点,他就成了“活图纸”。因为有他的参与,历时半年的工程,没有在任何一户村民家里遇到阻力。
32岁的林洋洋,是村里最年轻的党员,村民对他的评价是“热心肠”。村里有位老人时常走丢,只要他听说了,就会开车去找。
林洋洋开着一辆面包车,谁家有急事都找他帮忙。有一位村民心脏病犯了,他不仅及时送病人去医院,还要帮忙垫上医药费。“邻里邻居的,晚上喊你就是有急事,那你必须要跑去帮人家”。
“村里常在家的党员有30多个,觉悟都很高。”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来明说,“比如环境整治时,各屯打扫卫生,都是党员们先动手。谁家有个困难,党员们主动出手相助,所以我们村风气特别好。”
有村民曾说,“他们总干些费力不讨好的事!”老党员石增海却说,“有的人认为你吃亏,其实不是。党员身子正,才能带领大家走正道。”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王文辉 实习生 贾昕 编辑: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