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祥:区域联动共赢 全面提升南京都市圈发展能级

南京都市圈是全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复函,《规划》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的都市圈规划。
近日,《规划》已由江苏省政府、安徽省政府联合印发。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设计大师张京祥接受了媒体采访,从战略意义、亮点举措、发展路径等方面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图片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设计大师张京祥
六大亮点举措,推进南京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逆全球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生产链、供应链布局不再单纯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导向,而是更加注重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也就是说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了“近域重组”现象,而城市群、都市圈就是承载产业链、供应链“近域重组”的最重要空间单元。都市圈发展模式是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圈中其他城市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形成的一种有机融合、相互协调、良性竞合的发展模式。《规划》在这些方面做了充分思考和创新探索,我认为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亮点举措:
一是突出“综合交通体系”在构建区域交通统筹布局中的重要性。《规划》强调南京都市圈中铁路、公路、航路“三路”交通网络的统筹规划建设,特别是提出“射线通道+环线通道”“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共建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协同打造现代化机场群”等新颖的概念,营建一种更加整体和综合的都市圈交通统筹格局,从而支撑“到2025年实现南京与都市圈各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的发展目标。
二是突出“数字智慧”在构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前瞻性。《规划》将数字和智慧技术前瞻性地嵌入到未来都市圈基础设施发展的新要求中,特别提到了5G、IPv6建设在构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和安全保障,是对未来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趋势做出的精准预判和主动引导。
三是突出“创新链”在构建区域产业协调中的引领性。“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的核心动力, “创新名城”的定位也是南京最响亮的时代名片。《规划》中提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联合打造创新都市圈和科创共同体”,并且明确了信息技术、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六大产业关键领域创新方向,在都市圈层面构建原始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所组成的创新链。
四是突出“市场化”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划》中特别单列“加快建设统一市场”的章节,目的是通过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一的技术市场”“统一的金融资本市场”“统一市场准入标准”,从而使重要生产要素能够在南京都市圈范围内自由有序流动,营造竞合有序的都市圈可持续发展格局。
五是突出“共保联治”在区域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南京都市圈范围内拥有长江、滁河、洪泽湖、石臼湖等重要区域性水系,需要建立区域内各城市“共保联治机制”才能有效推动绿色都市圈建设,其中“建立临界市区县级生态环境协作和跨省联防联控机制”“引导跨行政区的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开展多元化生态补偿”等举措的提出,是积极探索都市圈内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格局与新机制。
六是突出“功能性平台”在区域同城化融合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规划》共提出“融合发展型”“科技创新型”“临港共建型”“园区联动型”“生态经济型”等五类都市圈功能性平台建设,是在总结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自身的科研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和生态优势的基础上,依托江北国家级新区、紫东地区、龙潭新城、南京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苏皖合作示范区等已有载体,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南京的辐射外溢优势,带动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发展。
图片
美丽南京。熊伟 摄
产业分工协作,构建梯度有序的产业发展与集聚新格局
南京都市圈未来将构建“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的都市圈空间格局,坚持极核带动、同城先行、轴带辐射、多点支撑。产业发展依托都市圈空间新格局,主要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其中,先进制造业主要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现代服务业主要围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航运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和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健康养老等领域。
在此基础上,《规划》中明确了南京、镇江、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溧阳和金坛等各城市具体的产业发展主攻方向,“重点推进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共建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宁马、宁滁、宁溧等合作产业园,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经贸平台”;同时,紧紧围绕南京“创新名城”建设,重点打造“面向华东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和形成都市圈“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从而以资源整合、分工协作、链接融合为重点,“推动中小城市融入中心城市产业布局,有序引导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都市圈能级,实现合作共赢。
在“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的都市圈新发展格局中,一极就是要发挥“南京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重点关注南京的城市创新功能,目的是要在都市圈产业链之上构建起围绕产业链的创新链,达到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同城化发展的目标。南京都市圈未来将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和“高品质宜居生活圈”,这四个方面也是非常契合南京“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功能定位的,所以南京城市的发展与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将实现同频共振。
因此,一方面南京要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建设空间天文、水土环境、化学和生物医药等3-5个前沿科学与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及推动“紫东地区”“未来网络实验室”等重大科技载体的建设,做大做强创新头部能级;另一方面,通过共建都市圈产业创新中心,例如“设立南京都市圈科创专项资金”“都市圈高新园区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等,探索南京创新发展的辐射路径,从而以南京的城市创新引领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
在如何调动都市圈内资源要素方面,《规划》实际上是转变了以往城市资源和要素分配的传统逻辑,改“分配”为“流动”,目的是逐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公平市场准入,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市场环境。这样一来,在相对统一、宽松、自由的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资本市场的都市圈治理环境之下,将会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等产业价值链顶端的资源要素向南京集聚,从而在提升南京自身城市能级的同时,在都市圈范围内也构建起梯度有序的产业集聚与发展新格局。
南京淮安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效果图
有序竞合联动,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南京都市圈跨越长江南北,地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分界线位置,是我国承南继北、承东启西的关键枢纽区域,对于国家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南京都市圈还是一个跨越苏皖两省的都市圈,山水相连、文化相亲、产业相通,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经济、社会联系与文化认同,在全国范围看,是区域合作的典范区域。
此外,南京都市圈的发展也是对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撑,世界级城市群的骨架是一系列由全球城市、都市圈、都市区等构成的高水平城市体系,南京都市圈对于支撑长三角发展、传递长三角辐射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将紧扣与长三角内各个都市圈的紧密互动关系,形成有序竞合的区域联动,从而推动长三角实现一体化发展,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
长三角区域包括三省一市全域,其中就包括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次区域城市集团,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强化与长三角其他都市圈合作”的重要举措。诸如,南京江北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作为与上海都市圈互动的重要载体,推动与上海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主动承接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和功能疏解;借助与苏锡常都市圈相邻的地理优势,“探索建立设施互联、功能对接、产业互补、市场共享的合作新机制”,试图从空间功能和产业布局上打破两个都市圈之间的发展壁垒;在与杭州都市圈的联动中,依托宁杭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快速联动发展创新业态和数字经济,探索建立区域性生态资源、生态技术、碳排放交易平台,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在与合肥都市圈的联动方面,充分发挥南京和合肥的科教创新资源,由产业创新平台和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引领两圈发展。
对未来南京都市圈的发展,我最期待的主要是在都市圈创新体系构建和都市圈治理环境营造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京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名城,都市圈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55%以上;在都市圈治理方面,提出健全“营商环境、协同创新、园区共建、产业分工协作”等多层次多领域协商合作机制,对南京和南京都市圈来说都是重大利好,并且将在构建内外双循环、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等方面产生全国层面的示范意义。(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