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江华周作平:种植赤松茸 撑起致富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8日讯(通讯员 黄春华 蓝玉春 练乘齐)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如意村的周作平是一名残疾人,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养鸡成功之后又种上了赤松茸,用单手创造了又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湿一点出得快一些,那边可能要浇水。

在一片小树林下,一行行铺着稻草秸秆的地垄整齐划一,一朵朵赤松茸探出红色的菌帽、挺着白白的菌柱,东一簇西一丛,如雨后春笋般破草而出。省委宣传部驻如意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来到周作平的赤松茸种植基地,查看了解松茸的出菌和销售情况。

周作平:多的三四百斤一天,销量运到广东一级菇是35元每斤批出,二级菇有20元每斤。收入来讲还是可以,还可观,每天还有几千块钱。

正值采收时节,鲜嫩的菌菇紧紧簇拥,长势喜人。工人们每天一大早便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菌菇,轻轻扭动根部小心摘下,整齐地摆放在小筐中。淡淡的菌香扑鼻而来,不仅让周作平非常开心,也为村民带来了实惠,增加了一笔收入。

工人 郑庚凤:一块钱一斤,捡得到百把块钱,年纪这么大也吃得消。

多年前,周作平右手、右眼因故致残,在省委宣传部驻如意村扶贫队和村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自主创业成了养鸡能手,后来又试点种植了一亩赤松茸。首次尝试给他带来了信心,去年11月,周作平将5亩土地都种上了赤松茸,目前已经进入采摘高峰期。

如意村支书 廖江勇:扶贫队给他提供了技术指导,然后村支两委就是帮他销售,帮他对接一些广东的市场。

赤松茸具有“素中之荤”的美誉,种植技术要求不高,将菌种种在地里,再用农家闲置的稻草、玉米秸秆等做养料,绿色环保、出菌率高。经过周作平的精心管理,他的赤松茸销到了广东和全县消费者的餐桌。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2019年他被评为“脱贫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