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印象

【影像里的小康中国】

作者:铁凝(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2020年5月,四川省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村民正在做直播。这里已从无网络跨越到了4G时代,村里目前有10多个“网红”,个人粉丝量从几万到几十万。陈杰摄

1998年2月,陕西省户县(现西安市鄠邑区)的年轻人在田间地头唱卡拉OK。秦岭摄

2020年4月,江西省遂川县副县长彭水生(后排中)在汤湖镇同洲茶场为当地特产直播代言。 彭志强摄

1995年2月,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棉村,四位走乡串村的货郎。孙廷永摄

2020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新镇区。 邬志斌摄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的景象。新华社资料照片

2018年10月,云南省大姚县铁锁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宿舍休息。该校为寄宿制,有700余名学生,其中90%都住校。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扶下,学校办学条件和住宿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陈路摄

1991年4月,湖北省罗田县,同学们在课桌上午休。解海龙摄

2018年7月,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医务人员在年丰村卫生室为前来就诊的乡亲们看病、答疑。该卫生室是威宁同济医院驻石门乡年丰村帮扶点。于文国摄

1996年5月,贵州省赫章县街头的一家诊所。于文国摄

2017年6月,安徽省凤阳县方邱湖农场,农民用上了现代化生产工具。马利摄

2006年5月,山西省偏关县寺沟村,一户人家正在夯土建造的长城墩台下犁地、撒种。赵青摄

祖国广袤的田野在我们面前展开,繁盛斑斓,气象万千。

这是创造了人间奇迹、见证着伟大光荣的田野。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伟大光荣的胜利证明着中国人民的奋斗与创造,证明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证明着中华民族的梦想和意志。

这是生机勃勃、活力盛大的田野。绝对贫困已成历史记忆,几千年所遥望的小康已成现实,从生活方式到生产方式,从日常经验到个人命运,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崭新道路在田野上豁然敞开,每一个村庄、村庄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感受着新时代的温暖和激励,满怀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向往。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正是参与、见证这场可歌可泣之战的艺术结晶。

凝视这一切、记住这一切,这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在人民中间倾听大地心跳,用镜头记录时代,这是中国摄影家们的坚定信念。他们长年奔走于田野山峦,他们的镜头是朝向这个伟大时代、朝向人民的生活与奋斗的深情的眼睛。

我们看见了历史。图像铭刻着时间,每一个此时此刻,都是过去到未来之间一次定格的跃动,都指涉丰沛的意义、饱含记忆的力量,每一个瞬间都真实地取自变化与发展的轨迹。摄影成了见证历史的行动,图像构成了一个时代的“地方志”与“民族史”。

我们看见了精神。这是光与影书写的英雄史诗,是光与影构成的精神图谱,一张张面庞、一个个场景乃至一处处风景汇合为时代的表情,时代精神的光晕清晰地展现,这是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创造幸福生活的热情和刚毅、欢悦和豪迈。

我们看见了人民与大地——镜头前的每一个人,被如此确切地记住,当曾经拘谨的少年绽放自然而有生气的笑容,当汗水像金豆子般在那些结实的黑脊梁上滚落,图像深处的芬芳扑面而来,人民的形象获得了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我们深爱这田野大地、深爱这大地上前进的人民。

希望的田野正向着更加壮美的未来展开。新征程上,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将会永远铭记在此所见的一切。

本版照片选自“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8日 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