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梭电梯运行中多次困人成摆设 家用电梯存在监管漏洞

张先生与涉事电梯
读者来信
天津日报:
为了方便上下楼,我给自家的别墅安装了一部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屡次发生被困别墅电梯的问题。今年2月14日23时许,我乘坐电梯上楼,电梯在运行中突然上下抖动,瞬间停车。在惯性的作用下,我摔在电梯地板上,电梯停在二楼和三楼中间的位置,电梯门无法打开,操作按键也没有作用。拨打厂家的紧急救援电话,苦等2个小时后,厂家工作人员才来。那时已经是转天凌晨,该工作人员只是拿钥匙打开电梯门,把我从里面救出来。他说自己不是技术人员,电梯到底是什么故障,他并不知道。当天早上我去天津医院做了检查,发现骶骨骨折。
这部电梯的生产厂家是苏州天梭电梯有限公司,销售、安装、售后维修保养,都是由天津天梭电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他们说,公司有完善的售后维保团队,如果电梯发生故障,技术人员将会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置。正是听信他们的介绍,2017年,我花了15万多元订购了这部电梯。但是,从2018年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到现在,多次出现电梯困人的情况。2018年7月,电梯突然抖动,瞬间停车,我爱人被困在电梯,在闷热的轿厢中等待一个半小时才被救出。当时我就向厂家提出电梯存在质量问题,但天梭电梯工作人员敷衍说:“没问题,用用就好使了。”2019年7月6日,我女儿乘坐此电梯,再次被困电梯中,也是打完求救电话1个多小时才被解救出来。因为有了两次被困电梯的经历,在电梯运行中,我们会特别留意避免触碰门口红外线传感器,但还是防不胜防。最近这一次更是让人心有余悸,我和家人再也不敢坐这部电梯了。
电梯安装不到三年的时间,接连困人,我希望对这部电梯做全面的安全检测,但是,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回复说“只检验单位电梯,不管家庭电梯。”天梭家庭用电梯质量堪忧,现在却连个检测鉴定是否安全的地方都没有,实在让人忧心。
消费者张先生
记者调查
接到反映,记者来到张先生位于团泊新城的家中看到,涉事电梯轿厢停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的位置。张先生说,2月14日他被困在轿厢里面时,电梯就卡在这儿,“担心再次出现安全问题,目前只能暂时停用,上下楼走楼梯,很不方便。”
天津天梭电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情况时表示,天梭电梯建立了全天候安全保障售后团队。“电梯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多长时间到达?”对于记者的提问,该工作人员表示:“技术人员会在25分钟内达到现场。”为什么让消费者张先生等了2个小时?天梭公司负责人解释说,当天的救援确实比承诺晚了一个多小时,公司当天在静海区团泊新城的办公场所没有值班人员,需要从市区派人,没能实现25分钟服务圈的承诺,这是工作失误。
为什么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上下抖动,瞬间停车?对于记者的提问,天梭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因为张先生选购的电梯轿厢属于无门设计,在电梯轿厢内门框位置装有红外传感器,如果乘客触碰到这个区域,为了安全,电梯会停止运行,等待一会,电梯会重新启动,再次运行。
为什么张先生被困电梯中长达两个小时?“因为张先生的身体一直触碰红外传感器,所以电梯一直停止运行。”一个人被困在电梯中,怎么可能一直不动,持续遮挡红外传感器?针对记者的质疑,该公司负责人改口说,这是因为出厂之前,工厂在电梯程序中设定,如果红外传感器多次被遮挡,电梯将锁死不动,因此才会把张先生困在里面。该负责人称,可以将电梯程序中的具体技术参数提供给媒体。
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前,记者多次催要后,仍未收到天梭公司相关技术文件,也无法证明困梯事件由天梭电梯程序设定引起,而不是因为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但是,采访中,该负责人否认这部电梯多次出现困人情况。“根据电梯维保记录,除了张先生被困的这次之外,我们只查询到这部电梯在2018年2月14日发生困梯问题。消费者反映的其他两次并没有记录。”对此,张先生给记者提供了部分微信截图。记者看到,2019年7月6日13时36分,张先生的女儿给张先生的爱人发微信并拨打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反映自己被困电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住宅中加装电梯成为不少业主的选择,家用电梯保有量逐年增加,在家中被困电梯情况,时有发生。此前新华网报道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华德花苑一栋别墅内,一部新装电梯就发生了困人事故,68岁的吴女士被困长达5小时,被发现时已奄奄一息,经抢救才保住一命。西安《都市快报》报道,西安一82岁母亲和64岁女儿被困别墅电梯,互喝对方的尿液求生,直到4天3夜后被救出送医。
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电梯属于特种设备,但是像这种在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不在特种设备目录,不需要做强制检验。目前国家质检部门也没有出台家用电梯检验规程,特检部门无法对其做安全检验,家用电梯的安全使用存在监管空白。
不过,家用电梯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为此湖南、湖北、重庆等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相继出台《家用电梯检验规范》地方标准,规范家用电梯的委托检验,约束相关各方的不恰当行为。但是目前我市尚未出台相关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