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老区村脱胎换骨奔向新时代

翁宜用讲述余长钺烈士事迹。记者 叶欣童 摄

福州日报记者 叶欣童 实习生 严鑫 通讯员 黄金彪

百年党史藏真蕴,峥嵘岁月铸辉煌。记者15日来到福清市阳下街道阳下村,追忆革命先烈余长钺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潜心研究历史

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

“现在文字初稿已定,正在审核阶段,我们计划在‘七一’之前完成《余长钺烈士的革命一生》的出版工作。”阳下村退休村干部翁宜用正在伏案工作,退休后的他始终笔耕不辍,潜心研究福清革命史。今年初,他受阳下街道、阳下村两委的委托,编写《余长钺烈士的革命一生》。

翁宜用介绍,余长钺出生于华侨家庭,从小就向往革命,在福清、福州、上海等地读书时,传阅进步书刊,参加学生革命团体活动,先后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他不仅是福清第一任共青团书记,也是当时福清县、福州市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重要领导人,参加领导了著名的南西亭武装暴动。1937年2月16日,余长钺在莆田梧塘洪渡村召开闽中特委会议,因被叛徒出卖而被捕,牺牲时还未满19岁。

1984年,当地华侨捐资、福清县老区办拨款,在阳下村口建起余长钺烈士纪念碑。1998年,因开发洪宽开发区,余长钺烈士纪念碑迁至羊尾坪山顶,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每逢清明节,纪念碑前总是摆满了干部群众、余氏族亲送来的鲜花。

讲好革命故事

让后人铭记“精神密码”

在阳下村,余长钺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献身精神激励着阳下人不断向前。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我们重温烈士革命故事,更加细致地还原了余长钺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我们希望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先烈精神。”翁宜用说,采访、参观、史料征集历经几个月,以中共福清市委党史、福清老区革命史、阳下老区革命史为依据,将余长钺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以及他的革命事迹编撰成书,供读者和后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

先烈的革命精神一直是推动阳下村不断发展的精神密码。2015年,村内组织编写了《阳下老区革命史》,记录了余长钺、陈吓菊、陈和森等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当时,福清由村一级收集整理资料、编撰老区革命史的只有阳下村,这本书填补了福清在这一方面的空白。”阳下村党支部书记刘礼水说,不仅编写《余长钺烈士的革命一生》,阳下村还在修缮余长钺故居,并收集相关史料、物件,未来供干部群众参观学习。

弘扬红色精神

以昂扬斗志奔向新时代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阳下村和大部分农村一样,面临着温饱问题。如今,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阳下村已经脱胎换骨。

眼下,村内楼房鳞次栉比,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等多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阳下村正以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整治了村内的人居环境,加强了垃圾分类、污水管理,实施雨污分流,并纳入福清市管网建设;建起了新公厕,派出专人管理;将村内大礼堂改造成文化活动中心,着力打造‘溪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人居环境。”阳下村党支部副书记陈金亮说。

阳下村的变化并非个例,革命老区村正以昂扬的精神和奋斗姿态向新时代奔去。据了解,福清市103个老区村,通过“同置业、壮村财”乡村振兴计划,全面实现村财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同时,福清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整理了现场参观学习点25个、学习路线5条,增加特色党史学习教育教材2本,不断提升“软件”“硬件”设施,优化互动体验,丰富学习内涵,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