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81岁打铁匠!开眼淬火见证55年手艺

图片
去年冬天,老铁匠林玉成第一次给自己放了个“寒假”,他老了,老到耳聋眼花背也驼,双手拿着铁钳夹起通红的铁块时,动作迟缓还微微颤抖。开春了,林玉成又打起精神头,开工!除了赶大集要去摆摊,每天上午,他都在自家院子里点火开炉、淬钢炼铁。
一门手艺坚守55年
林铁匠今年81岁,打铁55年,双手伤痕累累,虽年事已高,但匠心未改,打出的工具结实耐用。他检验成品质量的唯一标准是用刃面砍石头,他说:“不卷刃就合格了。”
4月7日,乍暖还寒,在延吉市依兰镇平安村一队的一条胡同里,一面鲜艳的国旗随风飘扬,铁栅栏上有块牌子——“铁工所”。院子里是林玉成的家和铁工所,家是4间瓦房,铁工所是30多平方米的简易棚。33年来,院子里的陈设没变过。简易棚占去了院子的一半面积,砖墙结构,只剩两面墙还保持完好。
灶膛里熊熊炭火,鼓风机呼呼作响,地上堆满钢铁废料,电动气锤立一旁。林铁匠用铁钳子夹出一段烧红的钢筋,烧红的一头放在铁砧上,随着左手铁钳翻转、右手铁锤起落,一时间火花四溅,锤锤打打之间,一根钻头的雏形初现。他夹起暗红的钢筋,放到一旁的凉水盆里,“滋啦……”一声,一团白色水雾腾起,这段钢筋完成了到钻头的角色转变。“钢铁的软硬全靠沾水时间长短来掌握。”林铁匠的老伴儿刘玉清一边打下手,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是工地订的货,以前一天能打上百根,现在一上午能打三四十根,下午休息,干不动了。”临近中午,林铁匠已经打完25根钻头,集中放在一旁的小桶里,旁边还放着一堆最近打制的其他农具。
图片
技术过硬撑起一家人生活
一上午,林铁匠没得闲,炉火映衬下,满是褶皱的脸认真而专注。林玉成出生在河北省青龙县,18岁考入承德一所技校,20岁还没毕业时,就被一家机械厂招去当了工人。1962年,在一次回家探亲时,他看到母亲挨饿吃不上饭,心里备受煎熬,他决定辞掉工作回家照顾亲人。为了让一家老小吃上饭,他带着父母和妹妹,投奔了在图们市苇子沟生活的舅舅。生活稳定下来后,有人到刘玉清家提媒,“小伙儿勤劳能干,身体好。”1966年,俩人成婚。因为有技术基础,林玉成操起了打铁的家伙,在生产队里当起铁匠。1988年,一家人搬到延吉,买了个草房翻盖成现在住的砖瓦房。靠着过硬的本领,林玉成的生意做得不错,三个儿子陆续成家,也攒下了很多回头客。
“以前一个大集能卖三四百块钱,这五六年卖得少了,有时才卖几十块钱。”老两口的主要支出除了买废旧钢铁和焦炭,还有看病住院。2019年,林玉成在切割废钢铁时,电砂轮把左手打成粉碎性骨折,至今手里还留着一块钢板。没过多久,割钢筋时又伤到了右手的筋,到现在手指伸不直,也使不上劲。
图片
凭手艺成大集上的红人
每逢3、6、9日是延吉兴安大集,4月9日,林玉成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准备好,将几十把耙子、锄头、镐头等工具,一件一件装到三轮车上。吃过早饭,开上三轮车10来分钟就到了大集,在卖农具的固定摊点上,再一件一件搬下来摆列整齐。放好马扎,再在两边放两条长凳,坐到马扎上,一天的生意就开始了。
整条大集的摊主陆陆续续地摆好了摊,叫卖声此起彼伏,林玉成不吆喝,他悠闲地晒着太阳眯着眼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没一会儿,来了一位老伙伴,坐在旁边的长条凳上,见有顾客来,老伙伴帮他招呼,“看小铲子?5块钱1把,这老爷子手艺好,都是自己打的。”成交!开张了,林玉成把钱放进斜挎的小包里。
跟其他摊位上厂家批量生产的农具比起来,林玉成打的农具显得丑陋了一些,粗糙、笨重、焊接点明显……但是一上午,仍然有十几名顾客光顾了他的生意,用老伴儿刘玉清的话说,“除了老顾客,就是识货的。”
“大家都看看啊,这老爷子80来岁了,还能打铁……”一名男子拿着手机在大集上一路直播,走到林玉成的摊位前,自顾自地介绍起老铁匠的简史,林玉成此时则与刚刚坐在另一条长凳上的老爷子聊得热烈,俩人都耳背,林玉成拿出一个小本和笔,写下“你多大岁数?”“87”……
如今,后辈里没有人继承林玉成的行当,但他仍然情有独钟,“只要还干得动,就再打几年。”
延边晨报全媒体
(二三里编辑 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