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照亮生命旅程——记全国最美志愿者林凤艳

新闻背景:

3月3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20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辽宁省5人入选全国最美志愿者,调兵山市爱心协会会长林凤艳名列其中。

感言

“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帮他们一把,即便不能让他们完全脱离困境,至少也会解燃眉之急,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我不用回报的,只要你开心。”

“我只是在做我自己喜欢的事儿,恰好又能帮到别人。”

“我不敢说对社会有多大贡献,但所做的一点一滴都是发自一片真心。”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

荣誉墙:

2014年被铁岭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志愿者;

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公益事业贡献者;

2016年被调兵山市委评为优秀志愿者和学雷锋标兵,同年荣获全国优秀雷锋车队队长;

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志愿者;

2019年被授予铁岭好人称号;

2020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授予“全国最美志愿者”。

清明假期的第一天,调兵山市爱心协会会长(原雷锋车队队长)林凤艳就已经将3天的日程排得满满——

4月3日上午,组织爱心人士到调兵山烈士陵园扫墓。下午,到贫困户家慰问;4月4日上午,召集志愿者到晓明镇高丽沟村、锁龙沟村巡逻防火,下午在街道捡拾垃圾;4月5日,筹备雷锋超市开业的相关事宜……

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余的时间不是在组织开展志愿活动,便是做志愿活动的筹备工作,已经63岁的林凤艳似乎比同龄人甚至是不少年轻人更有活力。她对此的解释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当然是要多积极有多积极了。”

哪里需要帮助

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在调兵山烈士陵园扫墓结束后,林凤艳又忙不迭带着爱心人士来到了西调村村民杨占年的家中。

这是一间极为普通的红砖村屋。“这家人的情况都有些特殊。”林凤艳说,杨占年的儿子和儿媳因身患疾病无法从事劳动,儿子的两个孩子也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全家就只有杨占年一个人靠种地养活一家五口人。

2020年,杨占年通过周围邻居知道了林凤艳联系方式。打通电话,杨占年小心地说出了一个心愿——希望能帮他的孙女准备一个学习桌。

“听到这个心愿,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林凤艳说,需要一张小小的书桌,这个愿望很容易实现,但是孩子的未来又该怎么办。想到这,她在志愿者的爱心群里将杨占年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呼吁更多爱心人士来关注这个家庭。今年春节期间,爱心人士在林凤艳的带领下,先后3次来到杨占年家慰问,为他们送去了各类生活用品并进行了捐款。

在林凤艳看来,爱心人士的能量是无限的,只要每个人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为困境中的人带去希望,就能给他们传递生活的动力。

这是林凤艳的信念。这个信念,她坚持了近60年。

1957年出生的林凤艳出生在开原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好好学习,多做好事”的教诲便成了儿时林凤艳的行为准则。而父亲身体力行的帮助别人更是让林凤艳有了榜样。她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教室里的椅子有松动了,她第二天早上就会拿着一个小锤给修好。课后打扫卫生,即便不是她值日,她也会帮着同学打扫教室卫生。有同学贪玩学习成绩不好,她放学后就到同学家给他们讲课……

而这一切对林凤艳来说,都太正常不过,“就是自然而然地想那么去做了。”

听到那声“林妈妈”

她幸福地哭了

中专毕业的林凤艳先后在开原市、调兵山市的小学担任教师10余年。1990年前后,考虑到不少双职工家庭因工作需要无暇照顾孩子,林凤艳便辞去了教师工作,在调兵山市开起了幼儿园。

正是在这期间,林凤艳认识了一个叫李杨的孩子。

“这孩子每天都是奶奶负责接送。”林凤艳回忆,这样观察了几天,她便对李杨多了分关注。经过一番打听后得知,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也离家远走,小李杨和唯一的奶奶相依为命。

李杨的身世让林凤艳深受触动,“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看到孩子的模样,实在有些不忍心。”从那时起,林凤艳不仅免去了李杨的幼儿园费用,还承担了接送李杨的责任。

寒来暑往,每天1.5公里的路,林凤艳从不曾松开李杨的小手。每逢节日,她还会给祖孙二人送去生活必须品。即便李杨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林凤艳也从未停止对李杨的关心。衣服鞋袜、书包文具,但凡她能想到的,都会置备齐全送到李杨的家中,除此之外,每年还会给他送去500至1000元不等生活费。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十几年如一日,林凤艳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个与她毫无血缘的关系的孩子。在李杨的心里,也暗暗地把林凤艳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我已经记不得是哪一天了,他突然喊了我一声‘林妈妈’。”林凤艳说,那种心情很难表达,眼圈一红,竟有种想哭的冲动。

其实,在林凤艳的心里,她早已经把李杨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还把父亲教她的那些话告诉李杨,希望他大学毕业后去做一名医生,掌握更高技术,为更多的人治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做善事。

后来李杨大学毕业,如愿地成了一名医生,并且被南京一家医院聘请。“他对我说,‘林妈妈,我没有让你失望。’”林凤艳说,李杨用的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着每一个关心他的人。如今,只要放假回到调兵山,李杨就会到林凤艳家去看望“林妈妈”,看着昔日孤苦无依的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还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孩子,“我知道,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爱就有希望

有爱就会有转机

林凤艳一直坚信,有爱就有希望,坚持不放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也许就会有转机。

之所以笃信这个信条,源于一次她参与抢救伤者的经历。

那天,林凤艳忽然听朋友说她的一个朋友车祸住院了。打听好了伤者的住院地点,林凤艳立即赶往调兵山市医院。

经过一番了解得知,伤者王俊浦骑摩托车带着妻子回家,行至一处路口时为了躲避过路的老人和孩子,直接撞到路边的马路牙子上,夫妻俩人当场昏迷不醒。

由于王俊浦受伤严重,有生命危险,被转至调兵山市矿务局总医院。林凤艳给在调兵山市医院住院的王俊浦妻子交了2000元押金,并找来附近的志愿者帮忙看护,自己又风风火火的赶到矿务局总医院。王俊浦颅内出血,需要做手术,但是患者妻子住院、儿子也在外地,情况紧急,林凤艳垫直接拿出4000元住院押金,并冒着风险代替家属在手术单上签字。

“当时有人提醒我,如果人救不活,这6000块钱也就没有了。”林凤艳说,但是紧急关头,根本想不了那么,病人的情况等不得,如果能保住命,再多的钱她也愿意拿。

由于手术及时,王俊浦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没有立即清醒,林凤艳就每天去一趟医院,向医生了解伤者的恢复情况。45天后,王俊浦终于苏醒,“他环顾一圈,竟然第一个把我认出来。”林凤艳说,“真的是打心眼里的高兴。”

18年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看到林凤艳的身影。得知一位孤寡老人生病住院,林凤艳赶紧买了一些营养品来到老人的住院处,并主动护理他;抗美援朝的老兵过生日,她就和志愿者一起帮老人开庆祝会,还给老人送去了被褥、枕套、枕巾、军用背心等礼物;看到环卫工人们的辛苦,林凤艳带领志愿者连续17年为1600余名环卫工人送棉衣、毛毯、枕套、手套、套袖等物资;开原发生龙卷风灾情,雷锋车队送去价值一万余元的赈灾物资;朝阳干旱,她又组织志愿者运送价值3万余元的抗旱物资;玉树地震,雷锋车队队员积极捐款,其中袁忠利个人捐款10万元。

林凤艳的坚持,也让她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从最初的10名成员,发展至现在调兵山市爱心协会登记在册会员228人,还有40余名并未加入协会的志愿者,也在默默地同林凤艳一起从事着志愿服务。

18年82050小时

有质疑 更有感激

2003年5月担任调兵山市爱心协会副会长以来,林凤艳便把她的全部精力放在了志愿服务上。

18年间,她的足迹遍布调兵山市内的城区、乡村,从各大养老院,到老党员、抗美援朝老兵、贫困户家中,林凤艳带着志愿者们将一份份沈甸甸的爱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收获了满满了感激,却也有非议不绝于耳。

林凤艳至今仍记得,好多年前的一天,她在市场买肉馅,准备和志愿者一起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包饺子。这时,一位认识林凤艳邻居走过来打招呼,看到她一下子买了很多肉,就问她买这些肉馅干什么。林凤艳笑着回答给敬老院的老人包饺子。

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你闲的呀,自己掏钱,这么多肉馅够自己在家吃一年了”,却让林凤艳怎么也笑不起来。

随后,林凤艳只是对邻居解释,敬老院里的很多老人没有亲人在身边陪伴,作为一名党员,她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活动结束回到家中,林凤艳想起早上与邻居的对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甚至对自己一直坚持的事产生了质疑——这么做到底为啥?

“说实话,我有过思想斗争。”林凤艳说,其实她也知道,在别人眼里会觉得她很傻,做着被一些人不认可的事。而且,存在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被人当面质疑,说心里话,不是很舒服。”林凤艳说,然而转念一想,难道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想法的存在,才更需要她的坚持,让他们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力量究竟可以有怎样的价值。

她曾连续13年开着她的金杯海狮车运送四面八方捐赠的衣物、生活用品;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整个团队,共组织开展300余次疫情防控活动。做起爱心活动,她就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车里总会放一点面包、矿泉水等,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充饥一下。回到家中,她从未在12点之前睡过觉,总是把下一步计划和明天的规划安排妥当才去休息。

帮助别人,林凤艳有种成就感,她说,即便将来离开这个世界,她也要把死去的身体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对眼角膜能够让两个失明的人重见光明。”把点滴的温暖,汇聚成冬日里的暖阳,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林凤艳的身影。这,就是林凤艳的价值所在,也是她毕生的追求。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郑晓丹 杨也迅 杨洋

编辑 ▏王僡茁 责任编辑 ▏江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