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年老厂哈车辆厂重温“4.17”大火扑救历史

马明辉ZAKER哈尔滨记者 张鸣霄

岁月的风尘遮掩不住历史的痕迹。83年前的4月17日,哈尔滨的一场大火让人“痛心疾首”、“记忆犹新”。对于老一辈哈尔滨车辆厂的人来说,更是在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每年4月17日,超百年老厂——哈车辆厂就进行大规模的防火宣传,直至目前改制后成为中车哈尔滨公司。又逢4月17日,正在组织党史、厂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中车哈尔滨公司,又重温了“4.17”大火那段历史和救火中一个个温情的场面。

哈尔滨车辆厂是有123年悠久历史的老工业企业,在东北工业史中具有显著地位。在八十年代,车辆厂共有近万余名职工、数万名家属,形成了庞大的生产生活区域。1983年4月17日下午,道里区河图街附近发生特大火灾。火势向东北方蔓延,迅速波及至距起火点百余米的正阳河木材加工厂及附近棚户区并急速向下风区蔓延。而与木材厂仅隔一墙就是哈尔滨车辆厂。随着火灾现场不断扩大,距车辆厂围墙直线距离不足十数米。而围墙之内的大油罐中存有原油3600吨。如果因温度过高而爆炸产生的危害无法估量。在油罐不远处,是车辆厂氧气站、石油液化气站与高压变电站。风裹着火星与浓烟越过围墙,对这些关键区域造成了严重威胁。而距此东北方向300余米处,是哈尔滨市煤气公司。一旦车辆厂无法控制好厂内火情,势必引起一连串的巨大爆炸,对道里区乃至整个哈尔滨的安全,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时任哈车辆厂消防队战斗员的张贵友回忆说,那天的风特别大,最少是8-9级风。木材厂着火后不久,消防队火警电话便急促响起。张贵友接到巡查防火员的报告:厂内3600吨油罐附近存在火灾隐患!紧接着报警电话一个接一个,厂区内多处发现火情。他立即推响警铃,与消防队同志们着装登车,乘两辆消防车赶赴现场。火借风势,围墙外浓烟滚滚,卷着火焰涌向天空。风裹着火星越过围墙,四散崩落的火星乱窜,溅射成点点星火。火花四散溅落在储油罐周围,油罐壁温已升到60多摄氏度,现场形势非常危急。车辆厂消防队员虽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向油罐不断打水降温,扑灭离油罐最近的起火点,但两辆消防车的载水量总共不足十吨,在如此态势下显得杯水车薪。

车辆厂及时向哈尔滨政府汇报了险情,寻求援助。在等待支援的时间里,更多的职工赶到现场灭火。风越来越大,吹得人睁不开眼,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用各种工具运水、运沙支援火场,为控制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市消防队和各个企业的消防队相继赶到车辆厂,在储油罐、油库、化工库、氧气站、高压变电站等区域筑起防线,严防火势蔓延。车辆厂职工们与前来支援的消防队员并肩作战,奋力扑火。武警部队后续进驻厂区,增强灭火力量。时近黄昏,火光把天空映成深红色。大火到第二天早上才逐渐被扑灭。此时,距离火起时已经近十五个小时。从围墙处望去,外面已是一片废墟,焦黑色的残垣断壁与四散分布的水洼。一名消防队员骑坐在断墙上,他头上缠着绷带,眼中布满血丝,腰背却挺得笔直,不断向冒烟的地方打水。望向更远处,通往松花江边的道路两旁,散落着居民们抢救出的物品。

后勤保卫部副部长崔新峰对这段经历也印象深刻,他回忆道:“那天是星期六,从下午三四点钟开始,楼下就不时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透过窗户向西望去,天空已被火光映红。我父亲当时在机修车间工作,第二天上午父亲回家时,他的眼睛通红,十分疲惫。父亲对我说了护厂救火的场景,令我十分感动。”

不久之后,《哈尔滨日报》对此事件作了整版的通讯报道,将这场大火称为“哈尔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大火”。报道中说:在离火灾现场不远的哈尔滨车辆厂内,有一个装了3000多吨原油的大油罐。如果这个油罐爆炸了,后果不堪设想。车辆厂的职工们不惧危险,用辛劳与汗水、努力与坚守,筑造了一条钢铁防线,守住了车辆厂,守住了数万名职工与家属的重托,守住了国企的担当与责任。车辆厂工人们不畏艰难、爱厂护厂的精神,是彰显中国工人力量的真实写照。

今年,距“4.17”大火已经年过去了38年,哈车辆厂也早已搬迁到先锋路,原来的“三十六棚”已改制为中车哈尔滨公司,但老厂的消防队一直没有解散。几代哈车人,都传承着当年的“防火精神”,为企业克服各种困难、走向高质量发展拼博奋进。

编辑: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