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天,湖南5名国企领导接连被拿下!

进入4月,湖南国企领域反腐快马加鞭。不到10天,湖南轨道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武亮、湖南高速广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建忠、湖南金隅阳光投资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熊泽南、湖南轨道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亮、原长沙先导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雄等5名国企领导干部先后落马。未来还会有多少国企“蛀虫”被揪出,小伙伴们正拭目以待。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十一届纪委六次全会均提出,要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严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国企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腐败问题。此次王武亮等人被查,再次彰显了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对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败的决心。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作为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国企对发展国民经济、改善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被腐败侵蚀,不仅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破坏社会公平和市场良序,还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长期执政的基础、阻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国企反腐,决不能让“蝼蚁”“硕鼠”偷走人民的财富。

梳理近年来查处的国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多集中在关键岗位。国企掌握着重要资源、具有行业优势,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关键岗位对资产资金的处置拥有较大的“拍板权”,他们不正确履职就会滋生出腐败问题。

二是“抱团腐”现象突出。国企内部人员流动性较小,少数“一把手”热衷“小圈子”大搞“一言堂”,上下级之间、管理人员之间容易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查出问题后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日前,昆钢集团董事长、副总经理等19人集体被查,就属于典型的“窝案”。

三是腐败问题隐蔽性强。改制重组、项目投资、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国企领域经营业务多元、商业往来频繁,腐败问题往往就容易隐匿在各个重要环节中。除了收受贿赂、贪污挪用等直接手段,利用国企经营特点搞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的也时有发生。

图:视觉中国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国企反腐绝不仅仅是清除一批“害群之马”就完事,而是要持续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绷紧纪法高压线。不敢腐的关键在执纪执法要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对国企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紧盯财务管理、业务承揽、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清除靠企吃企、损公肥私的腐败分子。同时,做好以案促改的后半篇文章,实现查处一案、教育一批、警示一片、规范一域。扎紧制度笼子。完善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做到决策透明、权责清晰、阳光操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漏洞;加强国企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探索以派驻形式强化对国企监督的有效机制;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统筹审计监督、员工监督、社会监督等力量,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每一个阴暗的角落。筑牢思想防线。国企领导干部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是“管家”不是“东家”,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应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特别是要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来一场思想政治“大洗礼”,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上率下、忠诚履职、回报组织、造福人民。

开弓没有回头箭,国企反腐永远在路上。对全省国企来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构建“清廉湖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为自身发展赋能,更是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有力保证。这场仗,必须要打赢!(王路 尹骁)

来源:三湘风纪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