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兴业沃土 点燃发展引擎

四月里,梅县大地万物葱茏,活力飞扬,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绿水青山间徐徐铺展。
东边,“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下称“客都人家”)二期建设乘势而上,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去年底,该项目历时400多个日夜,实现从无到有、建新如旧,屡创梅县速度,打造了华南文旅产业新标志。南边,全省首个内陆型综保区——梅州综合保税区的建设火力全开,围绕6月底申请正式验收的目标全力冲刺。
重点项目遍地开花,梅县速度屡屡刷新,正引领苏区呈加速振兴的态势。这背后,是梅县区上下“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
近年来,梅县区紧抓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机遇,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构建“3113”绿色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一区一港一带一园”绿色产业平台,不断优化服务,厚植投资兴业沃土,朝着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排头兵的目标坚实迈进。
筑起“新高地”
打造“一区一港一带一园”绿色产业平台
塔吊高耸、长臂挥舞、车辆穿梭……驱车驶入位于梅县区畲江镇的梅州综合保税区建设现场,尽是忙碌的身影,轰鸣声、捶打声、切割声、焊接声不绝于耳。创新创业孵化大楼一楼中央的大型LED屏幕上,“距综保区封关验收(6月28日)还有75天”几个大字分外显眼。
时间的指针拨回2020年6月28日,梅县区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的“高光时刻”:梅州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复同意设立,成为了全省首个内陆型综保区、北部生态发展区首个综保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
“作为申报建设主体单位,我们正围绕今年6月底申请正式验收的目标,加快推进基础配套及监管运营等设施建设,力争实现‘一次建设、一次验收、一次达标、一次运行’,确保顺利验收并封关运行。”梅县园区管委会主任、梅州综保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曾辉介绍,近日梅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获省委同意成立,将进一步保障综保区的管理运营。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招商引资能力增强。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梅县区坚持“两条腿走路”,同步推进招商工作。
“我们重点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编制了梅州综保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关于促进梅州综保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和配套的孵化园、厂房、仓库租赁管理办法,采用‘标准厂房仓库租赁模式’,专人对接、全程跟进,务实高效推动项目落地。”梅州综保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杨浩介绍,目前已有劲越头盔、希佰尼酒业、欧亿工业、欣桐科技等6个项目落户综保区。
海铁联运,山海互联。在梅州综保区如火如荼推进建设、招商工作的同时,毗邻的梅州国际无水港也已开始施工。项目建成后,将与梅州综保区实现区港联动、功能叠加、融合发展,梅州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货物可在“家门口”进行装卸、存储、中转、配送。不久的将来,梅县区将扭转对外开放劣势,开启与全球无缝对接的时代。
振兴发展,关键在产业,重点在项目,核心在平台。梅州深知,只有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基础,才能形成对资本的集聚力、项目的吸引力、产业的承载力。
近年来,梅县区狠下苦工,着力打造梅州综合保税区、梅州国际无水港、工业产业带、省级现代农业(金柚)产业园,以“一区一港一带一园”绿色产业平台为载体,积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同时,借力新一轮穗梅对口帮扶,主动融入“双区”产业链,当好“双区”配套产业基地,服务融入“双区”“双城”,接受支点辐射、服务支点建设。
跑出“新速度”
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不断激发振兴活力
元旦小长假接待游客18万人次、商户总营业额超1500万,春节期间《原乡》门票连连售罄,清明假期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作为华南文旅产业新标志,“客都人家”正为梅县区发展全域旅游、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劲活力。
该项目自2018年11月落户梅县区后,仅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公司注册、规划设计、项目审批、拍地供地等一系列重要前期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间,梅县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开足马力抢进度赶工期。
从无到有、建新如旧,“客都人家”项目建设屡次刷新了梅县速度,塑造了梅县品牌。眼下,“客都人家”项目二期建设乘势而上,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
这背后,是梅县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近年来,梅县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着力构建以绿色工业、现代农业、康养文旅、新兴产业为主体的“3113”绿色产业体系,集中资源全力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商物流、文化旅游四个百亿和金柚五十亿产业集群,统筹发展电力、大健康、金融、体育产业,打造粤北生态发展区开放型经济新引擎。
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在此发展蓝图下,梅县区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理念,用心谋项目、用情招项目、用功推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集中动工、签约!”上月中旬,梅县区在白渡镇白沙坪工业园区举行“3113”绿色产业重点项目2021年一季度集中开工(签约)活动,现场开工、签约6个总投资24亿元的重点项目,动工项目包括嘉元科技园新增年产1.6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欣桐科技智能电子控制器项目、福德金属年产5万吨汽车配件扩产生产线技改项目、盛富金属制品三期增产6000吨金属制品家具技改项目。
“新签约、动工项目为梅县区加快构建‘3113’绿色产业体系,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排头兵增强了发展新动能,为打造全国领先的铜箔生产基地,助力梅州打造铜箔之都增添了新力量。”梅州市副市长、梅县区委书记吴泽桐在仪式上说。
当好“贴心人”
主动靠前优服务 栽好梧桐引凤栖
“智能电子控制器项目的快速推进,让我看到了梅县速度,也感受到了梅县区委、区政府的优质服务,这更加坚定了我投资智能电机新项目的信心。”津晶企业集团董事长江国民说。
今年2月,梅县区引进津晶企业集团投资6亿元在梅县区畲江现代创业孵化园打造智能电子控制器项目,生产空调、洗衣机、冰箱以及小家电、车载智能电子控制器等产品。有感于梅县区委区政府“一对一母亲式”的服务,该集团近日又联手本土企业庆达实业,投资6.8亿元合作建设智能电机项目。
江国民的一席话,是梅县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梅县区实施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制度,落实“双月”定期沟通机制,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用地、用工、融资等重点难点问题,抓好各项惠企暖企政策落实落地,为企业在技术改造、增资扩产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当好企业的“服务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要为政府部门好好点个赞!”在梅县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刚刚办理完业务的曾先生笑着说:“以前要几天才搞定的业务,现在一眨眼功夫就搞定了,专区还提供公章刻制、涉税事项办理等服务,为我们开办企业缩短了时间。”
企业办事效率和满意度的提高,得益于近年来梅县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此举实现了从“办一件事进百家门”到“进一个门能办百家事”的改变,大大方便广大群众和企业。
在优化服务的同时,梅县区还紧抓《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政策利好时机,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梅州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梅县区促进先进制造业及主导产业招商若干措施》《梅县区产业集聚地招商引资管理办法》《梅县区产业集聚地工业项目平整土地费用补贴办法》等重磅优惠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支持加工制造、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物流分拨、销售服务、总部经济等6类28项具体奖励政策,对企业落户每个环节、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奖励,全力支持入区企业发展。
城市名片
梅县区是广东省梅州市的市辖区,原中央苏区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于201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下辖19个镇(高管会、办事处),人口61万,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100多万人。
区位交通方面,梅县区地处梅州市的核心区域,初步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空港为主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2小时经济圈”。
高速公路方面,已建成天汕、济广、汕湛、梅大、梅河、兴华等12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丰华高速公路。高铁、铁路方面,已建成梅汕高铁、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客货运输可直达广州、深圳、厦门、南昌、长沙、武汉、南宁、昆明等40多个城市;梅龙高铁正在动工建设,瑞梅铁路基本完成前期工作。航空方面,梅县机场不断加密航班、优化航线,目前可通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珠海、西安、长沙、宜昌、重庆、贵阳、湛江、杭州、大连、台中、香港等城市。
梅县区是汉族客家民系聚居地,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足球之乡”的美誉。历来崇文重教,名人辈出,百年来诞生了229名将军,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62名大学校长(书记)和14名院士,郭沫若先生曾赞美“文物由来第一流”。
梅县区境内有1个省级、3个市级、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1个市级、10个县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5.37%;该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第二个国际慢城、“中国十大美丽乡镇”——雁洋,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和叶剑英纪念园、雁山湖、千年古刹灵光寺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的省级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是全亚洲落差最高的山地高尔夫球场,还有千年古镇、中国古村落等一批名镇名村。
延伸
梅县区构建“一核两城” 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近年来,梅县区大力实施“规划引领、产业兴区”战略,在传承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落实区国土空间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度开发的原则,着力构建“一核两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一核是指梅县主城区,包括新城办、程江、扶大、南口,重在提质、适度扩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微更新”“微改造”,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槐岗片区、葵岗高铁片区,形成城市发展的中心。
——两城则是指丙雁“三宜”城、畲江水车产业城,丙雁(丙村镇、雁洋镇)发挥上市公司、高新科技企业、综合文旅项目、A级景区集聚的优势,推广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作经验,建设丙村美丽城镇示范点,致力推动产城联动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宜居、宜业、宜游市域副中心;畲江水车产业城以畲江镇、水车镇为主体片区,围绕对接服务梅州高新区、梅州综合保税区、国际无水港和水车产业园,加快产业项目配套、公共服务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城。
在此基础上,推动东、西部快线建设,以交通为纽带,推动东西两翼与“一核两城”联动发展。以南口、松口、松源等重点镇和特色专业镇建设为示范,引导各镇域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优化提升镇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建设管理水平,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发展后劲的美丽圩镇。
撰文:黄韬炜 刘洪桥 曾健锋 王雅 摄影:何森垚(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