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学前教育有温度更有质量

贺兰县第十二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阅读。
为了满足百姓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近年来贺兰县通过建设公办园、发展普惠园、严把办园质量等措施扩资源、强支持、补短板、促发展,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服务水平。
目前该县共有幼儿园6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0所,民办幼儿园36所(包含普惠性民办园25所,非普惠园11所),2020年全面实现“5080”目标,基本构建起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市民对“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美好期盼不断得到满足。
多方发力解决“入园难”
“10年前,全县公办园才1所,而今年秋季公办园将达到40所。”4月15日,贺兰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庆自豪地说起幼儿园数量的变化。这些数字是贺兰县学前教育事业10年来蓬勃发展最生动的注脚。居民王霞的孩子去年已经上初中了,但她仍对当年孩子上幼儿园报名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公办园少,大家挤破头想进去,进不去就只能去民办园上,但又不放心民办园的教学质量,所以两头为难。”
伴随着城市和乡村人口增加,增加公办园、扩充学位数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贺兰县制定出台了《贺兰县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2019-2022)》以及《贺兰县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管理办法(试行)》,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片区均衡建设公办园,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小区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多方发力下,目前该县不仅实现公办幼儿园4镇1乡全覆盖,同时2020年全面实现“5080”目标,近五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均达到100%以上。“5080”目标指的是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公办及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贺兰县现有在园幼儿14169名,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11340人,占比80%,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7114名,占比50.21%,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了贺兰县学前教育的温度和力度。
“我们家小区里面就有一所民办幼儿园,1公里左右的地方还有1所公办园和1所民办园,上学选择很多,我们现在不发愁。”家住贺兰县金盛瑞园的居民李俊表示。
力促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格局
去年下半年,贺兰县原金色摇篮第二幼儿园正式移交贺兰县教育体育局,更名为贺兰县第十二幼儿园,从民办幼儿园转变为公办幼儿园,主要解决周边祥和家苑、新胜小康村等学龄前儿童上学难题。该幼儿园保教主任李群介绍,转为公办幼儿园后,不仅保教费用从每月的664元降低为644元,园内的环境和教学质量也有所提升。
4月15日,记者来到贺兰县第十二幼儿园,看见修整一新的建筑外立面被涂上了靓丽的色彩,室内窗明几净、整洁温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或在认真阅读,或在跳舞画画,徜徉在语言、科学、艺术等学习中。
李群在该幼儿园转为公办园之前就在此上班,她回忆道,以前园区整体环境、设施设备、师资力量都不完备,“改为公办园后,翻新建筑,增设消毒灯,改造卫生间,各方面细节都得到完善。”
贺兰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庆介绍,该县一方面通过回收将民办园改造为公办园,一方面加大普惠园认定,增加民办普惠园数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截至目前,贺兰县已先后回收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25个。
2020年移交贺兰县教育体育局的还有原贺兰县北大博雅美茵湖城国学艺术幼儿园、原贺兰县师大辅仁幼儿园,回收后都进行了消防设施和园内设施设备的维修改造。据悉,贺兰县争取国家债券、区级专项、区级奖补、县级配套资金1.27亿元,用于全县配套幼儿园评估补偿、维修改造、设备补充、教师稳岗等方面。投资1495万元对5所幼儿园的消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15所幼儿园基础设施进行维修翻建,还投资800万元,为18所回收幼儿园购置教学玩具,学前教育资源得到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
学前教育踏上新台阶
今年,贺兰县学前教育持续发力,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王庆介绍,该县建立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和责任督学分片包园制度,三年完成43所幼儿园办学行为督导评估,规范安全管理、卫生保健、保育保教、收费公示、小学化治理各项工作,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
同时落实农村幼儿园乡镇津补贴及交通费用,提高学前教师工资待遇,将编制外教师选拔任命、职称评审、骨干认定、培训培养与编制内教师同等对待,缩小编制外教师与编制内教师薪酬差距,逐步实现同工同酬,稳定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贺兰县第二幼儿园相关负责人杨莉介绍:“和发达城市相比,我们的教育理念稍显落后,但这几年我们一直通过自培、他培、互培的方式,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师资力量水平。”
与此同时,随着公办园数量增加,原有优质师资力量分散,优质教育资源稀释过快,学前优质发展遭遇瓶颈,为了化解城郊区和乡村学前教育资源薄弱难题,贺兰县根据区域划分成立五个幼教集团,以强带弱,逐步形成学前教育大学片格局。
(记者 梁小雨 文/图)