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系列报道一】金塔:生态接力赛筑就绿色梦

图片
金塔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风治沙,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缚黄龙,带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坚持不懈防沙治沙、植树造林,谱写了一曲曲保护家园、生态发展的壮丽篇章。
图片
图片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金塔县,土地总面积2819.72万亩,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1815.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4%,以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为主的四大沙系对这里形成合围之势,沙漠面积65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3%,是绿洲面积的3倍,县境内有18个重点风沙口,全县10个乡镇均受风沙危害,直接受风沙危害的耕地4.5万亩,年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是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和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县市区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届金塔县委、县政府就领着群众防沙治沙和绿化造林,全县上下齐动员,干部群众同参与,一任接着一任干,几十年如一日,防风治沙不停,植树种草不止。全县干部群众采取砾石埋压、栽插风墙、设置草方格沙障等办法,在各风沙沿线及重点风沙口人拉肩扛,移动土石方、调运柴草、埋压沙丘,先后投入劳力165万个,移动土石方170万立方米,调运柴草2500万公斤,栽插风墙61公里,人工固定流动沙丘1.85万亩,形成了大面积的“人造戈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打造了如今的戈壁绿洲。
图片
记者 安涛:“我现在是在金塔城西防护林基地,这里曾是金塔县最大的风沙口之一,多年来,通过金塔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持之以恒,植树造林,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一道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一棵棵两米多高的胡杨树,已经开始发挥它防风治沙的重要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特别是近年来,金塔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的总体思路,加大保障投入,突出项目支撑,强化全民参与,采取生物治沙、封育保护、工程治沙等多种治沙措施,每年持之以恒开展大规模、高质量造林治沙,使全县35%的移动沙丘得到控制,18个危害最严重的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县域生态环境的得到明显改善。
图片
金塔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张会荣:““十三五”以来,全县完成人工造林31.93万亩,人工及生物治沙27.98万亩,新建农田防护林692.5公里、绿色通道485.7公里,新增沙化土地封禁面积18.07万亩,全县荒漠化、沙化面积和风沙危害程度及损失连续多年保持了“双减双降”,生态环境呈现出“整体好转、局部遏制”的良好态势。”
图片
图片
每年的金秋十月,金塔县沙漠森林公园总会吸引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游玩,蓝天碧水、沙树共生的生态美景和油画般色彩浓烈的金色胡杨林,深深震撼和感染着来这里观光旅游的每一位游客,“金塔胡杨”已成为探险者、摄影者、旅游者的福地和天堂。
图片
金塔县潮湖林场副场长 万建生:“截止去年,举办了第十一届胡杨文化旅游节,去年的收入达到了2086万元,游客总量达到了50.2万人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可很少有人知道,60年前,眼前这个满目生机的沙漠森林公园,曾是金塔县最大的风沙口。因为紧邻巴丹吉林沙漠,几乎整个金塔县都处在沙漠的威胁之中。
图片
金塔县潮湖林场副场长 万建生:“当时我们这边主要是个风沙口,沙丘也比较多。如果当时不栽植这些树的话,我们这个风沙口离县城只有6公里的距离,势必要造成风沙慢慢就吞噬了我们的县城,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我们潮湖人一代接着一代干,现在看到的这些树木,光这个乔木就达到了1万多亩,很好的起到了保护我们金塔环境的一个屏障。”
图片
记者 安涛:“从昔日的风沙口到防风固沙的潮湖林场,到如今日接待游客上万人次的沙漠胡杨林景区,这都体现着金塔人艰苦奋斗,战天斗地锁黄龙的精神意志,就像我身边的这棵胡杨树,见证了一个甲子金塔人民植树播绿守护家园的艰难历程,如今金塔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把防风治沙植树造林作为构建生态屏障的关键之举和应尽之责,让绿色成为了金塔高质量发展的浓郁底色。”
图片
金塔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张会荣:“我们将继续按照“再造百万亩防风生态林”规划,围绕“五沿一部”、风沙沿线等重点区域,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行动。2021年全县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6万亩,建设绿色通道是50公里,农田林网是95公里,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是20万亩,不断改善我们县域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县城周边的风沙危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今,金塔县把生态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大局中来谋划落实,计划利用20年时间,聚全民之智、汇全县之力,在十四五末,发展生态经济林70万亩,生态防风林30万亩,坚决打赢生态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推动生态建设永续发展。
记者/图片:张德刚 安涛
图片
监制:李玉锋 总编:李炳辰
编辑:曹红祖 校对:许佳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