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云约会|《天际风情——西藏阿里民俗文化(旅游)展》之以食为天

图片
阿里文化堪称天地的造化,文明的奇迹。人们长期聚落在峡谷高寒地带,独特艰涩的环境中,衍化传承出了自成一体的区域风情与生活习惯。历史上,北方草原和中亚草原一带的游牧文化、东方黄河长江孕育的华夏文化,乃至古埃及文化、南亚大陆孕育的佛教思想和古印度文化,皆可如光风般吹送至阿里高原,相互碰撞融合,孕育象雄、古格等古老而神秘的文明。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天际风情——西藏阿里民俗文化(旅游)展》的第一部分——以食为天,来了解阿里饮食文化。
以食为天
图片
阿里地区的西南部,河流纵横交错、大山交错,具备一定的农牧业生产条件。气候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是农业区,可以种植青稞、油菜 、豌豆、马铃薯等耐寒抗旱的作物;气候寒冷、降水量少的地区,则发展牧业。农业与牧区,生产方式不同,饮食文化亦各具特色,总体上看,常见的传统食品有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风干肉、老人耳朵等。
图片
普兰县孔雀河谷地的青稞和油菜田
图片
图片
收割青稞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阿里人叫做“沛”,意为“粉”,是用青稞、豌豆或荞麦等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加入茶水、酥油、青稞酒、酸奶汁,以及白砂糖、奶渣粉等佐料,拌和均匀后,抓捏、或拌糊食用。
图片
糌粑盒
在阿里,酥油茶和青稞酒时主要饮料,过去藏民的生活理想便是每日“茶酒交替喝”。酥油茶的做法是先将砖茶或坨茶加水熬煮成浓汁,滤净茶叶后倒入专门的木桶内,加入酥油进行充分打制,再倒入茶壶加热。上等酥油茶会加入酥油、核桃、鸡蛋、盐巴等,而一般酥油茶只需加酥油和盐巴。需要注意的是,酥油茶不能煮沸,否则茶味将大为逊色。
图片
酥油茶保温瓶
图片
打制酥油茶木桶
图片
酥油茶木碗
酥油是藏民族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牛奶或羊奶直接提炼而成。储存时,通常将其拍成坨状存于软质小牛皮或牛羊肚囊中,用皮线缝合,以利保持口味的纯正。酥油营养丰富,其质量以夏、秋节为佳,其中“邦锦梅朵”盛开时节的牦牛酥油为绝佳,色泽鲜黄,油香浓郁。
图片
酥油
青稞酒则是把煮熟的青稞晾凉后拌入酒曲,放入陶缸、蒙盖棉布等,待发酵一两日后即可饮用。澄滤的第一道为一等酒,浓香醇厚,营养价值很高。以此类推为第二、三、四等酒,到第四等已经很少酒精,平淡若水。此外,煮熟的青稞加入酒曲发酵以后,用手把精华部分挤压出来,加入酥油和蜂蜜后再煮,便成为营养价值最高的“宁库”,意为甘露精华之饮料。
图片
青稞酒秧子
牛羊肉是当地的日常食品,藏民都有制作风干肉的习惯,以藏北草原的干肉质量最佳。一般在秋天屠宰,把筋肉切成条状,挂在铁丝、绳子或木条上风干,春季便可实用,又脆又甜,但都是生的。过去,阿里地区交通不便,缺少蔬菜水果,风干肉是每逢过节的必备食物。
图片
风干牛肉
数百年前革吉县盐湖乡,有专门的盐帮将采集的自然盐运送到阿里的普兰、日喀则,乃至印度、尼泊尔等地方,以换回青稞、砖茶等日常用品,形成了一条远负盛名的“盐羊古道”。今天,这一习俗已被收入了第五批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
民族特色的盐巴袋
图片
章仓三湖圣盐
老人耳朵又叫驴耳朵,是阿里日土县的地域饮食,至今已有600年历史。以剁成大块本地羊肉为主料,配以纯手工制作的形似老人耳朵的面食,并加入野葱等当地野生作料,清水炖熟即可。深受当地百姓及途径此地的游客喜爱。
图片
老人耳朵
卡塞是藏民节日期间的一种油炸面食,做法是面粉兑牛奶搅均匀,经酥油或清油炸制,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有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多种形状,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象征着女主人的勤劳、智慧和热情。
图片
卡塞
古突即藏族年夜饭。“古”意谓“九”,“突”意谓“粥”,亦称腊九粥,由包有羊毛、玻璃块、木炭、辣椒、石子等象征物的小面团煮成。不论吃到什么,都要吐出来:羊毛代表心软、木炭预示心黑、玻璃块表示不爱劳动、辣椒象征嘴巴厉害等等,在辞旧迎新的家庭团圆氛围里,有趣的吃饭游戏,也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
图片
康乐新居一家人的团圆饭
本期特展云约会,让我们了解了阿里地区的饮食文化,下期我们将大家带领一起来欣赏阿里地区的服饰。
欢迎小伙伴来相约河博, 来领略阿里的古老与神秘。展厅位于河北博物院北区9、10号展厅,千万别走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