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献良策|尚海燕:优化商业区办公用房,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高光耀委员

蓝绿交织绘就榆林生态底色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鱼翔浅底、绿树成荫……”谈起“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目标,榆林市政协委员高光耀用这样一组富有“既视感”的成语勾勒蓝图。这是他的憧憬,更是他的责任。

去年年底,高光耀履新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面对新岗位新职责,他给自己定下“恪尽职守”“不辱使命”的“硬杠杠”,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印在脑海刻在心间。

当前,榆林正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跑道上加速加力,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能化产业体系逐步构建。而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作为能源城市的榆林,必须加快能源革命步伐,实现低碳转型。

“榆林碳排放总量占全省50%以上,工矿企业密度大,沿河近城布局多,兰炭、金属镁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较慢,‘十四五’时期还将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高光耀说,由于榆林产业、能源、运输等方面结构性污染十分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到全省四分之一,近年来跨区域、复合型污染日益凸显,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固废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加之治理投入、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严重错位,治理难度前所未有。

环保“紧箍咒”如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助力,而不是加阻力?高光耀认为,首先要树牢生态意识,建设好“心灵环境”,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发展,自觉践行“两山理论”。

今年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未来五年重要突破口来抓,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保生态修复力度始终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着力构筑黄河中上游生态屏障。

具体怎么干?高光耀列出“1234”工作路线图:服务一个大局、守住两条底线、办好三件大事、强化四个保障。

“围绕发展大局,要从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方式两方面发力,认真开展碳达峰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高光耀表示,同时,要守牢环境质量底线和环境安全底线,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合理做好加减法,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减轻负担。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高光耀认为,守护榆林的蓝天、碧水、净土,还要持续强化监督、监管、监测,从严督导、督办、督查,建立健全全市生态环境信息化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提升生态治理及时感知、智能预警、精准溯源、协同管理能力。此外,还应强化宣传引导,组建“环保讲师团”,深入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围绕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监管执法等问题“现场答疑”“把脉问诊”。

高光耀说,最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升公民绿色低碳意识。“每个人都为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出招出力,蓝图就会一步步照进现实。”

许锐委员:

推动创新发展应加快打造人才蓄水池

人口、人才、人力……在今年榆林市两会上,市政协常委、市科协党组书记许锐围绕“人和发展”建言。他认为,推动榆林高质量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至关重要,必须结合发展目标,大格局思考、系统化布局,做好“人的文章”。

图片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许锐说,“十四五”时期,城市建设发展要增添活力、激发动力,一方面,要吸引人口向城市集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城市承载力,扩大城市版图,有效吸引外出人口回流;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来高精尖人才来榆林投资兴业,扩大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

许锐建议,加大人才引流力度,可依托榆林学院优化专业设置、安排适度扩招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外地学子来榆求学、就业、成家,还可以积极主动申办名牌高校分校、分院,通过增加大学生数量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生力量。同时,要实施大学生服务企业计划,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体系,让大学生走进来、有事干、留得住。“通过人才吸引企业,通过企业集聚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

公民科学素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有助于厚植科学沃土、营造创新氛围。据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3.27%、10.13%和8.44%。而榆林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10.2%,居全省第三位,超出全省平均水平。“就目前来看,榆林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高于西部和中部平均水平,‘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对标东部发达地区追赶超越。”

许锐说,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与推广应用都取决于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的人,这部分人正是不断从亿万个掌握一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公民中产生的。“因此,要看到差距,进一步加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他建议,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制定未来五年榆林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纲要,依托榆林科学技术人才学院,分级分类分批培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为榆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智力支撑。

万雁委员:

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力度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农业发展事关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近些年受到各级各部门的关注。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是一种专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等方面因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保险,旨在减轻农民灾害损失,降低农业风险,增强农民灾后自救能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两会上,榆林市政协委员、米脂县政协副主席万雁将关注的目光聚集在农业保险领域,她指出,目前农业保险存在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且保险险种不足,承保单位单一,不能满足风险保障需求的问题。为此,她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和保险意识,增强投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同时扩大保险品种,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将小米、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和投入大、风险大的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山地苹果、畜禽养殖设施设备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做到“愿保尽保”,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和谐;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保险市场,规范保险经营管理,提高理赔效率和精准度。

李源委员:

建立榆林失独、伤残家庭失能养老试点

“失独、伤残家庭”,即独生子女因意外事故或疾病等亡故,而父母因为已过生育年龄,无法再生育子女的家庭。目前榆林市共有315户合计493名失独、伤残家庭成员,这些家庭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由于年龄限制导致他们基本都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大部分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疾病,由于没有子女进行赡养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和最低保障来生活。

在日前召开的榆林两会上,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高新医院党委书记李源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这一弱势群体,并提出“建立榆林市失独、伤残家庭失能、半失能人员养老试点”的建议。

“根据我们的调查,榆林市“失独、伤残”家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收入单一,难以承担养自身的养老费用,二是缺乏精神慰藉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第三就是缺乏有力、有效的医疗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为此,李源委员建议建立榆林市失独、伤残家庭“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试点,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关怀。

李源说到,建立榆林市失独、伤残家庭“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试点,符合失独、伤残家庭差异化养老需求实际,也可以个性化解决养老需求,破解无人养老难题,还可以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节约养老成本,此外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助力精准脱贫。

李源表示,在现阶段的政策环境下,“医养结合,智慧养老”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单一的财政补贴或集中养护无法满足失独、伤残家庭养老需求,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元素,整合多方服务主体的资源,根据现实需求个性化解决养老问题。

杨玉强委员:

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加大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这是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市天丰昌医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强在今年榆林两会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建言中提到的一句话。他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促使养老服务产业迅速发展。

截至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1.76亿,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到2022年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正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居民体质不断改善,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

为此,杨玉强认为应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外资准入、精简行政审批环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养老事业中去,激活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

杨玉强说:“通过政府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政府养老服务招投标加分、降低税费和融资成本等方式,支持养老产业新兴业态发展,鼓励专业养老服务供应商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杨玉强建议,应扩大医保保障范围,充分利用医保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支付体系,增加医保范围和报销比例。同时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探索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加大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培训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养老机构从事医养结合工作,同时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立专业化的老年人服务护理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员到养老服务领域来进行就业。

刘小荣委员:

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业主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物业管理领域的各种纠纷、投诉呈不断上升趋势。

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榆阳姿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荣认为,目前很多小区存在物业管理跟不上,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水平差,收费开支不透明等现象。“很多小区至今还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即使成立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刘小荣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物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完善《物业管理条例管理办法》有关政策,以规范性文件约束物业公司、业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解决纠纷的途径。对于行业主管部门来说,应履行好对物业公司监管职责,及时制止物业公司的违法违约行为,责令其整改或予以处罚。

从市级层面来说,应尽快理顺关于物业管理责、权等关系,明确物业等级对等服务。同时加强物业管理市场整顿,对不遵守物业法律法规、不按规定定期公示财务账目的物服公司予以清理整顿规范,对维修、服务不及时不到位、收费不规范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石惠中委员:

加强羊毛绒产业技能人才培训

榆林是“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现有羊毛绒生产和关联企业350多户,年产羊毛防寒服系列产品1300多万件,产值30亿元以上,销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75%以上。

“在榆林羊毛绒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短板突出,主要是技能人才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羊毛绒服装设计人才不足,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人才短缺,生产工人年龄偏大,产品品种单一,产品质量不稳定。”为此,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市蒙赛尔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惠中建议,榆林应加快人才队伍规划建设,通过3—5年的实施,多途径的培养,储备产业发展人才后备力量,尽快形成羊毛绒服饰高技能技术人才梯队。

石惠中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培养人才,一是依托院校培养服装设计人员,加强与北京服装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合作,设立羊毛绒服装设计专业,对榆林羊毛绒服装设计人员培养进行倾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训;二是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人才,以职业学院招生为主,企业推荐为辅,每年招收一到两个班,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人才培训,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鼓励经过培训的人员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建立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相联系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使用人才,留住人才,从根本上解决羊毛绒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问题。

余亚云委员:

多方合力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

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加,榆林停车难现象逐年加剧。停车难成了有车一族出行的最大烦心事。特别是近两年来,一些商业区、医院、学校、餐饮业较为集中的繁华地段,停车场难以满足激增车辆的停放需求,停车难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影响城区道路交通和市民日常出行的一个普遍性社会问题。

“榆林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和停车位数量不足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近年来榆林市政府将解决停车难问题列入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通过增加停车位,提高停车收费缓解停车难的问题,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的部分问题,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规划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和谐发展。”榆林市政协委员、陕西观止文化艺术博物馆理事长余亚云认为:要将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充分挖掘现有停车资源,向规范使用存量空间要效益。

余亚云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抓紧普查全市现有可供停车的空间资源,由交警部门会同市执法局按照“能划则划”、“应划尽划”的原则,统一审批和施划停车泊位。特别是在公园、学校、医院、广场附近,开辟尽可能多的临时停车位和夜间停车场,结合人防工程合理建设一批辐射面较大的停车场;研究制定促进停车泊位错时使用和循环周转使用的实施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针对停车场市场化水平较低的现状,适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引导民资参与停车场(库)建设与管理,在重点地区和街路推广停车诱导系统,依托科技手段建设停车泊位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引导停车者及时泊车,有效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

尚海燕委员:

优化商业区办公用房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3年7月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清理办公用房,榆林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办公用房清理相关工作,收回了大量的出租办公用房和门市,并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处置,在满足现有单位人员办公需求以后,对部分临街、商业繁华地段办公用房,通过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进行招租。

一刀切式的收回办公用房会破坏这些国有资产多年形成的商业价值,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在日前召开的两会上,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博爱医院院长尚海燕等六名委员提交了《优化商业区办公用房处置方式,保障商圈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提案。

整合优化政务服务中心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场所,统合政府便民窗口,收回商业繁华地段商业价值较高的政府产权临街门市和办公用房,交由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招租,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壮大商圈经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案认为,榆林机关服务中心应依照城市发展规划和区域商圈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科学布局,对商业价值较高和居民聚居区的政府产权门面房、办公房逐一研究制定处置方案,采用转换用途、置换、出租、拍卖等方式,有效盘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既促进区域商圈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商业价值,保障居民群众生活便利,又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保值增值。

尚海燕建议,进一步规范闲置房产出租行为,实行阳光招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效推进国有资产增值。严格落实第三方评估、审批、网上拍租等流程,通过市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挂牌竞拍的方式,承诺原承租人享有“同等价格的优先承租权”等措施,确保程序、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切实做好政府闲置房产出租工作。记者 满淑涵 高三宝 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