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等你了解

扬子晚报网4月18日讯(记者 张可)国际社会对文化包容性与多样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将2021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确定为“复杂的过去,多彩的未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陆续开展了优秀古迹遗址项目推介评选,“城市遗址的能量”主题宣讲,优秀古迹遗址工程现场观摩,丁奉墓考古现场教学等活动,全市共开展22项系列活动。
近年来,南京市坚持系统性保护,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先后制定颁布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南京地下文物保护条例》、《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文件。积极探索对南京历史文化地位以及新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三五”期间完成古迹遗址保护项目200多项。完成了南京城墙小桃园段抢险维修工程、南京城墙武定门段维修、鼓楼修缮及环境整治、秦淮民居群——程先甲故居抢险加固、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等200多项文保工程。其中,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项目获国家文物保护最高奖“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围绕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市文旅局开展了首届南京市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活动。通过各单位积极申报,各区把关推荐,从近5年完成的工程项目中,合格中选好,好中选优,历时1个多月,选出22个参评项目入围,在入围的22个项目中最终评选出10个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在4月18日启动仪式上,为获得南京市优秀古迹遗址保护工程项目的单位颁奖。
1、南京鼓楼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
南京鼓楼作为明南京城重要的古建筑遗存,鼓楼的修缮是为了能够将这些重要的文化价值完整且准确的面向公众展示,使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鼓楼修缮的施工难度高,技术复杂,鼓楼所遭受的破坏不仅有年久失修、环境整治等古建筑常见问题,也面临着诸如防空洞灌浆、地基加固、防工业振动等多种新问题。同时在修缮过程中也伴随着大量随着文物本体逐步打开而需要变更原修缮方案去解决的新问题。这也是近年修缮难度最高,方案变更与调整最多的修缮类项目,省内的多家文物修缮知名企业通力合作,完成了鼓楼的修缮与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图片
2、南京城墙前湖段缺口保护展示工程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在城墙保护和缺口修复方面提供了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成功案例,值得研究与推广。
一是保护形式创新。创造性的采用了钢制结构保护形式。钢制结构和玻璃廊道具有重量轻、结构稳定及便于保养的优点。既展示了城墙历史信息,又实现了城墙的可达性。
二是展现历史原貌。钢制结构的采用,遵循了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既保证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又展现了历史原貌,并结合说明碑、说明牌,向社会解说该处城墙历史,缺口形成的原因。工程原样展示了缺口内侧发现的一段明代早期修筑的矮城墙,这一“墙中墙”也是文物奇观。
三是无损原城墙结构。钢制结构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层下铺设砂石垫层,使城墙原有基础隔离。顶面与两侧城墙联通采用柔性连接,保证自重对城墙不产生作用力。
图片
3、中山陵碑亭修缮工程
南京中山陵陵寝建筑,由我国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建筑风格朴实坚固,庄严肃穆。中山陵碑亭屋面由于雷击,出现瓦件碎裂、脱落、屋面漏水等问题,产生安全隐患,影响正常使用。
中山陵碑亭修缮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精益求精,通过收集文史资料、现场勘测调研,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设计。设计者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全程参与,保证了项目的实现度和完整度,延续了文物本体真实的历史信息和价值。2018 年,该工程获得第十二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三等奖。相关研究方法及技术措施收录在2019 年出版的《建筑遗产保护学》。
图片
4、江南水泥厂旧址修缮工程
江南水泥厂从1935年开始筹建,历经坎坷磨难,直至1950年新中国建立之后才竣工生产,至今已有86年历史。
修缮工程坚持“修旧如故”原则,着重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修缮设计和施工中,根据各栋不同残损情况,科学地确定修缮方式,确保对文物建筑的干预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可能实现文物建筑及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同时进行适当的绿化和环境整治,展现良好的整体历史风貌。
图片
5、赤壁路5号建筑修缮工程
赤壁路5号建筑位于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中北部,是颐和路建筑群的典型代表。
修缮工程严格按照真实性、完整性等原则进行设计、施工。此次修缮工程没有简单采取“保存”或“复原”的传统文物保护模式,而是在严谨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各时期建筑要素价值评估基础上,平衡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的关系,针对不同建筑要素采取了拆除加建、维持现状、恢复原状、提升性能的不同策略,实现了建筑遗产的“动态管理”,为街区后续文物保护工程修缮工作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片
6、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修缮工程
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建筑历经100多年, 1938年,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是新四军抗日指挥机关所在地。
修缮设计尽可能保存其历史状态的信息,在其材料、结构构架形式、外观形态和保存其展示的功能以及建筑所包含的革命文化内涵等。施工中,严格按当地传统建筑形式、材料、工艺进行修缮,切实解决建筑存在的问题,保存遗构、历史信息,坚持治本,努力做到修缮结构安全充分有效,历史风貌最大限度得以恢复。
图片
7、曾公祠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
曾公祠堂整体格局保存完好,建造技术上,比较典型的反映出清末南京地区较高等级木构建筑的特征及建造技术。
曾公祠修缮工程着眼于两个重点:保证文物建筑安全和最大限度维护其文物价值完整。修缮过程中,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原则,在保存文物建筑建筑的原形制、原结构、原建筑材料、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消除文物建筑损坏的根源和隐患,保证古建筑的结构安全,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曾公祠集传统木雕、砖雕、石雕、泥塑等民间艺术于一体,因此,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它们的原貌是本次修缮工程的亮点。
图片
8、颐和路35号墨西哥大使馆旧址修缮工程
该项目是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首个文物建筑保护修缮项目,为确保工程高质量完工,颐和历保公司采取了多项精细化管理措施,一是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及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最小干预原则,使得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融合共生,重新焕发生机。二是创新施工技术。在结构加固中设置隐蔽钢圈梁,提高老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外立面清水砖墙采用法式砌法,勾缝采用文保专用剂,外墙喷涂高分子有机硅憎水剂,在文物本体遗存的珍贵灰塑外涂刷高分子有机材料提高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图片
9、百子亭历史风貌区项目——傅抱石、徐悲鸿故居保护修缮工程
因深藏徐悲鸿故居、傅抱石故居等,南京百子亭远近闻名,是南京的历史风貌区之一,是南京重要近现代风貌展示区。
本次修缮过程中,业主单位积极主动与参建各方进行联系,最终确定施工方案,把与文物本体不符的后期改造、加建、违建全部拆除。施工设计上,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的社会重要性,在开工前深化文物现状勘查,研究分析文物建筑原型制、材料及传统工艺做法,明确文物病害原因及破坏程度,补充残损位置、面积等量化数据的分析,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
图片
10、天山协会旧址修缮与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天山协会旧址建筑的造型体现了清末民初独特的建筑设计手法,开敞的通廊造型,精美的拱券比例与柱式雕刻,带装饰性拱券的门窗,都包含了当时建筑师与工匠的悉心设计与施工,是该时期建筑造型与设计方法的典型案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本次修缮工程中,在保存文物建筑的原形制、原结构、原建筑材料、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消除文物建筑损坏的根源和隐患,保证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了它们的历史原貌。
图片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