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追梦却欠下万元债,北影毕业生转行做司机,年入十几万

在开专车的路上拍电影
图片
每天,王雪松都会见上几十个陌生人。一辆黑色长厢轿车,有时候他和一群人在里面热热闹闹地坐着,有时候是和另一个人各干各的,大家定点见面,准时下车。两年里,王雪松几乎跑遍了北京城。一路上,有人笑,有人哭,有人崩溃,有人正在潮头。暗色的车厢像一块背景布,把属于他和不属于他的一部分北京生活,都压缩在了里面。
43岁,成为专车司机的第二年,他赶上了疫情。
疫情这两个字放在陌生人的身上是抽象的。只有王雪松和他的同行们切身地明白,这在那一段时间代表着“意义”和“生存”的双重危机。开车上道,单量骤减,那段时间北京以往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走路的街,变得安静。到处能看到的,只有雪,漫天的雪。
图片
一辆车,对于乘客来说是一次短途的,不需要记得的细节。但它后面承载的,其实是一个个真实而又复杂的家庭。车的轮子停下来,一家人吃饭的嘴也得停下来。在他当时创作的微电影《司机老王》里,老王独自站在路旁抽烟,镜头的街道上没有经过一个行人,旁白是:自己还欠着3万的信用卡,得出门跑单,不求还完,只希望填上最低还款。
这部9分钟的微电影替王雪松拿了好几个奖项。不一定是因为它的剧本有多特别,而是关乎真实。“老王”早上6点半像“做贼”一样偷偷醒来,瞒着家人跑单,街上贴满了红底白字的防疫标语。下一个乘客上车之前,身为司机的他要把酒精喷在门把手上。“老王”也真实地两难,出门担心家人不理解,不出门没有钱,也过不去自己这关,“我又没做什么坏事,有什么坏心。”他一边开车一边安慰自己。
图片
关于司机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像王雪松这样在平凡的路上,不仅仅摆渡了人,还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的人很少——像是一只手撑着躯壳,一只手托着自己的心脏。这是他多次吸引媒体采访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仅仅如此。
“我算是一个北漂失败者”
图片
王雪松并不是北京的新来客。很多年前,他就已经在这个城市“漂”着了。不过那时候他的身份还不是司机。二十来岁,正是想要闯天闯地的年纪,王雪松也不例外。原本在老家,父亲出钱给他开了一个酒店,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用操心,但他还是离开了东北。“那些东西都不是你的,是父母给的。”王雪松说。
他去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之后又带着一股子要证明自己的劲儿,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影视公司,当了老板。那是一段后来被媒体总结为“风光”的日子,它具备大多数人眼里关于成功的要素。但王雪松发现,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依然无法改变公司脆弱的现金流。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成了最后一根稻草,终结了王雪松的“老板”身份。最狼狈的时候,他欠了别人10000块钱,口袋里只有1块钱。
“后来就不干这行了,我是什么也干不过人家,就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儿。”那次创业算是一个转折点,让他完成了从“总想证明自己无限”到“承认自己有限”的转变。年纪越长,人身上生活的担子是愈渐沉重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不再有时间资本去当一个孩子了。
图片
开专车的日子对于王雪松来说是有安全感的。“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今年过年和车队一起聚餐的时候,他用了这样的形容,一年十多万的收入,他守护住自己的家庭。虽然每天早出晚归的作息会让他还是觉得对孩子愧疚,但足够支付得起孩子生日时的花销——小羊腿5斤,牛肉3斤,螃蟹,加上生日蛋糕。比起之前,这样的生活是踏实的,伸出手摸到牛肉的白色牛油和红色肌肉之间的分界线。
图片
平凡和成功,现实与理想,一定是对立的关系吗?王雪松坦然说出“我算是一个北漂失败者了”的时候,反而是他已经被看到的时候。
逆水行舟,进一寸便是一寸
虽然专车司机只是城市细胞里无比微小的一个部分,像蚁群里工蚁里面的一只,但王雪松喜欢这份工作。不仅是因为它带给自己面对生活的资本,还有在里面的感受。时间让人越来越看清自己,他发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待人接物”,他很重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
图片
今年过年王雪松没有回家,父亲没有责怪他,对于这样一点点理解,他都觉得感动。当一个没有什么权力的专车队长,他会真真切切地和队员保持联系,时不时打个视频电话,聚个餐。每天乘客上车时候要完成的“话术”,他几乎是喊出来的,有时候回家嗓子都哑了。有一个片段他记得很深——乘客上车之后要开窗户,老王帮忙把副驾驶的窗户打开,乘客问了他一句:“你会不会冷?”被他留下来的全是这种善意又反弹回了善意的瞬间。
图片
王雪松曾分享过3个故事:“我有一个同事是个90后,在河南老家有3个孩子,生活压力非常大,如今通过打拼在县城买了房;另一个同事因为爱人身体不好,为了看病东奔西跑,还要挤出时间出车赚钱补贴家用;还有一个同事由于之前做生意失败欠了巨额债务,到现在开的还是租来的车,他的理想就是能早点开上自己的车。”
他被网约车司机群体里的那种坚韧所感动。“这些司机师傅撑起家庭的重担,却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生活很难,但他们依然是在逆水行舟一样,往前进一寸就是一寸。所以他拍,拍那些无法用语言向外面传达的,但司机们又希望被理解的心里话,拍了《司机老王》,又要拍《网约人生》。
图片
以往学到的并没有因为一场创业的失败而白费,在多年之后,它成为了王雪松用来表达的另一种工具。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一路感觉磕磕绊绊,回头一看原来早就已经对自己有所交代。重要的不是活出什么意义,而是每一个坚持着把今天过到明天的过程本身。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纪录片《加油!赶路人》第二季第三集《专车司机王雪松》4月19日正式上线,登录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索“谷雨影像”观看视频。
撰文|林焱 编辑|迦沐梓 周安 出品|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
出品人|杨瑞春 主编|王波 责编|程婕 运营|张箫 周晶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