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双年展聚焦“水体”,与独特历史与地理息息相关

因为疫情的影响,本该在去年举办的上海双年展遭遇延宕,这也给双年展主办方一个特别的机会,让活动以不同的形式逐渐展开。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于4月17日至7月25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行,本次展览主题为“水体”,聚集了来自6个大洲18个国家64位/组艺术家参展,参展作品总共76件/组,其中33件是新委任作品,这也是上海双年展新委任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届。

这届双年展并不仅仅是一个展览,从去年11月,它便以为期5天的第一阶段“湿运行”拉开帷幕,并在后续5个月中逐渐生成第二阶段“生态联盟”。借此契机,策展人、艺术家与思想者得以逐步发展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并与这座城市、市民、网络、组织与机构互联合作。经历了比以往更长时间的累积,双年展的最后阶段“一个展览”终于在4月17日揭开面纱。

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水体”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息息相关。上海是各种流动性场域的汇集之处,其发源史与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紧密相连。冰融形成的水源从五千米高地疾驰而下,直抵东海海平面,6300公里的长江干流所裹挟的种种沉积物颗粒经过新陈代谢,最终孕育了长江三角洲这一中国最肥沃的农耕区之一,悬浮在水中的矿物和有机物也由此化作新的“身体”。水流亦重塑了地理环境,为生命带来新的活力。

本次展览中,不乏与上海的地质环境休戚相关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双年展特别与上海多家展览机构合作,借得多件展现上海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藏品。

例如,其中有一件展品是上海科技馆收藏的一块采集于上海马桥冈身遗址的沉积岩。六万年前开始,在现今上海地区的西部,由近海泥沙与介壳动物的残骸在海流和波浪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堆积而成古海岸线。“冈身地带”形象地展现了上海逐渐成陆的地质变迁过程。

上海航道局收藏、来自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驱泥引河龙”的一件复制品同样引人注意。“驱泥引河龙”由清朝人陆千戎发明,是利用水力自行疏浚河流泥沙的器具。使用时以十个河龙为一排,使它们低头俯向河底,利用龙尾进水河龙头出水面积的差异产生的流速,达到局部冲刷河道的目的。

上海的地质状况同样引发了海外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工作于纽约和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家伊利哈尔瓦的《两栖动物》是本次双年展委任创作的作品。艺术家在上海从地面向下钻取105米深,用地质勘察钻头取得岩心。长短不一的圆柱体平躺在地面上,从干到湿逐渐变化,展现了地质运动与人类活动的记忆,诉说着数千年的自然历史痕迹。在艺术家眼中,上海是“水陆两栖”的,“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这片持续变化的地域,它是流动的,又是粘滞的;既非全然的液态,也非固态,如同水陆两栖动物,既要同时依附水河陆地生存,又要将生物与非生物紧密相连。”

上海处于长江下游,也有艺术家顺流而上进行采风,另外一些艺术家的工作与生活则完全与河流紧密相连。

来自纽约的迈克尔·王将他的城市单色画《风土》系列延伸至长江流域。他把从流域内主要城市采集的石块或泥土,研磨成颜料,并用每座城市特有的颜料绘制单色画。这些画跟随长江及其支流的流向,自西(左)向东(右)地展现了南方的地表地质学。

曹明浩和陈建军主要在成都活动,他们的“水系避难所”系列关注的是2008年四川地震发生后当地的重建行为,从旧帐蓬、羌人居住的建筑材料、震后博物馆出发,二人探讨了在岷江上游这个非人类中心的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内,频繁的灾难问题如何促进和超越地域与地缘的集体实验。这件作品也是对本地传统、植被与远古智慧的多样性思考。

作为中国内部纵横的河川网络与整个世界的连接点,上海也肩负着大量的文化交流与国际交往的责任,而这也正是当代艺术的核心意义所在。

生活工作于纽约和巴塞罗那的蒙塔达斯曾在2017年10月1日穿行于上海大街小巷,当天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他被涌动的红色所吸引,作品《红》展现了64张照片,正是他当时的直观感受。

来自北京的艺术家蒲英玮的《水坝剧场》是双年展委任创作的。这件作品聚焦于艺术家的舅舅李贵平,这位援建非洲的水利工程师在肯尼亚主持修建了水坝项目:卡里曼纽二期大坝。《水坝剧场》记录了李贵平在近8年时间中多次往返非洲的经历,也记录着中国在近年的发展和变化。“中国与非洲”是艺术家回应自身成长经历与身份背景的长期创作主题。

江流汇入海,这让整个世界某种程度上连接成为了一个共同体。日本福岛最近宣布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便引起了全世界的警觉。展览当中恰好也有一件作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来自伦敦的艺术家帕斯夸尔河和施瓦贝的《逃逸者踪迹》追踪了从养鱼场渗出至海洋的污染物的流动轨迹。面对数量成指数级增长的养鱼场以及随之给海洋生命所带来的残害,伊斯坦布尔烹饪艺术学院致力于开发替代性食谱,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及营养获取方式的途径,来应对海洋酸化、密集型开放式网渔场溢出的抗生素、新寄生生物的出现以及物种消失等问题。

与这一作品联动的,还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附近的BISTRO BY URSIDE餐厅,该餐厅从菜单上剔除了养殖三文鱼制作的餐品,并以多道特制的“气候食者”菜肴替代。该套餐将在双年展期间限量供应。

主展场以外,今年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项目携手战略合作伙伴上海万科,以“水”为线索,依托延伸展览、水域人文视觉版图、水文漫步等活动,邀请市民一同串联并想象上海这座水乡城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此外,呼应艺术家克莱尔·布里顿、朗达·迪克逊-格罗弗劳婶婶与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 “悉尼漫步”的“上双水文漫步”,借助小程序将漫步者的实时行动轨迹覆盖于老上海水路图之上,勾连个体与城市情感联结。

第13届上海双年展还将流动的知识沉淀为三项出版与延展项目。除了完整收录展览全过程的画册,本届上海双年展还将推出读本《流:水体》,收录诸多作者围绕“水体”所展开的思辨与畅想。展览同期,上海双年展将与媒体平台e-flux合作推出“湿聚合”播客栏目,将“水体”拆解为多个声部(呼吸、堵塞、分解、排放、冲洗、润滑、融化、输液等),邀请展览参与者讲述展览背后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