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000亿市场规模,人工智能有望成为医疗健康产业的技术“利剑”

4月17日上午,第三十二期院士讲堂《迎接未来医疗新挑战——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如期开讲。

蔡志明院士为大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分享了未来医学与未来医院发展方向等热门话题,并邀请了深圳市生科慢性病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付承彬、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副院长林汉利、北大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周其如、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生物医药产业首席科学家白羽等5位医疗领域的座谈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思路。

合影留念

本次讲堂活动由南山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主办,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承办。市、区高层次人才代表、企业家代表、社会听众共300余人现场聆听了本次讲堂。

讲堂现场

讲堂开始,蔡志明院士从人工智能的历史与未来着手,首先讲述了人工智能历史渊源。人工智能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度经历了研发停滞、发展缓慢等阶段。90年代中期,受到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人工智能开始稳步发展,2010年至今,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兴起更是带来了人工智能的爆发。如今,人工智能已在工作、生活中处处可见,不同程度地参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活动现场

蔡院士认为,人工智能未来会在医疗健康的应用上有广大的发展前景,人工智能可运用在疾病治疗、药物开发、医疗健康服务等方面,比如人工智能阅片,其AI检测准确率在儿童自闭症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理切片诊断乳腺癌等疾病诊断方面可达88%以上,检测效能与人类专家相当乃至超出专家水平。

活动现场

同时,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的产业前景将会相当可观。蔡院士提到,2018年中国的AI和医健的市场规模已达到200亿,预计到了2025年,国内市场会增长至500亿以上,全球市场将达7000亿以上。这是个发展迅猛的朝阳产业,但目前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如相关专业人才奇缺、患者更信任医生和经验、难以从试验向临床应用突破、难以获得医疗机构真实一手数据、医疗主体不明确等难题,都需要我们用未来的“利剑”逐步攻破。

观众拍照

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未来医学将能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疾病,有利于疾病的预测和干预,而且患者还能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人们平等地享有医疗和健康的权利。此外,美国、瑞典、中国、英国等国家也在不断探索未来医院的发展方向,将从数字化、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跨界整合和融合六个方向延展,打造集超级远程技术、智能化、精准医学等为一体的全新医院模式。

在接下来的院士对话中,蔡院士及五位嘉宾分别就三甲医院如何赋能到社区智慧管理及智慧医院和智慧社区建设思路、糖尿病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延展和商业逻辑管理等三个主题,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展开交流,并结合AI、5G科技及未来医院的发展前景,就实现诊断模式和医疗机制的创新与变革进行了探讨。

座谈交流

现场精彩的演讲赢得了观众掌声不断,在提问环节时,蔡院士被问及日常的“保养秘笈” ,他风趣的说道,定期身体健康检查和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是他保持年轻的“秘密”, 运动能使人精力充沛,时刻充满工作激情,并鼓励大家要多参与体育锻炼。至此,本次院士讲堂活动圆满结束。

【记者】丁侃

【作者】 丁侃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