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用手机导航了 这张地图从上海人家里消失了

今天的95后,已经不知道没有导航如何出门了。
但对于1985年以前出生的上海人来说,自立的必备技能之一曾是——看地图。
看地图是早年间,每个上海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问人+看地图
60后丁卫(化名),老家在江苏。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工作。
在那个时候,他要到上海的某个地方,主要方式是问人。
“单位里基本都是老上海,你就问同事。因为每个人都有个熟悉的地方。譬如住在万体馆的人,会跟你说万体馆附近有什么公交车。”
可以说,周围人的活动半径,加起来就是一个个体的私家上海版图。
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问不到人,再寻地图”。
1986年,他要随同女朋友去往徐汇长桥新村的亲戚家,这超出了周围人的认识范围。他只得翻地图,找出从中山东一路的单位出发,到达长桥新村的路线。
“先看出发的地方,跟着65路线路跑,跑到南码头。43路调到万体馆。再看长桥一村附近有什么车子。最后从万体馆乘111路到长桥新村。”
整个路程要2-3个小时。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有必要科普一下,当年查地图的基本方式。
恰好我们在文庙旧书店买到了一张2001年的《上海城市交通图》,封面特意标注为“新世纪版”。
以这张地图为例,整个上海城区,横向分成了14行,纵向分成12列,分别标注为A-L,就好比坐标轴。
先从新村索引中,根据“长”字四画,找到长桥新村在地图的位置——L5。
下一步,看附近的道路上标注了什么公交车。
公交车一般以红、蓝数字标注在道路上。从地图上看,长桥新村附近有111、731、755路。
然后翻到地图背面的《市区公交线路一览表》,看这三路公交车的途经站点。
丁卫发现111路的起点站是万体馆。而周围人曾经告诉过他如何到万体馆。根据经验+地图,他排列出了最终的线路——65转43转111路。
丁卫的方法,也是早年在上海找路最主要的两个方式:问人+看地图。
“这是侬人生的一门课业”
1981年出生的张琳芝,在12岁那年,遇上了一件非常郁闷的事情。
当时还在大境初级中学读书的她,家从老城厢老西门,搬到了徐汇靠近闵行的梅陇三村。上学的路程突然拉远了。
那一年,父亲郑重其事地拿出地图教她。“阿拉爷(爸爸)是生怕我不晓得路上车子哪能乘。”
早上上学,她会坐上6点第一班的218路高峰车,到大兴街再走去学校或者乘坐11路。
下午放学晚了,如果错过了最晚5点半的高峰车,回家路线就变得复杂得多——11路到大兴街,转43路到万体馆,再转50路公交车。
为了应对各种万一,父亲教她看地图。刚刚读初中的张琳芝,其实一开始是很抵触的。
“作为一个小朋友,让侬去看噶许多数据,侬要恨死脱的,觉着超出了侬的数据处理范围。”
“实际上,伊在教我逻辑思维。伊会帮侬讲,先寻着这个地方,看伊周围帮侬搭界(有关)的是啥物事(东西),再形成一个倒推。”
“就是去寻侬要的clue(线索),再去跟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自家排一个strategy(规划)出来。”
“伊觉得,一个人(要)自立,这就是侬人生的一门课业。侬一定要去学习的,不管欢喜不欢喜。”
这条上学路线,父亲带她走了两次,剩下的就只能靠她自己了。
“阿拉爷会训练我,先记从大兴街到梅陇总共经过多少站,再记每站周围匹配的地标。”
“就像一个全景地图一样的。这个全景地图,是在侬脑子里的。”
比如,“到了枫林桥之后有一个好望角大酒店,斜对面是青松城。然后侬就记得,到这里要转弯了。”
查地图是爷老头子的事
张琳芝的父亲如此操心地教女儿认地图,还有一个原因,他要去外地工作了。
在没有导航的时代,一个家里总要有一个人识路。在张琳芝家,这个任务属于父亲。
“小辰光屋里向查地图这桩事体,都是交给爷老头子(爸爸)做的。为啥?逻辑思维。娘(妈妈)不管的。”
“男的老早总归是在外面跑得比较多的。”
“譬如讲,阿拉阿娘(奶奶)要出门,伊就会帮阿拉爷讲:侬帮我查一查哪能去。”
父亲查完之后,会将出行路线、换乘交通都写在一张纸上,交给奶奶。这就有点像把今天导航搜索的结果打印出来,随身带着。
“有交关(很多)同学也是,会叫家里人看好,写在纸上。这个时候识地图的那个人,就会成为team leader(团队领导人)。”
张琳芝往往就是那个team leader。
今天,当我们拿出一张2001年的地图,她依旧熟门熟路查看方法。但也不无感慨:“侬再不问我,我都快忘记这桩事体了”。
这件她小时候抵触的事情,回过头来看,锻炼了她的多种能力。
“它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独立性的思考。放到今天,用阿里的话来讲,终局思维。先知道目标在哪里。然后再去看,怎么去找到你要找的路线。”
父亲在教完以后,也会问她:还有第二条路线伐?“伊其实在教侬flexible(灵活)。”这跟今天导航软件会给出多条公共出行路线的逻辑一样,都是要有plan B。
在前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递很慢。路上总有意想不到的变化。所以在路上寻人问路,也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
张琳芝在实战中总结出了几个问路成功率颇高的地点:东方书报亭、便利店、水果摊头或者烟纸店。
来上海前,没用过地图
丁卫和张琳芝的故事,出生在1985年以前的上海人恐怕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看地图也是早年间,每个上海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原因很简单,上海太大了。
张琳芝1996年去三亚的时候,三亚还不是今天的“购物度假天堂”。“(那时候)三亚城市很小很小。它其实是一个镇改出来的。”
按照习惯,她想在当地购入一张地图。但她没想到的是,竟然没买到。
“(地图)在三亚就是个不常见的东西。或者说这个东西这里备货量很少的,因为不太有人买的。不像在上海,书店里肯定买得到地图的。”
刘慧(化名)2002年从江西宜春到复旦大学念书。父亲在上海火车站替她购下了人生的第一张城市地图。“当时从小城市来,感觉上海特别大。”她说。
在宜春,她从来没有使用过地图,也没有见过城市地图。
虽然宜春的整体面积比上海大,但是在刘慧小时候,“城区特别小”。
“我们家门口是中山中路,还有一条河叫秀江河,这两条是平行的。整个城市就是沿着这条河和这条路展开的。所以非常简单。”
而作为主干道最热闹地段的中山中路,不到2公里长。
刘慧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从中山中路走到同学家,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但他们家就已经是农田了”。
而等刘慧到上海读书之后,一张上海地图是必需品。对那个时候的她来说,“地图是唯一一个可以指引你到哪里去的东西。”
她和同学到易初莲花、外滩、黄兴公园、共青森林公园,“都是坐公交车,都要靠地图”。
“要离开学校范围的话,我们基本上有一个人要带着地图的。”
上海人购买上海地图
地图在20多年前如此重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90年代开始,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没有一张地图傍身,很可能找不着北。
2001年的《解放日报》,将90年代的建设概括为“‘三横三纵’,‘申’字大写,数桥飞架,‘明珠’悬空,地铁潜行,隧道流光,高架交错”。
在上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内环高架、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建成,组成了“申”字型网络。
南浦、杨浦、徐浦、奉浦大桥相继通车,去浦东更方便了。
“明珠” 说的是上海地铁三号线,2000年底一期运营。上海地铁雏形初现。
一大波市政建设,加上改善住房的需求,十年里百万居民大动迁。1991年到2003年,共有约300多万原本住在市中心的上海市民迁往郊区。
上海的市区面积在此期间迅速扩展。从1993年的225平方公里,到1997年的388平方公里,扩展了72.4%。
在张琳芝读初中的时候,“上海已经有交关人动迁到比较远的地方去了”。她的同学里有在杨浦控江的,浦东德州新村、凌兆新村的。
而她自己也经历了两次动迁。从老西门搬到梅陇三村之后,因为造外环线,她又动迁到了普陀。
在城市市政建设快速发展之下,上海人也不认识上海了。而当时手机、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地图就是生活刚需。很多人的饭桌、办公桌玻璃底下都压着一张地图。
2000年11月22日的《新闻晚报》上,曾有作者写到自己1963年买的一张地图,“使用了近20年”。
这种事情从90年代开始,绝不可能再发生。
上海市测绘院制印分院长方锦曾在1999年的报道中说:“上海的市政建设太快了,测绘速度赶不上建设节奏,我们忙得要飞起来了。过去一张上海交通图起码可以对付个十年八年,如今一个季度要赶出一套上海地图。”
199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竟然是《上海交通地图》,128万册。
而上海当时有六种单张上海地图。新民晚报1997年3月27日第一版《上海地图成了畅销品》一文写道:“上海地图的销量从1994年至今,每年均递增20%,去年已逾500万份……近年来购买上海地图50%左右竟是土生土长的阿拉上海人。”
以250万这个数据,匹配1996年的上海常住人口1450万,也就是平均5-6个住在上海的人里,就有一个会买地图,几乎可以算得上家家都有。
一张地图变成一本地图
相比版本更迭的手机导航,让今天95后和00后无法理解的纸质地图却忠实记录下了上海的城市变迁。
从2001年的《上海城市交通图》上看,陆家嘴还没有集齐三件套,只有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
当时地铁的尽头,北到江湾镇,南到莘庄。西到金沙江路,东到张江高科。
但这个今天看起来完全不够用的地图,已经是经过扩大了的。
其实一直到90年代,上海地图的主图还只覆盖到中山环路,也就是今天的内环。
等到2000年左右,主图才覆盖进了今天的外环范围。
而为了加进外环,同时中心城区不至于太小看不清楚,上海测绘院对地图进行了变形。以人民广场为中心,根据所在位置到人民广场的距离,乘以一个变形系数,距离越大,变形越大。
也就是地图上的1厘米,在人民广场实际距离最近,徐家汇次之,莘庄再次。
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地图上的字体变小了。2005年,上海在地图中附赠了一块火柴盒大小的放大镜。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等到了2009年,传统的上海交通地图由“一张”终于变成了”一本“。覆盖范围从400平方公里扩至1300平方公里。
一张地图已经无法涵盖上海的城区了。城区的范围在不断外扩。
如果今天还有人想用纸质地图查询自己住处的话,显然一张头的地图是不够的。
根据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团”的数据,上海目前2500万常住人口中,有48%的人住在外环外,68%的人住在中环外。
改为一本地图,就是为了解决诸如以下这样的问题:
“原先家住卢湾区的周先生,一年前搬到了安亭附近的别墅区居住。新居敞亮舒适,就是在老的上海交通地图上找不到新居周边的道路。”2009年的《文汇报》写道。
进入电脑地图时代
2005年,百度地图和丁丁地图上线了。人们从纸质地图时代,进入了电脑地图时代。
“2005年我在广告公司,很多出差。我是基本上要去的地方电脑上查完,打印下来带着走。”张琳芝回忆道。
到2010年,用丁丁地图进行换乘查询的日活用户是50万人次。
再后来,人们进入了手机导航时代。地图的销量日趋下降。
只是年纪大的人,还是习惯纸质地图。今天在淘宝上买地图的买家评论,不少都说是为家里老人买的。
他们从地图时代走来,依旧习惯于此。刘慧的父亲就是这样。
“50年代末出生的人,习惯了在上海就是依赖地图。我爸现在其实不太会用手机上网,我每次给他看百度地图,他都很头大。”
刘慧将地图和手机导航,比喻为单反相机和傻瓜机。
“导航完全就是一个傻瓜模式。而地图是单反的手动模式,你完全要自己去动脑筋。”
“想想以前研究地图,有点像攻破了一件事情。其实还是有一点成就感的。现在可以说完全失去了这个能力。”
当年每家每户必备的纸质地图,快要成为历史了。
但地图留给上海这座城市的习惯,或许被保留了下来。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上海人在报地名的时候,倾向于定位到地图上的一个点。
不管是“路弄号”说全的习惯,还是以两条路的交界描述方位,上海人很早就以一种导航思维在描述地址。
而这种精确和细致,也体现在了地图上。1946年的上海地图上,就已经出现了索引格。就是开篇提到的横向14行,纵向12列。它以更高的效率,帮助查阅。
但这个细节到了21世纪,也还不常见。2005年的《出版实物》期刊上,提到“(索引)在城市地图和旅游地图中,很少出现”。
一张报纸大小的地图,记录下了城市变化,也塑造了某种城市性格。
那张曾经翻到烂还要反复看的上海地图,你家还有吗?
●参考资料
1、方诚,《喜看今日路》,解放日报,2001年1月3日。
2、chenqin,《外来者扎根上海、迁向市中心的一种代价?》,澎湃新闻,2015年9月22日。
3、《1998年上海部分出版社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文汇报,1999年1月16日。
4、汪一新、乐天,《上海地图成了畅销品》,新民晚报,1997年3月27日。
5、汪一新,《大上海的世纪之路》,新民晚报,1999年1月4日。
6、王青萍,《上海地图》,新闻晚报,2000年11月22日。
7、赤慧,《上海地图配放大镜》,新民晚报,2005年5月5日。
8、陈熙涵,《上海交通图“一张”变“一本”》,文汇报,2009年1月13日。
9、林小蕾,《来看看上海这块宝藏地块背后的故事》,二分之一说,2021年3月15日。
10、黄海华、孙婷,《商业网站更新不够及时,政府网站使用不太方便,地图查询服务能否更便民?》,解放日报,2010年7月19日。
11、李乃良,《变比例尺地图投影在编制中的应用》,地图编印,2000年12月。
12、高愉,《城市旅游交通地图中的“索引”及其设计》,出版实务,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