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水润沃新津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津地处川西水网区域之内,境内大小河道纵横交错,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水利资源。秦汉以降,冠名“蜀都奥壤”的新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既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又有水运便捷的舟楫之利。水,是生命之源,它润泽了新津,新津因水而兴。
图片
图片
水之源流
SHUI ZHI YUAN LIU
新津境内诸河均属岷江水系,为过境河道,新津的生命之源来自岷江。
图片
新津水系图
岷江,古名汶江,因其发源于岷山而得名,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正流两源,分别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岷山南麓的弓杠岭和郎架山。汇流于松潘县的红桥关后,向南流经都江堰、新津,在乐山接纳了大渡河后,水量大增,至宜宾注入长江。岷江在都江堰以上称上游,都江堰至乐山段为中游,乐山至宜宾段为下游,全长735公里。
图片
岷江渔歌
新津是五河汇流之地。岷江干流及其分支流经新津的有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这三条河的名称来历,在民间都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特别是杨柳河,还与男女爱情有关;岷江支流流经新津的有西河和南河。西河、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由区境东北流入,南河由区境西南流入,在新津城东汇合后,直泻眉嘉平原。这些河流直接沟通了上游的都江堰、温江、崇州、邛崃、大邑、蒲江,以及下游的彭山、眉山、青神、夹江、乐山、五通桥、犍为、沪州、宜宾等区市县港口,构成了绵延千里的水上通道。
图片
水上运动学校
图片
图片
水之润泽
SHUI ZHI RUN ZE
“岷江自西北羌中来,纡迴百折,历数千余里,万派分流,合江以入峡。”岷江上游,水流湍急而寒凉,江水流至温江,水温渐暖,故温江“以江水温润为名”。岷江之水,为川西平原的农业文明,平添了无限生机,特别是李冰治水以后,变水患为水利,昔日沮洳之地的川西平原,逐渐成为天府之国。
图片
新津东汉崖墓出土的陶水田模型
根据考古发现,新津宝墩古城的古蜀先民早在距今45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水稻成为宝墩先民的主食。两汉时期,重农贵粟,时属武阳巨邑的新津,农业已经很发达,用西汉歌谣中“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新津东汉崖墓出土的陶水田模型中有行列整齐的秧孔,这说明东汉时期,岷江流域中的新津人已经在水田生产中采用了移栽技术。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新津大片荒田野地得到开垦利用,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呈现出“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的盛世景象。
及至两宋,全国水利大兴,农业发展迅速,新津也不例外。由于社会安定,物质基础不断增强,新津的人口增长及区划设置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盛况,这一时期,新津县除设置十五个乡外,还设置了人口相对集中的两个镇。其中新穿镇以“新穿水”(即今杨柳河)而名,新穿镇在新津城东北,在今双流黄水镇与桃荚渡之间,北宋名臣张唐英、张商英兄弟及其子侄辈张庭坚即出生于此。
图片
新津汉墓出土的执铲箕俑
明末清初,新津历经战乱数十年,加上天灾与瘟疫,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清朝统一四川后,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开始大规模移民,这次历史机遇,使新津绝处逢生,再获繁荣。在移民的眼中,新津是一块水秀山清、沃腴肥美的乐土。新津金华的李氏家谱里记载了一封乾隆八年(1743年)的残存家信,先来新津插业的李庭逊写信给远在广东梅县表兄说:“泽之三兄:新邑烟水清远,山容毓秀,而水肥土美,俗谓‘一捧泥一捧稻’。新邑酷似吾乡,余迁此已逾二十载,诸事称便。此地湖广馆,服务同乡,可依可赖。何处黄土不埋人?盼兄举家移新,同叙昔日友情……”
图片
江上渔歌
正是靠着这样的吸引力,到新津的移民愈来愈多。至嘉庆年间,新津全县人口达16万余人,开垦的可耕面积达294600余亩。全县除通济古堰修复外,还有各种小型堰塘,在县域内星罗棋布。在移民的带动下,除了传统的水稻种植外,还开始种植红薯以及烟叶、甘蔗等经济作物。这些种植上的创新,不仅有效解决了当时由于人口快速增长而造成的粮食不足的问题,同时促进了新津商品农业的发展。
图片
新津出图的汉代弋射收获画像砖拓片
清代新津开垦的可耕田面积,在新津的农业发展史上可谓空前绝后,除其它因素外,岷江水润之利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图片
图片
水之文化
SHUI ZHI WEN HUA
水,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代表着一种文化。道家老子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谓水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总和。新津的水文化,是新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眼新津的水利农事、大小河流、桥梁渡口、舟楫水运、龙舟竞渡以及各种文章、诗歌、神话、传说等等,到处都有水文化的影子。
图片
图片
新津龙舟赛
早在南宋时,眉州知州、诗人晁公溯在《修觉寺》一诗中,就高度赞扬新津的水利工程通济堰:“遥瞻蜀玉垒,不减汉金堤”,在他眼中,通济堰的重要作用不减于汉代的都江堰。在《视通济堰二首》中,他又说:“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其意是,如堰坏得不到修复,即便在风调雨顺的年岁,灌区的老百姓也会受饥饿之苦。
图片
《新唐书》对新津通济堰的记载
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通济堰旁的修觉山东侧山脚处,一座新建的庙宇落成,这是当时新津、眉山、彭山三县人共同出资修建的。庙中供奉的是战国时以治水著名的李冰父子的神像,名曰“二王庙”。它与附近通济堰岸上的寅德公祠(供奉唐代的章仇兼琼)交相辉映,成了纪胜亭下的一处新景观。对李冰父子及章仇兼琼三位治水名人的焚香祭拜,体现了三县民众的殷殷之情。
图片
通济堰今貌
时任彭山县令的张凤翥和新津县令徐荛,在合力完成通济堰的扩水修复工程后,心情很好,他们相约结伴拜谒新落成的二王庙。张凤翥诗兴大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兴写下了《二王庙落成陪徐明府恭谒纪事二首》:
图片
在这两首诗中,作为物质形态的岷江之水,在精神层面得到了升华,成了诗歌作品创作之源。
古堰济生
嘉庆十七年,王梦庚任新津县令。在水乡新津,这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县令写了《新津十二景》组诗。在这十二首诗中,就有三首与岷江水直接相关。
图片
图片
美田弥望
新津水文化不止见于士大夫的诗文,在老百姓的农事及其它活动中也同样可以见到,道光版《新津县志》风俗卷记载:“农人插秧薅秧,以一人先歌,众人齐和,谓之‘秧歌’,取其并力忘劳,瞬息一畦至。”在新津的河坝地区,有“三年不遭水淹,放牛娃儿也要穿绸衫”的乡间俗语。还有很多民谣也十分形象生动,如:
四月里来栽秧忙,哪有闲人在路旁?
人人捏把秧在手,嘴唱山歌栽秧忙。
四月里来栽秧忙,儿在田中想爹娘。
去年栽秧爹娘在,烧茶煮饭替儿忙。
今年栽秧抬头望,爹娘在阴不在阳。
家中无人来照料,提起爹娘哭一场。
薅秧薅到田角边,逮条鱼儿弯又弯。
回家放在菜板上,么妹喜欢不喜欢?
除民谣外,船工号子也是新津水文化的一种,如:
哪个忙人得久长,不用慌来不用忙。
昨日打从忙山过,见几个忙人在商量。
头个忙人诸葛亮,五丈原兵败一命亡。
二一个忙人有名望,五虎大将关云长。
误失荆州打败仗,夜走麦城好惨伤。
图片
总而言之,水文化之于新津,不仅有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同时也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新津水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中所及,十不能二三矣。
图片
岷江水润沃新津
来源:方志新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